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经络纲目 > 列表
经络纲目 共有 236 个词条内容

五行的要点

    阴阳是生命运行的基本法则,就如同一个国家的法律不容侵犯一样,五行则是这部法律的施行细则。中国古书最先谈到五行的是《尚书·大传》,“水火者,百姓之所饮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共生也;土者,万物之所资生,是为人用。”没有水...[继续阅读]

经络纲目

五行之间的链接

    当阳气在五行中处于“木”的阶段时,生命开始生发,生发的气越来越盛,到达火的阶段时,阳气的生发到达顶点,然后进入土的阶段,此时,生命生发的成果会维持一段时间,同时做好从“生发”转向“收敛”的准备,接下来进入金的阶段,阳...[继续阅读]

经络纲目

五行的特性

      《尚书·洪范》中说:“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水,具有寒冷、下行的特性;火,具有发热、向上的特性;木,具有生发、扩张的特性;金,具有清静、收杀的特性...[继续阅读]

经络纲目

五行的生克链

    五行相生即“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五行相克即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水的生克生命存在的最重要的条件,第一个就是水。有水,才能有木,才能有一切动植物,才能有一切生命。水,给予生命以希望。...[继续阅读]

经络纲目

木的生克

    木里带着火的特性,木生火是自然而且必然的现象。从时间上看,古人钻木取火,再以木生火;从空间上看,木属东方对应春季,火属南方对应夏季,万物在春季开始茁壮成长,夏季达到生长鼎盛时期。《五行大义·论相生》解释:“木生火者...[继续阅读]

经络纲目

金的生克

    阳经过鼎盛时期之后,就进入秋季,开始收敛和沉淀。这时空气中的水汽凝结,便成了水,由于金属物体散热比其他物质快,凝结水汽的能力也比其他物质强,“金能生水”便由此而来。《尚书·洪范》对金的定义是“金曰从革”,意即生发...[继续阅读]

经络纲目

火的生克

    火是阳的极盛状态,大自然之气以阳为主、阴为辅,阳气作用于大自然,土地才有收成,而这当中最重要的还是火的作用。木生火之后,木烧成了灰烬,灰烬归于土,土才有了热量。由此可见,如果没有火,土地成了冻原,万物将不再生长,土便失...[继续阅读]

经络纲目

土的生克

    从时间上看,当太阳向南偏斜,与北半球的距离拉长时,直射的时间缩短,地表的温度也随之降低,很自然地进入秋季。对土而言,它一年来供应万物生长的阶段性任务暂时告一段落。从这时开始,金开始发挥它凝聚与改变的功能。这个过程...[继续阅读]

经络纲目

五行学说在临床上的应用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领域中的应用,被广泛用于认识和解决生命健康和疾病问题。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说明五脏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1.说明五脏的生理特点 五行学说将人体五脏分别归属于五行,并以五行的特性来说明五脏的生理功...[继续阅读]

经络纲目

心与肝

    心为血液循环的动力,肝是贮藏血液的一个重要脏器,所以心血旺盛,肝血贮藏也就充盈,既可营养筋脉,又能促进人体四肢、百骸的正常活动。如果心血亏虚,引起肝血不足,则可导致血不养筋,出现筋骨酸痛、手足拘挛、抽搐等症。又如肝...[继续阅读]

经络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