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高原医学研究 > 列表
高原医学研究 共有 131 个词条内容

五、血乳酸、肌红蛋白和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变化

    (一)血乳酸乳酸(bloodlacticacid,BLA)是机体供能体系的重要中间产物,它既是糖酵解系统的终产物,又是有氧代谢供能系统的氧化基质,是机体能量储备的一种形式,进一步氧化供能比葡萄糖更有优势,能迅速通过细胞膜,穿梭于组织之间。BL...[继续阅读]

高原医学研究

六、血脂及载脂蛋白

    人体脂肪的变化与健康及营养关系密切。高原低氧环境由于热能需要高于平原,引起高代谢、负氮平衡、应激性脂肪动员以及矿物质和维生素等的变化,以适应能量需要为最终目的的整合调节过程,有时在适应过程中出现“应急”调节...[继续阅读]

高原医学研究

七、血液流变性

    对进驻高原前1个月及进驻海拔5380m3d、25d、4个月和11个月的同一群体20名青年进行了血细胞比容(HCT)、血液黏度(ηb)、纤维蛋白原(PFC)、红细胞变性系数(TK)、微循环滞留时间(MST)、血栓形成系数(TFL)6项血液流变性指标的随访调查,结果表...[继续阅读]

高原医学研究

一、视觉

    低氧性视网膜改变主要以血循环改变为主。高原低氧环境对机体各组织器官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脑神经对缺氧最为敏感。缺氧可引起毛细血管循环不良、内皮细胞坏死、管壁破坏、周围渗出和水肿,严重缺氧时可引起神经细胞水肿导...[继续阅读]

高原医学研究

二、嗅觉

    对不同海拔高度居住1年的青年嗅知阈检测验结果表明,随着海拔高度升高,嗅知阈逐步增高,嗅觉逐步降低,海拔高度与嗅知阈呈正相关,γ=0.9962(表2-18)。表2-18不同海拔高度居住1年的青年嗅知阈对比(±s)海拔高度(m)1400m(n=70)3700m(n=...[继续阅读]

高原医学研究

三、听力

    我们对驻守海拔3700m、4300m、5010m、5380m的149名青年进行了听力测验,并与国家平原听力标准做对照,结果显示相同海拔高度居住半年与1年听力测验结果相差均不显著。海拔3700m低频区(250~1000Hz)平均听阈降低5dB,语频区(2000~4000Hz)平均降...[继续阅读]

高原医学研究

四、智力和记忆功能

    我们对居住海拔3700m和5380m1年的两组健康青年,采用龚氏修订的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LS-RC)简氏四合一以及韦氏记忆量表(WMS)甲式进行了智力与记忆功能的测验,并以平原健康青年做对照。智力测验结果表明,语言智商(VIQ)、操作智商(PIQ...[继续阅读]

高原医学研究

一、血液流变学

    对高原世居者和移居者血液流变学的研究结果表明,世居者较移居者HCT、ηb、血浆黏度(ηp)、PFC、TK、MST和TFL均降低。世居藏族血液黏滞性低、红细胞变形性强,是较好适应高原低氧环境的血液循环方面的一种标志。表2-20海拔4300m世居...[继续阅读]

高原医学研究

二、自由基代谢

    对世居西藏阿里地区的20名藏族±兵和移居该地区的20名汉族±兵检测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RBC-SOD)、丙二醛(MDA)、全血和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GSH-Px)活性和维生素C(VC)、维生素E(VE)的活性或含量,结果表明,高原世居藏族青年RBC-SOD、血...[继续阅读]

高原医学研究

三、血流动力学

    对25名世居藏族青年和25名移居汉族青年分别用XG-Ⅲ型血液循环功能自动测试仪检测血流动力学指标。研究表明,世居藏族组较移居汉族组有效血容量(BV)、每搏量(SV)、心脏指数(SI)、微循环半更新时间(ALT)无显著性差异,总周围阻力(T...[继续阅读]

高原医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