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国医养生名篇 > 正文

《黄帝内经》(节选)
中医学

西汉·佚 名


·原文·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乃问于天师曰: 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岐伯对曰: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欲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素问·上古天真论》)
·注释·
① 徇齐: 敏慧的意思。徇,疾也;齐,速也。② 春秋: 指年龄。③ 度: 过。④ 人将失之耶: 抑或是人的过失呢?将,选择连词,犹“抑”也,有“还是”之意;失,过失。⑤ 法于阴阳: 效法自然界寒暑往来的阴阳变化规律。法,效法。⑥ 和于术数: 恰当地运用各种养生方法。和,调和,引申为“恰当运用”;术数,此指养生的方法,如导引、按蹻、吐纳等。⑦ 不时御神: 谓不善于驾驭、使用精神,即妄耗神气。时,善也;御,用也。
·鉴赏·
《黄帝内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医学经典,它集中反映了我国古代的医学成就,创立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奠定了中医学的发展基础。《内经》包括《素问》、《灵枢》两部分,凡一百六十二篇,内容十分丰富,大致可分为养生、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病证、治疗等方面。两千余年来,历代医家正是在《内经》所提供的理论原理、应用技术及其所采用的方法论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地探索、实践和创新,使中医学得到持续的发展,为中华民族的生存、繁衍以及人民的身体健康作出了不可泯灭的贡献。
《素问·上古天真论》,从篇名而解,“上古”,指远古时代,即《内经》成书前的远古时代,是人类社会的早期时代;“天真”,原指不加雕饰的自然天性,也即天真浪漫、质朴无邪的天性。在此处可理解为先天之真元,也就是下文所提到的“肾气”、“精气”。本篇主要讨论了上古之人由于重视保养天真的养生方法,因而得以健康长寿的道理,以及天真之气在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所以篇名叫做“上古天真论”。养生理论是《内经》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素问》八十一篇中,“上古天真论”居于《内经》之首,古人对养生的重视可见一斑。
这段原文一开始将黄帝生动地描述了一番,“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经文告诉我们: 黄帝生性聪慧,很小的时候就善于言谈,幼年时对事物领会很快,长大后敦厚勤勉,及至成年登上天子之位。黄帝何许人也?关于黄帝的解释历来众说纷纭。有认为黄帝是个有道明君;有认为指代一个伟大的氏族——黄帝族;有认为黄帝只是代表了一个图腾;也有认为黄帝仅是古人作书的托名而已。在我们看来,后者的解释较为接近事实。
这段原文是《内经》养生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向我们展示了正确的养生方法,但是《内经》的作者并不是开门见山的要求人们注意养生,而是非常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鲜明强烈地描述两个时代的人不同的生活方式,指出上古之人之所以长寿及《内经》时代之人早衰的基本原因。阅读原文可知,上古之人能够掌握养生之道,顺应自然,食欲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保持形神和谐,故能尽终其天年。而到了《内经》时代,人们把酒当作琼浆,生活起居无节,纵情色欲,竭耗精气,不善于保养精神,贪图一时快乐,由此而违背养生规律,故造成早衰。由此可见,早在《内经》时代就已经认识到不良的生活方式将会严重影响健康及生命质量。如此生动的阐述,让我们反思我们目前的生活方式。
现已有专家指出,我国已经进入“生活方式病”高发时代。癌症、高血压、肥胖、心脑血管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高发蔓延,都是生活方式病的具体体现。我国原卫生部部长陈竺指出: 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积极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新理念,已经成为改善大众健康状况、降低医疗负担的当务之急。两千余年前《内经》的忠告对我们今天仍然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陈正)
·原文·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注释·
① 春三月: 按节气指自立春日起至立夏前一日期间。② 发陈: 春季阳气生发,万物复苏,植物萌生的大自然景象。发,生发、发散;陈,敷布、布陈。③ 被发缓形: 披散开头发,松缓衣带,让形体舒服。被,通“披”。④ 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 调摄人的精神情志,犹如保护万物的生机,不可滥行杀伐,要多施与、少敛夺,多奖励、少惩罚,向大自然施以爱心。予,同“与”。⑤ 养生之道: 保养春生之气的规律。下文“养长之道”、“养收之道”、“养藏之道”皆仿此。⑥ 寒变: 由于春季失于调摄,生长之气不足所致的寒性病变。⑦ 夏三月: 按节气指自立夏日起至立秋前一日期间。⑧ 蕃秀: 繁茂秀美。⑨ 天地气交,万物华实: 天地阴阳之气交合,万物繁茂充实。华,开花;实,果实。⑩ 使华英成秀: 使人的精神饱满,以适应夏气成其秀美。秀,秀丽、旺盛之意。⑪ 痎(jiē)疟: 泛指疟疾。⑫ 冬至重病: 日·丹波元简云:“据前文例,四字恐剩文。”可从。⑬ 秋三月: 按节气指自立秋日起至立冬前一日期间。⑭ 容平: 秋季万物成熟,形态平定的自然景象。容,万物之容貌;平,平定。⑮ 天气以急,地气以明: 秋季风气劲急,万物清肃。⑯ 使志安宁,以缓秋刑: 使神志安宁平静,以避秋季肃杀之气。秋气肃杀,万物收敛,故称“秋刑”。⑰ 飧(sūn)泄: 指有未消化食物的泄泻。又称完谷不化的泄泻。⑱ 冬三月: 按节气指自立冬日起至立春前一日期间。⑲ 闭藏: 冬季阳气内伏,万物潜藏的自然景象。⑳ 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 使神志内藏,安静自若,如有隐私不能外泄,如获心爱之物而窃喜。㉑ 无泄皮肤,使气亟夺: 冬季不要使皮肤过多出汗,导致阳气频繁耗伤。亟,频数、屡次。㉒ 痿厥: 肢体软弱无力、手足逆冷的病证。包括痿证和厥证。
·鉴赏·
根据“人与天地相应”的观点,维护人与自然界的和谐是养生的重要原则。《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是《内经》中关于自然界气象变化与养生之间关系的重要篇章。四气者,乃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四时之节气也。原文以统一的论述体例,从自然界四时自然规律着手,指出人类要顺从四时阴阳变化而调神养生,才能防止疾病的发生;若起居之际,违背此规律不但会损伤相应的脏腑之气,到下一季还易出现相应的病证。原文重点强调人的精神调摄要顺应四时规律,是本篇的主题,故以“四气调神”命名。虽然四时养调神的方法各有所异,但总而言之不外乎形体活动和精神调养两个方面,这也是本篇对养生所提出的最重要的两个方面。
春天是万物更新、阳气升发的季节,自然界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相应于人体的养生,生活上要做到“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精神调摄方面则要“以使志生”。也就是说,在春季心情要愉悦舒畅,精神放松,不能扼杀人体的春升之气,肝通于春气,如果违反了春季养生规律,就会损伤肝脏,导致肝气郁滞或肝气升发太过;到了夏天阳气不足而易得寒性病变。这是适应春天的养生方法。
夏天是主“长”,此乃夏季阳气旺盛,天地阴阳之气相交,万物呈现出繁荣秀丽的“蕃秀”景象。养生当注意勿使志怒,此乃对夏季阳气旺盛宣泄之势的要求,若怒盛则易使阳气宣发太过而损伤机体。心属火脏,通应于夏,违反夏季养生规律,则易“伤心”,延至秋季,易为痎疟。
秋天万物成熟,是收藏的季节,阴气渐盛,阳气内敛。因此,人体亦必须顺应这一规律。在生活起居方面要“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我们当令志安宁,若违反此规律则易损伤与秋季相应的肺脏,“逆之则伤肺”,到了冬天没有充足的阳气以藏之,故曰“奉藏者少”,水谷不化而易得飧泄之证。
冬季阳气内伏,万物潜藏,人体亦当相应的使志藏于内。肾属水,其主封藏,若违反此规律就会损伤肾脏。至来年春天肝旺之时,奉养滋生之气衰少,肝不养筋,故可有痿证发生。《内经》论厥证主要认为其与肾密切相关,如《灵枢·本神》、《素问·厥论》等篇章皆有论述。
本文的中心思想是告诉人们要有规律地安排生活,顺应四时变化,调养精神。并且重点论述了四时与五脏的关系,这是在人与自然密切相关的理论指导下提出的。人类若能顺应四时阴阳变化调养精神情志和生活起居,生、长、化、收、藏有序,则体健神旺,可以减少疾病发生。若违逆四时阴阳,则内伤相应五脏,并可能在下一季节发生病变。这一认识充分体现了中医学“天人相应”整体观思想及预防医学思想,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另外,本文也论述了中医学中“形神相关”的问题。篇名虽为“调神”,但是原文除了强调“神”的重要性,亦提出了重视形体的调养,体现了“形”、“体”并重的辩证思想。(陈正)
·原文·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内格。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注释·
①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四时阴阳盛衰变化是自然万物生长收藏变化的根本。②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人在春夏季节要顺应自然界生长规律调养阳气,在秋冬季节要顺应自然界收藏的规律调养阴气。养阳,即养生养长;养阴,即养收养藏。③ 以从其根: 顺应万物生存的根本。④ 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人与万物一样在生长收藏的生命过程中运动不息。沉,隐没(mò),此指收藏;浮,与“沉”相对而言,此指生长;门,门径、道路。⑤ 得道: 彻悟养生理论,并能正确采用养生方法。⑥ 佩: 与“悖”同,古通用。悖,违背、违反。⑦ 内格: 人体内在生理性能与自然界四时阴阳变化不相协调。
·鉴赏·
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不可分割。本段经文承上文论述四时阴阳保持协调的重要性以及违反四时阴阳对人体所造成的危害性后,进一步强调人与自然界之阴阳相互协调的重要性,并提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一顺应四时养生的重要原则。
人与天地相应观是指导养生防病的首要准则。生命是自然赐予的,自然界为生命活动提供了合适的条件,人体要保持健康,必须顺应自然规律,旨在维持人和自然环境的统一。《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如果违背了自然规律,即破坏了人和自然的统一性,称谓“内格”,则不免要致病。所谓“内格”,王冰注云:“格,拒也,谓内性格拒于天道也”。《内经》还进而指出,凡养生必须“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法则天地,象似日月”,《春秋繁露》也主张“循天之道,以养其身”。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作为养生指导思想,是综合前文春养生气、夏养长气、秋养收气、冬养藏气得出的结论。生长属阳,收藏属阴;春夏属阳,故养生养长;秋冬属阴,故养收养藏。人能适应自然界的生长收藏,就称之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值得注意的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在《内经》中是指养生的指导思想,其内涵甚广,我们不仅;从疾病的防治方面去理解,更当推而广之,从衣、食、住、行、精神情志等方面,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的全面领会,不可拘泥一法。
本文最后强调“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防治原则。中医学“治未病”,以增强体质为核心的健身、防病思想,以适应自然变化,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来治未病的基本原则,可以从功能的、整体的变化来把握生命,未病先防,有病早治,已病防变,对于提高全民健康素质可以发挥积极作用。
《内经》“治未病”思想充分体现了传统文化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则安,居安思安则危;未病思防则健,未病不防则病。此也说明在中国古代治国、治人理无二致。当前医学面临着诸多忧患问题,如根据我国医学界调查,当前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糖尿病等的发生率逐年上升,已经与发达国家接近,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血管病已占总病死数的61%,至于亚健康状态的人占整个人群的60%左右,严重影响了国人的健康水平。我国原卫生部部长陈竺指出: 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积极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新理念,已经成为改善大众健康状况、降低医疗负担的当务之急。另外,医疗的进步无法遏制新生疾病不断诞生的势头,医源性疾病逐渐增多;生态环境与医学的矛盾突出;老龄化社会使老年性疾病发病率增加,医疗费用大幅增加,社会负担加重,对医疗提出新课题。21世纪医学正经历重大变革,医疗费用恶性膨胀引发的全球医疗危机,迫使人们对医学的目的和医学的核心价值进行深刻检讨。世界卫生组织(WHO)1996年在一份报告中指出:“目前医学的发展是在全世界制造供不起的、不公正的医学。”人类对医学核心价值的深刻反思,将导致医学目的的调整和医学模式的转变,这样的调整与转变,必然引发健康保障服务模式的创新与革命。
要解决这场全球性的医疗危机,必须对医学的目的作根本性调整: 把医学发展的战略优先从“以治愈疾病为目的的高技术追求”,转向“预防疾病和损伤,维持和促进健康”;只有以“预防疾病,促进健康”为首要目的的医学才是供得起、可持续的医学。
在上述医学所面临的“忧患”情势下,中医学“治未病”思想的学术意义更加显现出来,这就是在当前大力倡导中医“治未病”医学模式的现实意义。(陈正)  
·原文·
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素问·生气通天论》)
·注释·
① 人气: 此指阳气。② 气门: 即汗孔。③ 三时: 指上文的平旦、日中、日西三个时段。④ 困薄: 困乏虚损之意。
·鉴赏·
《素问·上古天真论》告诉我们“起居有常”是养生的重要内容之一。而此“常”当是按照自然界阴阳消长变化调节起居活动,即随着阳气的盛衰而昼作夜息,以保持阳气的充沛及正常的消长节律。
太阳初升时人的阳气亦渐长,人当顺应阳气的升发,多运动,以舒展筋骨,使气血流通;至日暮太阳西下,人的腠理闭拒,阳气内敛而息,机体卫外机能减弱,则“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应减少活动,注意防寒保暖,避免过度活动而影响阳气的闭藏,致使邪气侵扰产生疾病。正所谓“反此三时,形乃困薄”。这也是《上古天真论》中“虚邪贼风,避之有时”的具体实施。
现代研究证实,人的生理指标,如体温、呼吸、脉搏、血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情绪、智力等诸多方面,都随着昼夜的节律而有规律的变化,这即是“生物钟”的现象。人体所有的生命活动都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规律,我们应当按照正常的周期性规律来科学地安排生活作息,这是健康长寿的重要前提。反之,若昼夜颠倒,起居无常,那么就会打乱人体的生物钟,久而久之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产生疾病。
因此,顺应自然界阴阳消长变化是养生防病的重要方面之一,这也是中医“天人合一”思想在养生中的具体体现。(陈正)  
·原文·
故春秋冬夏,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此为常也。(《素问·经脉别论》)
·注释·
① 过用: 过度使用。此指七情、劳力、饮食等生理活动,超越自我调节限度。② 常: 常理,规律。
·鉴赏·
自然界春夏秋冬顺序递迁,因四时阴阳有规律消长变化而成,太过不及均可致害。与此相类比,人的生命活动亦同此理,疾病生于劳用过度,太过而超出人体生理调节限度,损伤阴阳气血、脏腑功能则能致病,这是一般规律。《内经》提倡自然适度便是养生。
原文中的“春秋冬夏”指的是四季,包括四时气候的变化,这是人与自然相应的思想。从原文来看,“生病起于过用”本指过劳伤五脏致病而言:“饮食饱甚,汗出于胃;惊而夺精,汗出于心;持重远行,汗出于肾;疾走恐惧,汗出于肝;摇体劳苦,汗出于脾。”综合以上可知,“过用”即超越常度,无论内伤、外感,其发病之由,均因“起于过用”,包括七情的过激过久、六气的太过、饮食的过饱与偏嗜、房事太过等。具体分析之,“生病起于过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四季气候的过用。四季正常气候变化是人体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素问·宝命全形论》说道:“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中医学认为“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界关系密切,自然界的变化会对人体产生相应的影响,这是整体观的重要思想之一。《素问·生气通天论》云:“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若违背“因时之序”,气候反常,出现冬寒过甚,夏热过甚或者冬应寒反热,夏应热反寒等,均属于反常现象。正如《素问·六节藏象论》所言:“未至而至,此谓太过……命曰气淫。”这种反常的气候变化,会造成“邪僻内生”,成为致病因素。
第二,精神情志过用。精神情志是生命活动的表现之一。适度的情志有益于健康,但若精神反常,情志太过,则为“过用”,可致疾病。如《素问·举痛论》云:“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精神情志当有节制,若生活中恣意放纵,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说的“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那么不良的生活习惯和情志过度则会影响健康,成为致病因素。
第三,饮食五味过用。饮食五味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后天之本。若暴饮暴食、饥饱失常或五味偏嗜,饮食不洁,均可造成“过用”,是为发病之因。故《素问·痹论》云:“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素问·生气通天论》亦云:“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素问·热论》曰:“热病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经文强调五味偏嗜、过食肥甘厚味或者疾病过程中饮食的不合时宜皆可导致疾病甚至疾病的迁延难愈或者复发。
临床上常见的高血脂、糖尿病等代谢类疾病,往往“祸从口出”,与人的饮食过度相关。因此,节制饮食是这类疾病最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
第四,劳逸过用。劳,指劳力、劳心、房劳。《素问·举痛论》云:“劳则喘息汗出,外内皆越,故气耗矣。”《素问·宣明五气篇》云:“五劳所伤: 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灵枢·邪气藏府病形》亦云:“若入房过度,汗出浴则伤肾。”可见劳逸太过均可致病。随着人们对养生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锻炼,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收到良好的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把握好适合自己的“度”。无论锻炼的强度和时间的长度都是因人而异的。
第五,药物过用。中医药物性味各具偏性,“过用”亦能致病。在《内经》中对于过食五味而致病的描述十分详细。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云:“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气增而久,夭之由也”。经文明确告诉我们五味各有所喜,各入五脏,药性亦如此,因此用药攻补皆不宜太过,过则不仅可致病,甚至可使病情进一步恶化。所以《素问·五常政大论》中提出了用药准则:“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
另外,现代人生活条件的优越也使得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健康,动辄各种人参,甚者虫草、鹿茸。殊不知此类补药并非人人适宜,若药不对症,不仅不能达到养生的目的,反而适得其反,出现各种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凡超越人体正常范围,致使脏腑发生损伤,或者生理、心理遭受破坏的各种因素,均属“过用”。尤其是现在社会上普遍存在的过度追求健康,惧怕疾病,在饮食保健、疾病治疗、运动锻炼方面无不用其极的现象,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内经》从发病学角度告诉我们,自然、适度是重要的养生原则,无论外感或内伤致病,都符合“生病起于过用”的规律。鉴此,无论工作或生活,精神还是物质,我们无论是内在的心理还是外在的环境,都需要树立正确的养生态度。(陈正)
·原文·
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君王众庶,尽欲全形,形之疾病,莫知其情,留淫日深,著于骨髓,心私虑之,余欲针除其疾病,为之奈何?岐伯对曰: 夫盐之味咸者,其气令器津泄;弦绝者,其音嘶败;木敷者,其叶发;病深者,其声哕。人有此三者,是谓坏府,毒药无治,短针无取,此皆绝皮伤肉,血气争黑。
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知万物者,谓之天子。天有阴阳,人有十二节;天有寒暑,人有虚实。能经天地阴阳之化者,不失四时;知十二节之理者,圣智不能欺也;能存八动之变,五胜更立;能达虚实之数者,独出独入,呿吟至微,秋毫在目。
故针有悬布天下者五,黔首共余食,莫知之也。一曰治神,二曰知养身,三曰知毒药为真,四曰制砭石小大,五曰知府藏血气之诊。五法俱立,各有所先。今末世之刺也,虚者实之,满者泄之,此皆众工所共知也。若夫法天则地,随应而动,和之者若响,随之者若影,道无鬼神,独来独往。(《素问·宝命全形论》)
·注释·
① 众庶: 指老百姓。② 坏府: 脏腑之气严重损伤。③ 呿吟至微: 指呵欠、呻吟这些细微的变化。④ 黔首共余食: 百姓种田纳税,余下的粮食以供生养。
·鉴赏·
世界万物,人是最宝贵的。而自然界是人类生命的源泉,人与自然关系密切,自然界的运动变化直接或间接都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影响,洞察了这个道理,顺应自然界的规律人就可以保持健康长寿,用之来指导针灸治疗,可达到保持健康的目的。
《内经》认为天地之间,万事万物没有一样东西比人更宝贵了。人体的气血虚实与天地阴阳五行运动变化密切相关,明确了这一点,对于我们保持健康,延年益寿十分重要。上至国家君王,下至平民百姓,任何人都愿意保全形体的健康,但是往往有了病,却因疾病轻浅而难以察知,让病邪逐渐发展,日益深重,乃至于深入骨髓,如何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呢?
岐伯用了一系列的比喻来回答这个问题: 比如盐的味道是咸的,当贮藏在器具中的时候,看到渗出水来,这就是盐气渗泄到器皿之外;倘若琴弦将要断的时候,声音就会变得嘶哑刺耳;内部已腐朽的树木,就会有落叶的现象;人在疾病深重的时候,就会产生呃逆。如果人出现以上三种情况,说明内脏已有严重破坏,皮肤肌肉衰败,气血枯槁,表现于外的气色也晦暗没有光泽,这时即使是用药物和针灸进行治疗,也难以挽回生命。这些生动的比喻说明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体外与体内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内部脏腑出现病变就会通过外部的一些征象表现出来。比如人发出的声音如果自然而音调流畅,刚柔相济,说明健康而没有疾病。倘若有狂言、谵语、郑声等,多提示我们是心神被扰所致;假使有呃逆、嗳气等声音则多提示脾胃功能失调。再比如从气味而言,口臭多为消化不良,或是有龋齿。大便臭秽多是肠中积热,大便腥臭多属寒。这些都是体内病变而表现于外的一些具体征象。因此,《内经》作者也提示我们,自身的一些征象表现有时候是不能忽视的,因为有可能是某些脏腑病变表现于外的提示。
一个人生活在天地之间,和自然界是密切相关联的。人必须顺应自然界的四时阴阳变化规律,才能正常的生长发育。所以说天地是人类的父母,若能够掌握天地事物的变化规律,就好像是天之子。天有阴阳消长昼夜变化,人有十二经脉周流不息与之相应;气候有寒暑往来,寒热更替,人有虚实盛衰与之相应。能够应天地阴阳的变化,不违背四时的规律,了解十二经脉的道理,就能明达事理,不会被疾病现象弄糊涂了。当今社会,人们由于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在物质生活提高的同时,更加渴求身体健康,人首先要顺应自然界四时阴阳变化,比如天气温暖、风和日丽、暖风和煦,适合外出活动;环境寒凉、狂风骤雨、浓雾弥漫,则宜于居家休养。另外,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起到沟通内外,贯穿上下,联系前后左右、网络周身的作用,因此保持经络畅通,维持体内脏腑和谐平衡十分重要,比如可以通过适当的锻炼、气功导引,来达到保持身心健康的目的。
接着,本文作者谈到养生防病、针刺治疗有五大关键: 一是要“治神”,即精神专一;二是要“知养身”,即了解养身之道;三是要“知药物为真”,即熟悉药物真正的性能;四要“制砭石大小”,即注意制取砭石的大小;五是要“知府藏血气之诊”,即懂得脏腑血气的诊断方法。能够懂得这五项要道,就可以掌握缓急先后。而且尤其把“治神”放在首位,强调“治神”是养生调理疾病的关键。因为“神”是人体整个生命活动的反映,也是体内脏腑气血盛衰情况的集中概括。如果内在脏腑组织发生病变,在外必然有“神”的异常变化。所以对人的调理,不能只看到脏腑组织损伤所出现的各种现象,更要着眼于人体整个“神”的得失。总之,重视从“神”的得失方面着手,是养生防病的关键,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薛辉)
·原文·
五味所入: 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谓五入。
五味所禁: 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是谓五禁,无令多食。
五劳所伤: 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素问·宣明五气》)
·注释·
① 五味: 指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也泛指各种的食物。
·鉴赏·
本节从饮食养生的角度讨论了五味太过对人体的损害。同时也谈到五劳所伤的问题。
饮食五味指的是: 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也可泛指各种味道的食物。《内经》认为,由于脏腑各具有不同的生理特性和功能,所以对饮食五味有不同的选择性,而且饮食五味由于性味不同,与各脏腑的亲和作用也不同,所以本篇说,五味入五脏,各归所宜,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就叫做“五入”。
辛味食物有刺激食欲、健脾开胃一面,也有发散、行气、活血的作用。比如女子痛经服用胡椒红糖水,感冒喝碗葱姜茶,可以活血化瘀、驱寒祛湿,促进血液循环。但是辛味能散能行,可入气分而耗散正气,故气虚之人不要多食辛味之物,以免更伤正气;而咸味为五味之首。俗语说“一咸遮百味”。可见咸味食物在日常生活中的主导作用。在中药五味之中,咸味能软坚散结、泻下通便、平肝潜阳,适用于大便秘结、瘰疬痰核、瘿瘤、肝阳头痛眩晕,如海藻、昆布、芒硝、肉苁蓉、羚羊角、石决明等。但是过食咸味,可耗伤血中津液,使血液凝固,所以血液循环不畅的人不能多食咸;苦味食物性寒、味苦,入心经。肾藏精主骨,骨病属于肾,苦味多燥,过食可以伤肾耗精,久则使骨受损,所以骨病不能多吃苦;甘味入脾,脾主肌肉,多食甘味的食品可以使脾气壅滞,中脘胀满,进而导致营卫之气不能通达四肢,所以肌肉之病不能多吃甘;酸味走筋,筋病属肝,酸性收敛而入肝,多食酸收敛过度会导致筋脉拘挛,所以筋病不能多吃酸。这叫做五禁,即不能过食。从养生的角度来说,应当注意谨慎的调和饮食五味,才可以气血顺畅,脏腑之气协调,才能健康长寿。
视、卧、坐、立、行,是人们最平常的生理活动,但是不论何种活动,均贵在有节,如果活动太过,就会损伤人体,轻则不适,重则致病。所以本文谈到,目得血而能视万物,故而久视伤血;久卧则气不行,故伤气;久坐少动则脾不健运,不能输布水谷精微于四肢,久则肌肉瘦弱无力,故伤肉;骨为人体之支架,久立必然骨骼负担过重,故伤骨;筋连属周身骨骼,是身体得以行走运动,长久行走则筋疲惫,故久行伤筋。这叫做“五劳所伤”。然而这种现象,在今天的职场习以为常,可以说已经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的五大障碍。如“久坐伤肉”,久坐不动会造成体内热量蓄积,使脂肪堆积在腹部,造成腹部凸出,臀部松垂,体态臃肿,并且易导致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及心脑血管疾病等。德国有关专家指出,人体的免疫细胞数量会随着活动量的增加而增加,这些免疫细胞可以防止疾病和抑制肿瘤的生成。而久坐不动的人体内难以产生足够的免疫细胞,故最易患癌症。再如“久立伤骨”,因为肾藏精,而精生髓,髓为骨之液,可养骨;但长久站立会损伤腰肾,使肾精亏虚,骨髓空虚,则骨骼软弱无力、骨质脆弱,易出现骨质疏松等症。故平时站立过久后应注意适当休息双脚,没条件坐下休息者,最好双脚交替抽空休息。又如“久视伤血”,因肝开窍于目,肝主藏血,眼睛过度疲惫,首先连累的就是肝;人们倘若能注意保护眼睛,有节制地用眼,自然可以避免各种眼病的发生。平时用眼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应不低于20厘米,与电脑屏幕的距离则最好在50厘米以上,每用眼1小时左右最好休息几分钟。再看“久卧伤气”,睡眠充足固然很重要,但睡眠时间并非越长越好;久卧不但损伤阳气、降低免疫力,而且容易招致各种疾病,减损寿命。日本专家曾对该国50个地区11万40~79岁的人群进行了长达10年的追踪观察,发现癌症死亡率最低的是那些每天睡眠时间为7~8小时的人;要是睡9小时以上,则男性癌症死亡率会增加28%,女性也会相应地增加。每天睡眠时间长期少于4小时或多于10小时,人的寿命也会严重缩短。因此,人们要想长寿,既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又不可睡眠过多,更不可经常睡懒觉。一般来说,成年人每天睡7~8小时即可,小孩、老人所需睡眠时间稍长,约9~10小时。最后的“久行伤筋”,因膝为筋之府。膝关节周围有众多的韧带、肌腱、筋膜等,长久行走会使膝关节过度疲倦,一旦膝关节劳损,经过的多个肌腱也会被累及,甚至可能诱发一些心血管疾病。故平时走动时最好量力而行,不要让双脚感到疲倦,这样才能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有益健康。(薛辉)
·原文·
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清湿喜怒。喜怒不节则伤藏,风雨则伤上,清湿则伤下,三部之气,所伤异类,愿闻其会。岐伯曰: 三部之气各不同,或起于阴,或起于阳,请言其方。喜怒不节,则伤藏,藏伤则病起于阴也。清湿袭虚,则病起于下,风雨袭虚,则病起于上,是谓三部。至于其淫不可胜数。黄帝曰: 余固不能数,故问先师,愿卒闻其道。岐伯曰: 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两实相逢,众人肉坚。其中于虚邪也,因于天时,与其身形,参以虚实,大病乃成。气有定舍,因处为名,上下中外,分为三员。
黄帝曰: 积之始生,至其已成,奈何?岐伯曰: 积之始生,得寒乃生,厥乃成积也。黄帝曰: 其成积奈何?岐伯曰: 厥气生足,生胫寒,胫寒则血脉凝涩,血脉凝涩则寒气上入于肠胃,入于肠胃则胀,胀则肠外之汁沫迫聚不得散,日以成积。卒然多食饮,则肠满,起居不节,用力过度,则络脉伤,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血,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肠胃之络伤,则血溢于肠外,肠外有寒,汁沫与血相搏,则并合凝聚不得散,而积成矣。卒然外中于寒,若内伤于忧怒,则气上逆,气上逆则六输不通,温气不行,凝血蕴裹而不散,津液涩渗,着而不去,而积皆成矣。(《灵枢·百病始生》)
·注释·
① 百病: 泛指多种疾病。② 清湿: 寒湿之邪。③ 三部之气: 即上文所述七情过激、风雨、寒湿等三种可以致病的邪气。④ 两虚相得,乃客其形: 外界的虚邪之气遇到正气亏虚的人,则留滞人体而发病。⑤ 后血: 二便出血或女性崩漏。
·鉴赏·
 本节主要讨论人为何会生病?如何来进行预防?以及积聚(肿瘤)常见的形成原因等问题。
《内经》认为人之所以会生病,大多都是由于风雨寒暑、清湿等外邪入侵人体,或是喜怒等情志内伤所引起的。如果喜怒不节制,七情太过,过于情绪化则容易损伤内脏,而风雨等外邪容易侵袭人体的上部,清湿即寒湿之邪侵袭多伤害人体的下部。人的上部、下部、内部所感受邪气各不相同。因为人体各个部位对病邪的易感性是不同的: 比如某种邪气最容易侵袭人体特定的某一部位,或者这个部位容易感受这种邪气,这也即是中医通常说的“同气相求”问题。比如人如果感受风雨之邪,大都是头面部或咽喉部先出现不适症状,如头痛、咽痒、咽喉肿痛、咳嗽、鼻塞等。而如果居处环境阴冷潮湿,或是工作环境是在水中作业,那么不适症状多以腰酸骨痛、下肢痹痛等下肢表现为主。而如果喜怒不加节制,出现两胁胀痛、泛酸等多是中医所说的肝气郁结证;若是大喜而见神智狂乱、谵语妄言,多是心神惮散的表现。这都是由于喜怒不节情志太过,进而导致气机的逆乱,而引起内脏的功能失调。《内经》这些对疾病的认识提示我们为了更好的养生防病,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必须从内外两个方面加以注意: 对于外界的致病邪气,如六淫之邪要及时回避,不要去冒触风寒,居处环境干燥清爽,空气流通;而内在要保持情绪的平静,不要大喜大怒,精神调和了,气血也随之调和了。
自然界有着正常的风雨寒热变化,如果人体正气不虚,这些正常气候变化不会对人造成损害。所以说,有人突然遭遇疾风暴雨而不生病,是因为正气充足的缘故。人之所以容易生病,不仅由于外邪的入侵,同时还有自身正气的不足,即外界的“虚邪”加上人自身“正气虚”,“两虚相得”所造成的,这时候因入侵的邪气不同而犯病部位不同,即上面所谈到的“三部之气”。如果四时气候正常,人体正气充足、形体壮实、皮肉坚实就不会生病。《内经》这种对发病的认识提示我们养生防病首先重视人体正气,正是由于“外邪”不遇“正虚”而不会发病,所以锻炼身体是非常必要的,同时加上饮食、生活、起居以及劳逸结合等方面,注意养生,保持正气充沛,这是不受外邪的非常重要的方面。“两虚相得”才会使人产生疾病,所以当流行性感冒肆虐时并不是人人都会得,生病的多是平素正气不足的人。对我们个人而言,既要注意避免冒触邪气,更要注意使自己正气充足。
再看积聚证是如何形成的呢?《内经》认为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寒邪”——这里指外邪,外邪进一步导致人气血逆乱、瘀滞,久而久之形成积证。作者接着讨论了积聚具体形成的过程,主要有三条途径: 其一,寒邪内客,气滞血瘀,日久成积;其二,暴饮暴食,起居不节,过度疲劳损伤络脉,离经之血与外邪津液汁沫相互搏结,久而成积;其三,外感寒邪,内伤七情,上逆之气阻滞经脉,气血津液凝聚不散,日久成积。
我们可以从中看出,积聚的成因主要有: 一为“外中于寒”,指因外感邪气;二为“内伤于忧怒”,指因内伤情志;三为“多食饮”,指因饮食不节而暴饮暴食;四为“用力过度”,指因起居不节而过度疲劳。《内经》这种观点放之于当今临床仍有重要启示意义: 比如气候异常变化、紫外线照射过度、空气污染等外邪均可致癌,而文中提出的七情过激、暴饮暴食、起居不节、用力过度等,这些都是从生活方式方面提出的,需要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医学家预言: 大约在2015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死亡原因大致相同——生活方式疾病将成为人类头号杀手!生活方式疾病主要是由不良饮食习惯、精神紧张、吸烟酗酒及运动减少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造成的,情绪紧张是疾病的根源。现代医学研究认为,一切对人体健康不利的因素中,最能使人短命夭亡的就是恶劣的情绪。过度紧张和疲劳,不仅会诱发疾病,损害健康,而且还会夺去人的生命。有调查研究表明,目前人群疾病谱和死亡谱已发生很大变化,疾病的病因按生活方式、行为因素、人类生物学因素、环境因素、保健服务因素等方面划分,生活方式和行为因素几乎占50%。同时,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指出: 因生活方式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中风、癌症和呼吸道疾病等导致死亡的人数,目前在发达国家占总死亡人数的70%~80%,在不发达国家中也占40%~50%。不良饮食习惯是生活方式疾病的基础。据估计,到2015年发达国家心血管病的死亡人数将从1985年的1320万增至2450万,同时发展中国家死于此病的人数也将由720万增至1670万。且死亡者往往是65岁以下壮年人。在我国因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已进入主要疾病死因的第二位,它的危害远远高于癌症。每人每天摄盐量在30克以上者,几乎都会患高血压病。
目前全球每年大约有700万新的癌症病例出现,并有500万例死亡。癌症的发生与吸烟、喝酒等不良生活习惯有关。肺癌的发生,吸烟者是不吸烟者的220倍。长期嗜酒能诱发多种癌症。其他比如酗酒、熬夜、吸入汽车尾气或炒菜油烟、过食腌制食品或食品添加剂等,都有致癌的可能性。所以我们不仅要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还要广泛宣传这种健康理念,以提高全民的健康水平。(薛辉)
·原文·
食饮衣服,亦欲适寒温,寒无凄怆,暑无出汗。食饮者,热无灼灼,寒无沧沧,寒温中适,故气将持,乃不致邪僻也。(《灵枢·师传》)
·注释·
① 凄怆(qī chuàng): 亦作“凄沧”。寒甚彻骨状。② 灼灼: 热甚如烧烫感。③ 沧沧: 寒冷貌。④ 邪僻(pì): 不正。此指病邪侵害。
·鉴赏·
本段原文告诉人们饮食和穿衣要符合时宜,不可过冷过热,这样才不会损伤人体的正气、感受邪气而发病。
饮食的寒温包括两方面。一是指饮食温度要合适,既无太热亦无过凉,才能为脾胃纳运水谷提供必要的条件。如《寿亲养老书》说:“饮食太冷热,皆伤(脾胃)阴阳之和”。孙思邈也有“热无灼唇,冷无冰齿”之说,说明进食过烫、过凉的食物都对人的健康有不良影响。现代研究也表明: 常吃过热食物,食道和咽喉癌的发病率会增高;而长期冷刺激,易损脾胃阳气,引起食欲下降和消化不良,产生疾病。年轻女性更忌贪食生冷,尤忌在月经前后禁食寒凉之物。另一方面,中医学认为饮食有寒、热、温、凉四性,以及酸、苦、甘、辛、咸五味之别,应根据人体体质选择相应的食物。如羊肉、葱、姜、韭菜、橘等热性的食物适合于虚寒体质者,而黄瓜、绿豆、苦瓜等寒性食物适合热性体质的人。
穿衣要适寒温。比如现在比较流行的“空调病”,尤其是在夏季气温高时,人们普遍穿得少,但室内的冷气又吹得厉害,长时间在低温环境里工作学习,会导致血管收缩、血液流通不畅,引起关节受损、受冷、疼痛,另有很多人会出现脖子和后背僵硬、腰和四肢疼痛、手脚冰凉麻木等症状。所以养生保健要根据温度的寒热来加减衣服,而且注意室内外的温差不宜太大,防止感受风寒之邪。若患有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慢性病者,尤其是老年人,不要长期呆在冷气环境里,患有关节痛的人亦不要老在冷气环境里生活,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
此外,《内经》认为寒冷饮食和外感寒邪均可以引起咳嗽,《灵枢·邪气藏府病形》指出:“形寒寒饮则伤肺,以其两寒相感,中外皆伤,故气逆而上行。”这里的“形寒”是指外受风寒之邪,“寒饮”是指饮食生冷。《素问·咳论》中也有:“五藏六府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这两段文字详细说明外感风寒、内伤寒饮是发生咳喘病的重要病理特点。一般来讲,风寒袭表致咳喘人多共识,而寒饮生冷伤肺则多被忽视。这些都是我们在日常养生中要注意的。(赵心华)
·原文·
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灵枢·本神》)
·注释·
① 僻邪不至: 病邪不能侵袭。② 久视: 耳目不衰,形容长寿。
·鉴赏·
意为有智慧的人养生,必顺应四时寒暑的变化,调畅情绪,安于居所,节制房事,调适刚柔。如此,就可以如句后所言,“僻邪不至,长生久视”,达到预防病邪侵袭,实现长命百岁的目的。
本段原文提到关于养生的三个方面: 一为养生的目的是防止邪气的侵袭,实现健康长寿;二为阴阳的协调是健康的标志;三为养生的方法是外顺四时、内合喜怒。此节语句虽简,但内容丰富,这一精辟论述是对《内经》的养生防病学术思想的高度概括。
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活动。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人们愈来愈重视对预防医学的研究,对生存质量的要求也愈来愈高,这种希望与两千多年前的《内经》所提出的养生目的不谋而合。
养生要顺应四时寒暑变化。《素问·宝命全形论》云:“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强调了人与自然界阴阳四时气候变化息息相关。《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有:“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随着四时气候春温、夏热、秋凉、冬寒阴阳寒热的消长,万物呈现生、长、化、收、藏的变化。人生活在自然界,气候的变化,对人体有重要的影响。例如,随着四时季节的变迁,人体的“脉与之上下”,而出现“春规、夏矩、秋衡、冬权”的改变;还有《素问·举痛论》中:“寒则腠理闭,气不行,故气收矣。炅则腠理开,荣卫通,汗大泄,故气泄矣”。指出四时寒热气候能影响腠理的开合,出汗是机体对气温寒热的适应性调节。因此,《内经》告诫人们,必须顺应四时气候的变化,才能健康长寿。
调和情志,养生延年。所谓情志,即指喜、怒、忧、思、悲、惊、恐等人的七种情绪。七情六欲,人皆有之,情志活动属于人类正常生理现象,是对外界刺激和体内刺激的保护性反应,有益于身心健康。而过激的情志,超过人体承受的限度则容易发病,正如《养性延命录》所说:“喜怒无常,过之为害”。《内经》认识到,人体的精神情志与脏腑功能密切相关,如《灵枢·本藏》说:“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告诫人们避免过度的情志刺激,要做到心平气和,养成“不以物喜、不为己悲、乐观开朗、宽容豁达、淡泊宁静”的性格,切忌情绪波动剧烈,以使精神内守。比如生活中人们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则怒气随起,尤其肝气旺者,更易怒,怒则伤肝,怒久肝火上升冲心,可卒发中风等急病。
现代社会,人们工作、生活压力偏大、期望值过高,导致大多数人都经常处于一种紧张、焦虑的状态,从而使许多精神方面疾病(如抑郁症)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所以调整自己的心态与情绪对于健康十分重要。此外,适度的房事活动可以有效缓解精神压力、调畅身心,有益于人体健康;但房事过度,则会损伤人体精气,导致精力不济、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等多种病状的发生。所以,节制房事活动也是养生的重要举措。
“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提出了一个养生大纲,对于自然环境必须顺应和适应;对于精神情志变化应该“和”,即适度的意思;对于居住环境,应该随遇而安;对于男女性事应该有制有节,不可放纵。所谓“调刚柔”即协调阴阳,这是养生的总则。若能够将这些认识付诸日常生活并持之以恒,延年益寿就离我们不远了。(赵心华、马凤岐、田永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