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 片 > 天津老画报 > 正文

明镜高悬的《人镜画报》
天津老画报

1907年7月22日(清光绪三十三年六月十三日),脱离了《醒俗画报》的陆辛农、温世霖与顾叔度联手,在天津日租界旭街(今和平路)德庆里共同创办了《人镜画报》。画报为石印,周刊,逢周日出版。同年9月22日(旧历八月十五)出版的第10期封面标明社址已迁至日租界天仙茶园北时务印字馆。画报之所以取名“人镜”,是“取诸以人为鉴之义”,有“明镜高悬意蕴”。画报在创刊号中明确其办刊宗旨为:“本报以改良社会、沟通风气为宗旨。凡有关人心风俗,足资劝惩者,或绘入图画,或编列新闻,惟必用浅近文义以期妇孺皆解。”画报不仅在天津发行,而且在北京菜市口、山海关临榆劝学所、上海神州日报馆等地均设有分销处。
《人镜画报》属新闻类刊物,方16开本,每期21页,整体分为两个部分,前11页是图画部分,后10页为文字部分。图画部分包括一页封面、8幅社会新闻画和2张讽画。封面是一面形似月牙的镜子,镜内镜外各有一幅图画,镜外为某种社会现象,镜内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如镜外是两个人,镜内却是两只骷髅在相授陈膏(鸦片);镜外是猛虎烈豹,镜内却是覆皮装相;镜外是大吏“贵守”,镜内却是镇压革命党人的刽子手;镜外是道貌岸然的官员,镜内却是寡廉鲜耻的小人……8幅社会新闻画大量报道了京、津地区的一些社会新闻,如《灾害报道》《赌场轶事》《妓院 消息》《一女四婚》《演戏助赈》《命案志异》《警界奇观》《虐婢奇闻》《难民来津》《勒捐船户》《掘坟被控》《轧伤小孩》《马车可畏》《保护幼童》《二老文明》《风俗攸关》《午夜警钟》《太不雅观》等等。


画报最具特色的当属“讽画”,它大胆地揭露社会黑暗,解剖社会现实,表达了民众的心声,针砭时弊,笔触犀利,入木三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画报的第13期刊登的讽画《新出杨翠喜之小说》,画面上三堂会审:衣冠楚楚的载振端坐在公堂之上,两旁官员横眉立目、煞有介事,一个无辜的弱女子倒成了权势交易的 牺牲品,手戴枷锁跪在堂下听审。这就是清政府官场的真实写照!这幅画的刊登终于实现了陆辛农的心愿,也证明了他为人做事的执著。
画报文字部分内容丰富多彩,设有“社说”、“俳谐”、“谈丛”、“新译小说”、“科学丛录”、“汇报”、“内部新闻”、“外部新闻”等栏目。



“社说”对社会上发生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加以分析、评论,如《读西报论徐锡麟事申言其意》《感日本林董子爵之忠告》《论戒烟宜从官界始》等文章;“俳谐”即趣闻轶事,如《优胜劣败》等;“谈丛”则是谈论人们较为关注的一些问题,如《中国个人有自由权》《弃官为僧》等;“新译小说”连载《海天奇遇》;“科学丛录”普及科学知识、介绍国际上最新发明的科学原理,如《动植物之区别》《译天界之现象及古人之观察》等;“汇报”专为刊登清政府的“谕旨”;“内部新闻”包括天津、北京、东三省等国内各地区的新闻;“外部新闻”专门介绍国际重大新闻事件。
虽然《人镜画报》褒扬正气良行,抨击陋俗歪风,表达人们惩恶扬善最朴素的感情,既有新闻性,又有教育意义,但也未能逃脱画报短命的厄运,出刊至第24期,即于同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宣告停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