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 片 > 汉画四神图像 > 列表
汉画四神图像 共有 55 个词条内容

观象授时

    恩格斯说:“必须研究自然科学各个部门的顺序的发展。首先是天文学——游牧民族和农业民族为了定季节,就已经绝对需要天文学。”[1]不论在远古还是今天,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的计时方法都必然源于天文。而天文学的产生与史前农...[继续阅读]

汉画四神图像

时空合一

    北斗的巧妙运用,使得在时间方面,北斗成为授时的主星。而在空间方面,二十八宿与北斗的相互联系则使其沿赤道组成了四个象限宫,即东宫、西宫、南宫和北宫。月亮在恒星间的运动的周期是27.32天(恒星月),于是古人把赤道附近的天...[继续阅读]

汉画四神图像

崇拜信仰

    《尸子》云:“上下四方曰宇,古往今来曰宙。”[1]时空合一是中国人对世界认识的两种角度的结合。时间与空间交织在一起:空间是时间的表象,时间是空间的展开。我们看方位名词“西”,《说文》云:“鸟在巢上,象形,日在西方而鸟栖...[继续阅读]

汉画四神图像

小结

    四神,意指“四种神圣的生物”,是一套以动物形态出现的四个神灵。现存的考古资料表明,汉代以前这四个神物形象已经存在,但并非于同一时间出现,其来源具有多元性,复杂而多变。截至目前,被学术界认可或存在疑问的四神早期图像...[继续阅读]

汉画四神图像

承传时期

    从西汉景帝(公元前156—公元前141年在位)阳陵的罗经石遗址中出土的龙纹空心砖和龟蛇纹空心砖开始,到汉末曹魏年间(公元196—220年)的禽兽画像镜,在近三百年间的实物遗存中都能发现四神图像。西汉景帝(公元前156—公元前141年在位...[继续阅读]

汉画四神图像

地域分布

    汉画四神图像,主要分布于河南、山东、陕北、四川四个区域,均为汉代的核心地区。河南地区出土的四神图像主要集中在洛阳、郑州、南阳这样一个三角形区域内,形式有壁画、画像石、画像砖、铜镜、瓦当等。相比其他地区而言,这...[继续阅读]

汉画四神图像

四神体系的政治化

    前文已经提到,四神起初只是识星体系的物化形式,但随着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的增加,又将之与方位、四季、颜色结合,最终形成了由五种动物组成的四组灵物。它们分别具有四种不同的颜色以及代表四个不同的方向,并与二十八宿完...[继续阅读]

汉画四神图像

四神图像的泛用

    在统治者的心目中,“天”具有无比崇高的地位,既是自然的天象,又是终极的境界;既是至上的神祇,又是一种不言自明的前提和依据;仿效“天”的构造,模拟“天”的运行,遵循“天”的规则,可以获得思想与行为的合理性。将之落实到...[继续阅读]

汉画四神图像

四神崇拜之风

    四神图像作为天人观念的物化形式,并没有为宫廷艺术所垄断,相反,在汉代民众生活中亦十分普及。老百姓之所以对四神产生兴趣,主要原因并不在于它们能够代表天上星宿或者地域方位之类,而是由于四神被附加上的许许多多与日常生...[继续阅读]

汉画四神图像

隆丧厚葬之俗

    死亡是人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丧葬习俗的出现应该源于古人对死亡的否定意愿。也就是说,葬礼是古人为了克服死的困扰而采取的一种行为模式。它提供了一条信息,那就是死亡不是终结,也不是结束。因此,为死亡而举行的葬礼便成为...[继续阅读]

汉画四神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