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 片 > 紫禁城建筑 > 列表
紫禁城建筑 共有 105 个词条内容

坤宁宫

    坤宁宫出自《易·序卦》“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母。”在老子《道德经》中也有:“天得一清,地得一宁……”之句,象征着天地,阴阳,父母,喻天清地宁。坤宁宫隔着交泰殿与它南面的乾清宫相望。它和金銮殿、乾清门、神武...[继续阅读]

紫禁城匾额楹联

天一门

    钦安殿前,坤宁门后是天一门。“天一”出自《易经》“天一生水,地六承之”。此门取名“天一”,取以水压火之意。“天一门”匾额天一门历史上曾有“天一阁”。乃明朝嘉靖年间,范钦(今浙江宁波人,字尧卿,号东明。嘉靖进士,官至...[继续阅读]

紫禁城匾额楹联

钦安殿

    御花园内的钦安殿,是紫禁城中轴线上的最后一座宫殿。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嘉靖十四年(1535年)改建,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重修。这是一座供奉道教教主的宫殿。殿顶安放着一个鎏金宝瓶,清乾隆皇帝为殿内的匾额书写了“统握元...[继续阅读]

紫禁城匾额楹联

延晖阁

    延晖阁位于钦安殿西北,明代称为清望阁。这座楼阁倚宫墙而建,是皇帝闲暇时登临赋诗的地方。阁前有松柏翠竹,幽静雅致。阁上悬挂着乾隆皇帝书写的匾额:“凝清室”。楼上东间的楹联是:雪郎西山送寒色,花辉东壁发生馨。楼下的...[继续阅读]

紫禁城匾额楹联

绛雪轩

    绛雪轩位于御花园的东部,是一座凸形的小形殿宇。它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正中前出抱厦,平面呈凸字型,施以斑竹纹油漆彩绘,古朴淡雅,是御花园中赏景休息之处。有一传说绛雪轩前原植海棠树五株。清乾隆皇帝曾赋“秾春何处...[继续阅读]

紫禁城匾额楹联

养性斋

    御花园的西南部,与绛雪轩对称的建筑叫做养性斋。这是一座凹型的两层楼阁。明代称为乐志斋,清顺治时改名为养性斋。楼上正室有康熙皇帝题写的匾额:“飞龙在天”。“飞龙在天”出自《易经·乾卦》右室的楹联是:自是林泉多蕴...[继续阅读]

紫禁城匾额楹联

摛藻堂

    位于御花园东北部的摛藻堂,是乾隆年间修建的,用于贮藏《四库全书荟要》。摛是传扬、铺展的意思。“摛藻”意为弘扬文华。摛藻堂的匾额是乾隆皇帝题写的:“摛藻抒华”四字。楹联为:庭饶芳毯铺生意,座有芸编结古欢。芸:多年...[继续阅读]

紫禁城匾额楹联

堆秀山

    堆秀山是位于御花园中东北部的假山。它建于明代,十分精巧秀雅。山中有一石洞,洞门额上写有“堆秀”二字,石洞的东侧石壁上有乾隆皇帝的手书“云根”二字。堆秀山顶有一座小亭,名为御景亭。每年的九月九日重阳节,例行登高。...[继续阅读]

紫禁城匾额楹联

御花园的十一座小亭

    御花园中除了御景亭外,还有十一座小亭。其中有几座小亭是对称布局的:它们是万春亭、千秋亭、浮碧亭、澄瑞亭、凝香亭、毓翠亭。钦安殿东西有两座香亭,万春亭之南和千秋亭之南有两座井亭,另外还有一个单独的小亭,名为四神祠...[继续阅读]

紫禁城匾额楹联

养心殿

    养心殿的名称取自《孟子·尽心》:“养心莫善于寡欲”。意思是:思想修养最高境界,就是克制各种欲念,心要诚,意要敬。皇帝在乾清宫听政散朝后,出月华门,走进对面的遵义门便是寝殿养心殿。西部,位居西六宫之南,是清代皇帝居留时...[继续阅读]

紫禁城匾额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