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 > 汝信传 > 正文

《西方美学史论丛续编》问世
汝信传

1983年,在改革开放的春风沐浴之下,汝信继20世纪60年代完成了中国第一部以西方美学史为主题的综合研究性专著《西方美学史论丛》的20年之后,又出版了《西方美学史论丛续编》。
在这部书中,汝信编入了10篇他经过对西方美学史的大量阅读和研究后完成的文章。这其中包括:《亚里士多德的锍诗学锎》《狄德罗——法国启蒙运动美学思想的卓越代表》《柏克美学思想评述》《十八世纪德国启蒙运动的美学思想》《席勒的锍美育书简锎》《谢林的艺术哲学》《论别林斯基的艺术观的转变和发展》《普列汉诺夫论艺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杜威美学思想简论》及《罗丹博物馆参观记》等。
虽然在《续编》中有些文章是汝信在“文革”前发表的,但仍可以看出,比起20年前出版的七篇21万字的中国第一部以西方美学史为主题的文集《西方美学史论丛》,1983年出版的十篇25万字的《西方美学史论丛续编》,无论是该书中文章的数量,还是文章中研究西方美学所涉及的内容,都增添了不少。这固然离不开汝信在摆脱精神枷锁、获得学术新生后的努力学习和刻苦钻研。
时隔20年,在历经“文革”洗礼的新形势下,《西方美学史论丛续编》的出版,无疑比《西方美学史论丛》更具有新的时代意义和影响力。但在距今30余年前的中国,虽然已经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虽然美学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兴趣,却不得不承认,美学还是一门人们较少“问津”、并不成熟和正在形成的学科。因此汝信也专门写出了有关改进美学研究的意见。
汝信首先写道:美学问题在我国正在引起人们越来越大的兴趣,这是可以理解的。经过十年“文革”,由思想禁锢政策所造成的普遍精神贫困,虽然使某些人麻木不仁,却并不能消灭广大群众内心对真、善、美的渴望和追求。当人们粉碎了强加于他们的精神枷锁之后,就立刻以加倍的努力去恢复自己被一度剥夺了的权利,去寻求和创造社会主义现实生活中真正的美,这又有什么奇怪的呢?
汝信接着指出,这种群众性的广泛的美学兴趣,虽然为美学科学的建立和发展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但是美学科学目前并不成熟,还正在形成过程中,并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点明,我们对当代西方美学要有清醒的、适当的估计。对西方美学流派既不能采取一律不承认主义,简单地加以一笔抹煞,也不能估计过高,更不应盲目崇拜。
汝信也因此总结出,真正建立和发展美学科学的任务落在马克思主义者的身上,马克思主义者一方面要批判地继承和吸收人类一切有价值的美学思想成果,另一方面也要对美学科学进行基本的改造。创造性地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去建立真正科学的美学理论体系,这是我们美学研究的方向,也是美学发展的希望所在。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提出了大量的美学问题,应该把重点放在对现实问题的研究上,这是最重要的。其次从理论上来讲,当前似应加强两方面的研究,一个是对历史的研究,一个是对人的研究。这两方面有所不同,但不是分离的。
现在我们的美学研究中这两方面都是薄弱的环节,特别是后面这个环节。过去口头上也强调历史主义,但往往是空话讲得多,实际做得少,而在‘四人帮’时期完全是玩弄历史,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把历史变成随心所欲加以引证的工具,像儒法斗争等等。对美学来说,一个致命伤就是没有真正的历史研究。
至于对人的研究,过去完全是一个禁区,到今天也没有完全开放。我认为若不对人加以研究,美学是没有办法有一个大的提高,不仅是美学,而且整个哲学,如果不把相当大的精力转到对人的研究的话,我们要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一样是很困难的。现在有人提出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来一个突破,如果连人都不去研究的话,就根本谈不上突破……更重要的是要对人的问题作出马克思主义的解释。这对我们美学的发展是至关紧要的,如果不把人的问题研究透了,美学要想有一个大的进步,也是不可能的……”
对以上有关改进美学研究的意见,虽然汝信称“粗浅,不一定对”,但不得不说,相比较于20年前,汝信对美学的研究和观点更加全面和到位,更无愧于界内对他“中国的西方美学史研究的重要开拓者之一”的评价。因此也可以说,在摆脱了“文化大革命”和“四人帮”的精神枷锁之后,汝信在美学研究的道路上迈开的步伐更加坚实了。
而对于有着“国内后学接触西方美学的钥匙”之誉的《西方美学史论丛》和《西方美学史论丛续编》,汝信则谦虚地说:
“当时国内美学很热,争论很激烈,但真正研究西方美学的不多。也就是朱光潜、宗白华先生做了一些研究。我作为爱好者写了文章,我的文章收在两个论文集里(即《西方美学史论丛》和《西方美学史论丛续编》)。现在看来,这些文章相当浅薄,本来研究不深,都是边学边写。另外,国内参考材料也不多,很多研究材料看不到。西方一些学术著作在国内还比较难得。视野各方面都有限,这些文章只能作为历史过程,应该老早就被超越的。
当然有一点,我感觉到写这些文章的时候,力求从新的角度去写,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去分析、批判这些历史人物。虽然是刚刚学,还是极力想摆脱西方传统的观点,用新的观点,马克思主义观点去研究西方美学史。但我自己知道,成果不多。现在虽然人家说,你的文章写得早,但我自己也感觉浅薄,学术分量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