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 物 > 宋美龄 > 列表
宋美龄 共有 75 个词条内容

七、威尔基访华

    1941年12月第三次长沙会战之后,美国借给中国五亿美元,用于复兴国运。史迪威来华后,蒋介石同意予以军事指挥权,但同时又要求美国提供十亿美元贷款。1942年2月9日,美国国会通过了这项贷款提案。这对重庆政府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支...[继续阅读]

宋美龄

八、访美宣传抗战

    1942年11月15日,蒋介石亲笔致函罗斯福总统,里面谈到,为了“早日就医”,宋美龄提前赴美,并作为其本人之代表,“增进余两人之私交及扩展我两大民国之睦谊”。这函件表明,此行除了宋美龄治病(1937年车祸旧伤及荨麻疹)、休息之外,还...[继续阅读]

宋美龄

九、开罗会议剪影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过程中,美国政府曾一再声明,盟国中承担主要战争努力的,是美英苏中四国。但是,美英等国事实上都没有把中国当一个大国对待,在1943年1月(日期不详)宋美龄致蒋介石电:“再,妹觉对于国内共产党分歧问题拟提及,以...[继续阅读]

宋美龄

十、介入“史迪威事件”

    史迪威懂中文,能讲华语,长期在中国生活,比较了解中国国情。他与原在华任传教士的子弟、当时在美国驻华机构工作的约翰·谢伟思、约翰·戴维斯、约翰·卡特·文森特(范宣德)等人,思想比较接近。对于蒋介石的独裁专政,在政治上...[继续阅读]

宋美龄

十一、赴美治“病”之谜

    早在1924年3月25日,蒋介石在致胡汉民、汪精卫函中,说到“即如人人言弟为好色,殊不知此为无聊之甚者,至不得已之事”[1]。这是“夫子自道”,应是可信,尽管其中有些苦衷。但自从他与宋美龄结合之后到抗战爆发,无论公私文书,都未...[继续阅读]

宋美龄

一、抗战胜利终于盼到了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中国人民进行了十四年的抗日战争,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上,很值得大书一笔。中国人民为这场战争的最后胜利,在敌后与各正面战场,与穷凶极恶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作了殊死的斗争,牺牲三千多万军...[继续阅读]

宋美龄

二、还都之喜

    日本投降后,国民党官员用各种最便捷的途径,回到原来的沦陷区,接收敌伪财产。接收大员们以百倍疯狂的占有欲,巧取豪夺,“五子登科”,胡作非为,法纪荡然。胜利的突然到来加速了国民党政权的腐化和堕落。抗日胜利以后,蒋介石、...[继续阅读]

宋美龄

三、宋氏家族分崩离析

    自1927年蒋宋联姻以来,宋氏家族在中国政坛上扮演了举世瞩目的角色。抗战时期,应当公平地承认,这一群掌握中国主要权力的人,在不同程度上也为国家民族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在国家危急关头,他们是正面人物。不过,蒋宋孔家族是...[继续阅读]

宋美龄

四、马歇尔使华与蒋夫人

    1946年刚过春节,正月初五,宋美龄曾微服出塞,访问新疆。事缘1944年冬新疆伊宁发生武装暴动,迫及天山北路三区。此事牵涉国内外多方面。经各方协调,蒋介石派张治中于1945年10月飞迪化(今乌鲁木齐),与三区方面谈判,订立《和平条款》...[继续阅读]

宋美龄

五、总统夫人不风光

    1947年1月,马歇尔回国,调停宣告彻底失败。同年3月5日,中共驻南京、上海、重庆等处的代表全部撤回延安,国共和谈完全失败。到这时,国民党军不得不停止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的方略。蒋介石在占领了原由中共控制的一百多个城池后...[继续阅读]

宋美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