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 物 > 万历传 > 列表
万历传 共有 37 个词条内容

七、万历三大征

    万历帝亲操政柄后,花了很大的精力,改变自己以往一切听凭元辅与太后吩咐的形象,强调“事事由朕独断”,令臣下刮目相看。之后,他把相当多的关注投入到“边事”上去,力图改变祖辈们在这方面无所作为的倾向,重振天朝雄风。国力...[继续阅读]

万历传

一、宫闱生活

    万历帝的皇后王氏,浙江余姚人,生于京师。万历六年册立为皇后。她秉性端谨,专心侍奉万历帝生母慈圣皇太后,颇得其欢心。在皇上疾病缠身,静摄休养时,皇后王氏忙于封识整理堆积如山的章奏公文。每当皇上提及某事,随即取出公文...[继续阅读]

万历传

二、酒、色、财、气

    万历帝是个酒色之徒,大婚以后沉迷于酒色,年纪轻轻,身体却虚空得很。万历十四年(1586年)九月十六日以后,因病连日免朝。到了二十六日,又传旨免朝。三十日,命司礼监传谕内阁:“朕前御门,已于卯初起矣。一时头晕眼黑,力乏不兴,已...[继续阅读]

万历传

三、册立东宫之争

    万历帝因宠爱郑贵妃,欲立她所生的皇三子为储,遭皇太后及廷臣反对,因而迟迟不愿册立东宫——皇太子。这一事件,多年来成为内宫、外廷共同关注的焦点。万历十八年(1590年)正月初一日,万历帝在毓德宫召见申时行等阁臣时,谈完了...[继续阅读]

万历传

四、“三王并封”之议

    万历帝一直疾病缠身。他常对臣下说:“近日以来,溽暑蒸湿,面目发肿,行步艰难。”[1]连续几年的册立东宫之争,导致两名内阁元辅的辞去,使他感到了外廷的压力。继王家屏出任内阁元辅的赵志皋,年逾七旬,老迈无能,为朝士所轻[2],不...[继续阅读]

万历传

一、皇太子常洛

    万历帝既然已经亲口答应皇长子常洛出阁讲学,再无口实可以推托,便命太监估计出阁礼仪所需开支。负责此事的内承运库太监孙顺摸透了皇上的心思,深知皇上并不太乐意为皇长子办出阁礼,便阿附帝意,开出一张令人瞠目结舌的账单...[继续阅读]

万历传

二、妖书案

    吕坤,字叔简,号新吾,河南宁陵人,万历二年(1574年)进士。万历十六年(1588年)在山西按察使任内,把历史上的所谓“列女”事迹编为一书,题名《闺范》。翰林院修撰焦竑此时正奉使山西,便为朋友吕坤此书写了一篇序言。[1]由于吕坤是一...[继续阅读]

万历传

三、梃击案的前前后后

    皇太子常洛的元配妃郭氏,婚后无子。妖书案过后,宫中稍稍安定,万历帝盼孙心切,特地下令多选淑媛,侍候于太子左右。顺天府人王氏,也在这些淑媛之中,作为选侍,受幸于常洛。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十一月十四日,王氏生了个儿子,即以...[继续阅读]

万历传

四、福王常洵

    常洵生于万历十四年(1586年)正月初五日,是万历帝的第三子(因次子常溆夭折,常洵实为次子)。万历帝宠爱常洵的生母郑氏,特进封为皇贵妃,地位凌驾于长子常洛的生母王氏之上。此后,朝廷内外围绕册立长子还是册立三子为皇太子的问...[继续阅读]

万历传

一、怠于临朝

    万历帝是个权力欲极强的人,亲政以后,励精图治,一度形成了“事事由朕独断”的局面。何以在亲政后期相当长的时间内怠于临朝呢?这是研究万历帝及万历朝历史值得细细加以探讨的问题。探讨的结果,人们的见解很不一致,仁者见仁...[继续阅读]

万历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