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 物 > 秦怡传 > 列表
秦怡传 共有 44 个词条内容

返回家乡

    1946年1月,秦怡在春节前赶回了上海。其实,回上海前,重庆的形势已经相当紧张了。由于抗战胜利,早就对共产党存有异心的国民党政府希望全部接收下日本人手中的“地盘”,从而独自享受抗战成果。但当时国共之间的形势,又不容他们...[继续阅读]

秦怡传

初涉电影

    在玩笑声中,1946年的春节很快就过去了。过完年后,于伶也来找秦怡。看到于伶来到家里,秦怡忽然感慨万千,她觉得实在太神奇了,因为刘琼他们来她家时,并没有人告诉他们地址,竟然就能找到;而于伶,同样没有人告诉他自己家的具体地...[继续阅读]

秦怡传

堕入爱河

    回上海转眼一年了。这一年,秦怡的收获很大。她不仅成功地由话剧演员转型为电影演员,更主要的是,她通过一系列成功的演出,让上海滩的人记住了她的名字,记住了她这个当年在重庆的四大花旦之一。那些日子很快乐,母亲不仅把她...[继续阅读]

秦怡传

电影事业新飞跃

    到上海后,秦怡的电影事业又有了新的飞跃。此时,导演石挥邀请她参加电影《母亲》的拍摄。电影《母亲》主要是讲,陈素珍丈夫生意破产而自杀,她只好做家庭教师来养家。男主人丧妻,欲求婚,陈素珍为子女计,拒其求婚,且搬至陋巷。...[继续阅读]

秦怡传

上海解放

    盼望上海解放的,在电影界不止秦怡一人。1949年3月,由正在筹备中的上海剧影协会筹委会牵头,先后秘密组成了40多个迎接解放的演出队,由戏剧活动家、话剧编导吕复任演出队总队长。吕复曾是上海救亡演剧九队的队长,他是1948年秋季...[继续阅读]

秦怡传

进入电影厂

    1949年11月,新上海终于拥有了自己的电影制片厂。上海要成立电影制片厂,秦怡在7月时就知道了。以前,秦怡是独立的,她从重庆回到上海,并没有加入其他私营电影公司。对于这点,于伶比较清楚。当时,秦怡从重庆回到上海时,许多私营...[继续阅读]

秦怡传

主演新中国第一部电影

    1950年春节,这是秦怡在上海解放后与上海电影人一起过的第一个春节。大家全都聚集在电影厂金司德庙礼堂里欢度除夕。秦怡也从胶东农村回来了。胶东之行,使她深切感受到了中国农民的穷苦,也感受到了共产党给她带来的温暖,她的...[继续阅读]

秦怡传

夫妻的思想裂痕

    自从上海电影制片厂成立以后,秦怡就带着感恩的心,自觉地投入到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洪流中去。她的思想中那种甘愿为党牺牲一切的觉悟,让她与组织上提倡的“螺丝钉精神”完全吻合在了一起。而且秦怡是在进步力量培养下成长起...[继续阅读]

秦怡传

电影表演进入黄金时代

    自从秦怡感觉到和丈夫金焰有了思想距离后,她同样无法排遣内心的痛苦。好在她勤奋,再加上一系列电影的拍摄,让她忙得像个陀螺,无法停下。1952年11月,秦怡接到了长春电影制片厂的电话,让她出演电影《马兰花开》的女主角马兰。...[继续阅读]

秦怡传

对党的一片赤诚之心

    1959年5月4日,根据秦怡的一贯表现,以及解放后为共和国电影事业所作出的贡献,在青年们自己的节日里,她被正式批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秦怡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员。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使秦怡迈入人生最辉煌的一个阶段。那...[继续阅读]

秦怡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