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 物 > 冯其庸传 > 列表
冯其庸传 共有 30 个词条内容

“行走的学者”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冯其庸就更是纵意东西,到各处去游历和进行实地考察,其足履远及海疆与边塞,哪怕严寒凛冽,炎暑蒸人,劳碌饥渴,也乐此不疲。得现代交通工具之便,如今,其游历的路程与范围早已远远超过了古代先贤。全国除...[继续阅读]

冯其庸传

实地考察

    对于项羽死亡之地的考证,也是冯其庸成功运用书面文献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研究法的精彩范例。关于项羽之死,长期以来有一种影响很大的说法,说他自刎于乌江。因为《史记·项羽本纪》最后一段就是这样说的:于是项羽乃欲东渡乌...[继续阅读]

冯其庸传

文人气质

    冯其庸生活上毫不讲究,粗衣布履,粗茶淡饭;与人聊天绝少谈家常,最喜欢谈学问,说起学术上的事情总是兴致勃勃,对于学术的最新进展,尤其是出土文物永远充满了好奇和强烈兴趣,日常娱乐好像和他不沾边。有人戏称他就是为了学术而...[继续阅读]

冯其庸传

诗词创作不辍

    说到文人雅士,很容易就和古典诗词创作联系起来。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的精神与特征已经渗透到整个文化当中了。在人们心目中,一个人如果不懂诗,不会作诗,很难称得上是一个纯粹的文人雅士。前面说过,冯其庸很小就由衷...[继续阅读]

冯其庸传

文人书画

    冯其庸不仅具有诗人气质,还具有很浓重的艺术家的气质。前面说过,很小的时候他就痴迷于写字画画,在无锡工业专科学校读书时曾经拜著名山水画家诸健秋为师,后来还考上苏州美术专科学校,虽然只读了两个月就因为经济困难退学...[继续阅读]

冯其庸传

为人方正不阿

    当叙述了冯其庸治学的成就与经验,以及诗词书画的成就以后,我们想进一步走进他的感情世界,更多地介绍一下他的为人处世。冯其庸为人的方正是出了名的,凡是在他身边工作过的人都知道,谁要是因为工作不上心而出了纰漏,他就会...[继续阅读]

冯其庸传

师恩难忘

    冯其庸既有侠骨,也有柔肠,为人既方正不阿,又极重感情。读一读他的散文随笔集《秋风集》、《落叶集》、《夜雨集》、《剪烛集》、《墨缘集》、《瓜饭集》,你就知道,他写下了多少想念、纪念亲人、老师、朋友、领导、同事的文...[继续阅读]

冯其庸传

提携后进

    对于年轻人,冯其庸也充满爱心,这种爱心主要表现在他对于有才华的后进生的爱护、帮助与提携上。他特别反感对于人才的压抑,这可能同他年轻时的遭遇有关。当年他初到人民大学,开始才华显露,便受到一些人的嫉妒与打击,有些人...[继续阅读]

冯其庸传

十赴新疆

    人过花甲之年,事业心一般都会有所减退。冯其庸却从60多岁到80多岁的20几年间,以心雄万丈的气概和老而弥坚的意志,十赴新疆,开展了对于西部历史文化的大规模调查,进入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以浓墨重彩写下了其学术生涯中最令人...[继续阅读]

冯其庸传

君子以自强不息

    回顾冯其庸的学术生涯,他正是不折不扣地在践行着自己的人生宗旨。红学研究、文史研究、戏剧评论、书画艺术,这几个方面他都已经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但他丝毫没有自满自足,仍然继续顽强地向更深的领域和更高的目标探求,不断...[继续阅读]

冯其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