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竹图

    清代著名画家郑燮作品。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今江苏兴化市人。“扬州八怪”之一。画中兰竹形象生动多姿,笔墨挺崛而洒脱,表现出作者情趣志向,对后来写意花鸟画之发展影响较大。参见“郑燮”。...查看详细>>

标签:中国古代文化知识

兰亭

    古建筑名。亦名兰上里。在今浙江绍兴市兰渚山麓。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曾撰《兰亭集序》,记其与当时名士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于此聚会之盛况,兰亭遂名扬遐迩。古亭几经迁移,现有建筑为清代康熙十二年(1673)重建。流觞亭面临曲...查看详细>>

标签:中国古代文化知识

兰陵王

    词牌名。3片,130字,前片11句、7仄韵;中片8句、5仄韵;后片10句、6仄韵。其他添字或句读小异,皆变格。...查看详细>>

标签:中国古代文化知识

兰陵王入阵曲

    南北朝、隋唐时期乐舞节目。唐代称《大面》。五代晋刘昫《旧唐书》卷29《音乐志》:“《大面》出于北齐。北齐兰陵王(高)长恭,才武而面美,常著假面以对敌。尝击周师金墉城(在今河南洛阳市东郊)下,勇冠三军,齐人壮之,为此舞以...查看详细>>

标签:中国古代文化知识

兰锜

    古时兵器架子。置于武库,以受刀枪剑戟和弓弩。陈列于甲第门旁,有若戟门。“兰”通“阑”。【半舌音】传统音韵学术语。七音之一。古人以36字母中之来母为半舌音。来母即今之舌尖中边音。参见“三十六字母”。...查看详细>>

标签:中国古代文化知识

半两钱

    古代之一种钱币。圆形,中有方孔。因其钱面铸有“半两”二字,重如其文,故史称半两钱。半两钱最早流通于战国末期秦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半两钱便成为全国统一货币,直到汉武帝建立五铢钱制度时始废止。半两钱...查看详细>>

标签:中国古代文化知识

半床

    南北朝至隋的一种税收计算单位。见“床”。...查看详细>>

标签:中国古代文化知识

半坡彩陶盆人面鱼纹

    一种原始图案。绘于西安半坡出土的彩陶盆上。距今6000年左右。人面图形可能是氏族部落成员举行宗教活动时化装形象,面颊口角两边之鱼形纹,可能与图腾纹身有关。画风浑厚、质朴,洋溢着生活气息。...查看详细>>

标签:中国古代文化知识

半坡遗址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系统重要遗存之一。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村落典型。在今陕西西安市半坡村。距今约6300—6800年。1953年发现,1954—1957年进行5次发掘,揭露面积10000平方米,呈椭圆形。发掘房屋遗迹45处,墓葬250座,陶窑6座,出土生产...查看详细>>

标签:中国古代文化知识

半齿音

    传统音韵学术语。七音之一。古人以36字母中日母为半齿音。今一般以日母为舌面前鼻音加擦音。参见“三十六字母”。...查看详细>>

标签:中国古代文化知识
词 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