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典型

    又称“典型形象”。指以鲜明独特和丰富多彩的个别性,深刻地显示出社会生活某些方面的本质和规律,并达到了较高艺术成就的艺术形象。它是作家、艺术家运用典型化的方法对大量的生活素材进行创造性加工的产物,既真实地反映...查看详细>>

标签:文艺创作知识

典型性

    作家、艺术家运用典型化的方法塑造艺术形象所达到的个别性与概括性相统一的程度。它是比形象性更高一级的概念。优秀的文艺作品不仅具有形象性,而且具有典型性。它既可以用来衡量艺术典型所达到的高度,也可以用来衡量尚未...查看详细>>

标签:文艺创作知识

典型化

    艺术创作的基本法则。指艺术概括化和个性化的融合。这一法则要求从感性现象出发,通过对某些偶然的、独特的现象、事例的描写,表现出丰富的生活真理,揭示出生活发展的规律。俄国美学家别林斯基曾对这一法则进行过如下的表...查看详细>>

标签:文艺创作知识

典型人物

    又称“典型性格”。指以鲜明独特的个性深刻概括了某一类人的某些共性,揭示了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和规律,并且达到了相当艺术成就的人物形象。典型人物身上所概括的共性有种种复杂的情形,决不能简单地将其等同于阶级性。它...查看详细>>

标签:文艺创作知识

个性化

    文艺创作中用个性描绘手法,努力刻画出艺术形象的鲜明独特、丰富多彩的个性特征的方法。个性化是典型化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要典型化,首先必须个性化。典型化的过程自始至终离不开个性化。只有充分的个性化,才能使形象...查看详细>>

标签:文艺创作知识

个性特征说

    关于艺术形象塑造的一种理论。它兴起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完善于十九世纪初叶。它是在批判欧洲传统的“类型说”的基础上产生的。早在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中,尤其是莎士比亚的作品中,人物的个性特征就异常突出,对十八,十九世...查看详细>>

标签:文艺创作知识

类型说

    关于塑造人物形象的一种理论。最早由古罗马时期理论家贺拉斯提出。后由十七世纪法国古典主义理论家布瓦洛进一步阐释。初期的类型理论重在表现人的自然属性的类群共性特点,如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种族的人的特点。并...查看详细>>

标签:文艺创作知识

类型化

    塑造人物形象的一种方法。它以追求和表现事物性质的普遍性观念为目的,并以观念直接呈现为手段,排斥个性特征,使人物形象单一化、概念化。参见“类型说”。...查看详细>>

标签:文艺创作知识

类型形象

    指遵循类型化手法所塑造的形象。它具有高度概括性,这种概括性仅仅集中人物性格中某一特点,表现普遍共同的具有这一特点的人。人物性格以单一、静态、某一特点鲜明为它的主要标志。性格不变化发展,情节是围绕着表现性格中...查看详细>>

标签:文艺创作知识

称名也小,取类也大

    语出刘勰《文心雕龙·比兴篇》。本于《周易·系辞下》:“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韩康伯《周易注》云:“托象以明义,因小以喻大。”前人以此作为对“譬喻”的特征的释义。最先把《系辞下》这句话用于文学领域的是汉代司马...查看详细>>

标签:文艺创作知识
词 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