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德不官

    语出《学记》第二十三节,原文为:“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察于此四者,可以有志于本矣。”“大德”,指有最高道德修养的人;“不官”,不一定做官,就能齐民心,治天下。“大道”,高深学问;“不器”,不一定...查看详细>>

标签:齐鲁文化大辞典

大夏侯尚书

    即夏侯胜所传《尚书》。详“夏侯胜”。...查看详细>>

标签:齐鲁文化大辞典

大唐开元礼

    唐代礼书。萧嵩、王仲邱等撰写。凡150卷。卷一至卷三为序例,卷四至七十八为吉礼,卷七十九至八十为宾礼,卷八十一至九十为军礼,卷九十一至一百三十为嘉礼,卷一百三十一至一百五十为凶礼。是书成,唐之五礼始备。今存于《四库...查看详细>>

标签:齐鲁文化大辞典

万章

    战国时齐国人,孟子弟子。《孟子》中所录孟子与弟子答问,以万章为最多。《孟子·万章》篇,主要讨论了尧、舜、禹禅让的情况及男女礼仪之事,孟子由此阐述了“天与之”亦即“民与之”的思想。《史记·孟荀列传》言,孟子晚年“...查看详细>>

标签:齐鲁文化大辞典

    儒家思想学说的重要范畴之一。主要指伦理关系。《礼记·中庸》说:“义者,宜也。”行而宜之谓之义。孔子说:“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论语·微子》)仕君就是“大义”。“义”行的准则是“礼”:“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查看详细>>

标签:齐鲁文化大辞典

义利之辨

    中国古代思想学说的重要论题之一,主要探讨道德行为与实际物质利益的关系。先秦重要家派的主要代表人物都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孔子主“义”而非“利”,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声称“不义而富且贵...查看详细>>

标签:齐鲁文化大辞典

尸子

    ①即“尸佼”。②书名。战国时尸佼作。《汉书·艺文志》杂家类著录《尸子》20篇。已佚,清汪继培等有辑本。参见“尸佼”。...查看详细>>

标签:齐鲁文化大辞典

尸佼

    战国时思想家。姓尸,名佼。鲁人,一说晋人。秦相商君的门客,商君师事之,曾参与变法,凡“谋事画计,立法理民,未尝不与佼规也。”(《汉书艺文志考证》)后商君被刑,佼恐并诛,乃逃入蜀。佼主法术,主张“执一以静,令名自正,令事自定...查看详细>>

标签:齐鲁文化大辞典

卫宏

    后汉经学家。字敬仲,东海(今郯城)人。少与河南郑兴俱好古学。从谢曼卿学《毛诗》、善得《风》、《雅》之旨,作《毛诗序》。又从杜林受《古文尚书》,作《训旨》。时济南徐巡师事宏,亦从林受学,由是古学大兴。光武帝以为议郎...查看详细>>

标签:齐鲁文化大辞典

小毛公

    即“毛苌”。见“毛公②”。...查看详细>>

标签:齐鲁文化大辞典
词 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