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刻石

    《泰山刻石》,传为李斯所书。李斯(?—前208),字通古,楚上蔡(今河南上蔡)人。少从荀子学,后入秦,佐秦取天下,累官至丞相。后遭赵高陷害,被二世处死。秦初有天下,李斯“奏罢不合秦文者,于是天下行之。”进行了以小篆为标准字形的...查看详细>>

标签:中国书法名作鉴赏

琅玡台刻石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用“威德”巩固自已的统治,曾五次“亲巡天下,周览远方”,所到之处,先后七次刻石,以颂“秦德”,《琅玡台刻石》便是其中的一块。琅玡台位于山东诸城东南百六十里,相传该刻石至明代时,石中偏西开始出现...查看详细>>

标签:中国书法名作鉴赏

秦诏版

    秦诏版是秦始皇兼并天下,统一中国后,建立郡县,统一车轨,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等一系列规划的物证,是反映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文物之一,也是秦始皇对七国“文字异形”进行改革,以丞相李斯等整理厘定的小篆为典范文字的史籍。秦...查看详细>>

标签:中国书法名作鉴赏

秦代墓志瓦文

    秦葬瓦铭,一种秦代墓志瓦(见上页图)文,是迄今为止考古界发现的我国最早的墓志。因此它不仅对研究墓志的发展史有着重要的意义,也为我们提供了研究秦代铭刻书法的宝贵资料。1979年12月,陕西临潼县晏寨乡赵家背户村的农民,在平...查看详细>>

标签:中国书法名作鉴赏

秦汉瓦当

    瓦当,系指周秦汉宫殿的半筒形檐头瓦顶端外垂构件,呈半圆形(即半瓦当),其上模印有画像或文字,它既是我国古典建筑中独特的艺术装饰物,也是精美的工艺品。瓦当始于周,盛于秦汉,经历代而未绝。瓦当采用的是浅底平面浮雕式艺术...查看详细>>

标签:中国书法名作鉴赏

汉简书

    汉简书法,是指汉代书写在竹木简上的文字。在纸张发明以前,简牍是中国文字的主要载体。根据史书记载,简牍在古代已有所发现,但因时代太久,后来都已失传了。汉简的大量发现和挖掘,並得到保存和研究,则是晚清以来,特别是解放以...查看详细>>

标签:中国书法名作鉴赏

马王堆帛书

    秦代末期和西汉初期的墨书手迹,能保存到今天是不容易的。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出土的《马王堆帛书》,包括《战国策纵横家书》、《老子》甲本、乙本等,便是十分珍贵的秦末汉初的墨迹。它是研究西汉书法第一手资...查看详细>>

标签:中国书法名作鉴赏

连云港西汉简牍

    1978年7月,在江苏省连云港市花果山下,因建筑爆破取土,获得西汉简牍数片,经拼对复原,可辨认者有11枚隶书,二枚草书。花果山,在西汉时称郁洲山,属琅玡郡赣榆县,与东海郎朐县(今连云港市海洲)隔海相望。西汉时期,此地有名书法家严...查看详细>>

标签:中国书法名作鉴赏

群臣上寿刻石

    《群臣上寿刻石》又名《娄山刻石》,刻有“赵廿二年八月丙寅群臣上此山北”一行15字。清杨兆璜于道光年间(1821—1850)官河北永平时访得。“赵廿二年”,清刘位坦考为西汉文帝后元六年(前158),为现存前汉刻石中年代之最早者...查看详细>>

标签:中国书法名作鉴赏

五凤刻石

    《五凤刻石》又称《鲁王泮池刻石》、《鲁孝王刻石》。金明昌二年(1191)重修曲阜孔庙时建筑工人得之于鲁灵殿基西南三十步太子钓鱼池。原石现存孔庙大成殿东庑。石高41厘米,宽70厘米,厚43厘米。左侧作方坎,刻字三行13字,文曰:“...查看详细>>

标签:中国书法名作鉴赏
词 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