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晋·王叔和《脉经》

所属栏目:肾藏精藏象研究

《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成书于公元三世纪。是书 “辨三部九候脉证”,首创寸口脉诊五脏六腑分部,以“若在尺中,肾以 下病”,为尺脉候肾之由来;《两手六脉所主五脏六腑阴阳逆顺》篇结合 命门之说,以“肾与命门,俱出尺部”,将肾与命门相提并论。
《脉经·辨三部九候脉证》提出“肾间动气,脉之根本”论,为中 医诊断学“胃、神、根”脉诊理论奠定基础。《难经·十四难》有论: “人之有尺,譬如树之有根,枝叶虽枯槁,根本将自生,脉有根本,人 有元气,故知不死。”将尺脉作为脉之根本。《脉经·辨三部九候脉证》 进一步发挥和完善:“何也?然:诸十二经脉者,皆系于生气之原。所 谓生气之原者,三焦之原,非谓十二经之根本也,谓肾间动气也。”
《脉经·肾膀胱部第五》专论与肾相关脉证,以肾之平、病、死脉 为核心,论及肾之因、机、证、脉,尤其对于肾藏精理论及其脉象、治 法颇有创见:“肾者,北方水,万物之所藏。百虫伏蛰,阳气下陷,阴 气上升,阳气中出。阴气烈为霜,遂不上升,化为雪霜。猛兽伏蛰,蜾 虫匿藏。其脉为沉,沉为阴,在里,不可发汗,发则蜾虫出,见其霜 雪。阴气在表,阳气在脏,慎不可下,下之者伤脾,脾土弱即水气妄 行。下之者,如鱼出水,蛾入汤。”


推荐内容


医学知识

更多

医学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