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节选)

所属栏目:国医养生名篇

春秋·李 耳


·原文·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第八章》)
·注释·
① 上善若水: 上善之人如同水一样。上,最的意思;上善,即最善。② 处众人之所恶: 居处于众人所厌恶的地方。恶,厌恶。③ 几于道: 即接近于道。几,接近。④  居善地: 居住低洼之地。《老子·六十六章》曰:“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因此,低洼之地就是善地。⑤ 心善渊: 思虑深邃宁静。⑥ 与善仁: 即交接善良之人。与,指与别人相交。⑦ 言善信: 说话恪守信用。⑧ 政善治: 为政精于治理。⑨ 动善时: 行动善于把握时机。⑩ 尤: 过失,怨咎,罪过。
·鉴赏·
老子是春秋时期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姓李名耳,一名李聃。代表著作《老子》,一名《道德经》。书中用“道”说明宇宙万物的演变。其中蕴含着许多可贵的养生思想,对中医学术的形成和发展影响深远。
本章以水为喻,论述谦下不争之道,重在修身。在此,老子借水的形象来说明“圣人”是道的体现者,因为圣人的言行有类于水,而水德是近于道的。水,柔静温和,滋养万物,从不争夺,甘于卑下,这正与天道相吻合。因此,老子认为人们应像水一样为人处世,才能没有过错,达到无所不能的效果。“争”是以手抓物的形象,所谓“不争”就是要抛弃万物的意思。只有通过心法抛弃了万物,才能达到无忧的境界。上善,是道德的另一种称谓,老子把“道”作为宇宙的第一个因素,把德作为宇宙的第二个因素。人若达到了“上善”的境界,才会表现出“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俗话说“养生莫若养性”。水滋润万物却甘心居于下位,而至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就不会有过失。因此,老子将“谦下不争”视为立身之本。在竞争激烈的现实社会中,似乎真正要做到“不争”,是难以生存的,也可能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功名利禄”是许多人为之奋斗终生的目标,这本来无可厚非,但如果过分地“争强好胜,利欲熏心,急于求成”,便违背了养性之道,必然会过多、过早地耗伤精、气、神,犹如“大烛焚膏,其熄必速”(孙思邈《千金要方》)。私心和嗜欲太重的人往往心胸狭窄、情绪紊乱,“争名于朝,争利于市”,这样会使心神处于无休止的混乱之中,戕害身心,加速衰老。
因此,在处世、养生的过程中若能拥有平和、质朴的心态,凡事淡然处之,才能不断加深个人的德行修为,思想上清静安宁,就能使精气神内守而不致散失,形神合一,胸襟坦荡,气血调和,生机勃发,自可益寿延年。也正由于“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第三十七章》),不妄作为,才能无所不为,以其“不争”而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老子把“争”与 “不争”的辩证关系阐发得淋漓尽致,可见道家思想的博大精深,令人回味无穷。
中国传统的养生文化受道家思想影响很深,强调“养生必先养性”。所谓“性”,即道德品性,古人把养生与做人的道理合而为一,理无二致。因此,老子所倡导的“不争”的观点已达到无忧境界的清静养神思想,从表面上看似乎带有一些消极和神秘的色彩,但其中的精髓部分被历代养生学家所吸收。(张岚)
·原文·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第十二章》)
·注释·
① 五色: 指青、赤、黄、白、黑五种颜色。此指五光十色。② 目盲: 比喻眼花缭乱。③ 五音: 指宫、商、角、徵、羽五种音色。这里指多种多样的音乐声。④ 耳聋: 比喻听觉不灵敏。⑤ 五味: 指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这里指多种多样的美味。⑥ 口爽: 意思是味觉失灵,生了口病。古代以“爽”为口病的专用名词。⑦ 驰骋: 纵横奔走,比喻纵情放荡。⑧ 畋猎: 打猎获取动物。畋(tián),打猎的意思。⑨ 心发狂: 心旌放荡而不可制止。⑩ 行妨: 伤害操行。妨,妨害、伤害。⑪ 为腹不为目: 只求温饱安宁,而不为纵情声色之娱。⑫ 去彼取此:  彼,指“为目”的生活;此,指“为腹”的生活。
·鉴赏·
大象无形。五色乱目,有形世界风光无限,但是眼睛的视野,相对于心灵的视野来说,是有限的。大音希声。五音乱耳,靡靡之音令人失去心智,人们只执着于外在的声音,就会忽略心灵的需求。王公贵族们吃尽山珍海味,而老百姓则食不充肠。作为“爱民治国”的统治者,如果迷恋于奢侈酒食,就吃不下老百姓的饭菜,无从体会老百姓的疾苦,因而“五味令人口爽”。
“驰骋田猎”指骑马打猎,“难得之货”即珍贵的物品,这些并不是一般劳动者可以拥有的,而是贵族生活的组成部分。这些奢侈的生活方式会令人产生无限的欲望,造就了贪官污吏,使得治理国家受到了妨害。
老子所处的时代正是新旧社会交替、社会动荡不安之际,他目击了上层社会奴隶主贵族腐朽糜烂的生活状况,认为社会的正常生活应当是为“腹”不为“目”。“腹”在这里代表一种简朴宁静的生活方式,“目”代表一种多欲的生活方式。所以圣人应摒弃物欲的诱惑,但求安饱,不应纵情声色,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因此,老子并非反对物质文明,而是针对统治阶级奢侈腐朽的生活方式提出了警告和劝诫。
这些观点虽然体现了老子的某些政治思想,但其中所蕴含的深厚的养生理念,在现代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五色、五声、五味以及难得之货而今对于普通民众而言,并非难以企及。但许多人只求声色物欲的满足,内心却极度空虚,价值观、道德观严重扭曲,人心发狂的事例在一些场合并不鲜见。读了本章,令人感慨万千。当人们执着于物质世界时,往往忽视了精神世界,而心灵的失明、失聪才使人真正迷茫。这当然也违背了中医“形神共养”的养生原则,因为唯利是图、贪得无厌者是难以保持心境的清静明澈的。
中国传统养生文化强调养生必须调控人生的欲望,老子要求“少私寡欲”,孟子提出“养心莫善于寡欲”,诸葛亮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中医学倡导“静者寿,躁者夭”,“恬淡虚无”,“精神内守”。只有做到“淡泊”才能达到内心的“宁静”。因此,老子希望人们能够在丰衣足食的同时,建立内在宁静恬淡的生活方式,而不应沉湎于物质享受。他不赞成厚养其生,反对以外物益生。因为一个人越是投入外在物化的漩涡里,则越会流连忘返,产生自我疏离感,而心灵则会日益空虚。所以,老子才提醒人们要摒弃外界物欲的诱惑,保持内心的安足清静,确保本真自然的固有天性。老子的“静以养生”、“归真返朴”的摄生观是后世诸多养生思想的泉源,在中医养生学著作中也有着生动体现。(张岚)
·原文·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弊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第二十二章》)
·注释·
① 枉: 屈,弯曲。② 弊: 凋敝。③ 抱一: 此意为守道。抱,守;一,即道。④ 式: 法式,范式。⑤ 见: 同“现”。⑥ 明: 彰明。⑦ 彰: 明显。⑧ 伐: 夸。
·鉴赏·
文章一开头,老子就用了六句古代成语,讲述事物由正面向反面转化所包含的辩证法思想,即委屈和保全、弓曲和伸直、不满和盈溢、陈旧和新生、缺少和获得、贪多和迷惑。
弯曲才能自我保全,委屈才能伸直,低洼才能盈满,破旧才能逐渐更新,少取便会获得,贪多反而会迷惑。普通人所看到的只是事物的表象,看不到事物的实质,因此常常会目光短浅、急于求成。
老子用辩证法思想作为处事以及养生的原则,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不争”。他认为有道的人坚守无为自然的原则,并以之作为天下事理的范式。不执着于成名,所以反能显名;不自以为是,反而能彰显;不自我夸耀,反能有功;不自我矜持,所以能长久。因为不与人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把他作为对立面而与他争。因此,古人所谓的“委曲可以保全”绝对不是虚言。任何事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在困难的情况下,可以先采取退让的办法,等待,静观以待变,然后再采取行动,从而达到目标。老子从丰富的生活经验中总结出了人生的大智慧,发人深省。
庄子说老子之道是“人皆求福,己独曲全”,曰“苟免于咎”。人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但老子认为,事物常在对立的关系中产生,人们对于事物的两端都应当观察,对于负面的把握,更能显现出正面的内涵。普通人只知贪图眼前利益,急功近利,这未必是好事。老子告诫人们要开阔自己的胸襟,充分考虑客观情况,把握了事物的规律,就可以做到“不争”。这与“上善若水”(《老子·第八章》)的论述是交相辉映的。
唐代郭子仪戎马一生,屡建奇功,平定安史之乱而名扬天下,以84岁的高龄才告别沙场。举国上下,享有崇高的威望。而在他家中,没有家丁守门,无需通报任何人都可以到内院找他。有一次,郭子仪在给夫人梳头时,被外人看到了,一时间传遍京城。在封建社会男人给女人梳头,绝非小事。郭子仪的儿子对舆论感到忍无可忍,询问父亲为什么要这样做。郭子仪说,这样做说明我心怀坦荡,没有做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我们这样的家族,显赫尊贵已经到了极点,如果我不这样做,距离灾祸就不远了。如此低调的处事态度令人感叹不已。
在现代职场上,没有硝烟的战争每日都在发生,许多人因此耗伤心神,而淡然、低调的处事、为人态度不仅能增强职场竞争力,在养生方面也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一个人若能忍辱负重、能屈能伸,才能目光长远、胸襟坦荡,“退一步海阔天空”。拥有了这样的心态,才能不断加深个人修养,以“无为”、“不争”而达到“天下莫能与之争”的境界。俗话说:“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寿世保元》中也有“辞和谦让,敬人持己,可以延年”的论述。这和老子的“静神养生”主张是一致的。宁静淡泊,排除杂念,心神安定,血气既不妄动,才能形神兼备,自可却病延年。(张岚)
·原文·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以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
轻则失根,躁则失君。(《第二十六章》)
·注释·
① 重为轻根: 厚重是轻率的根本。② 君: 主宰,统帅。③ 辎重: 四面有屏蔽的车。④ 荣观: 荣华富贵的境况。⑤ 燕处超然: 安然处之,超然物外。⑥ 万乘之主: 相当规模的大国之君。⑦ 以身轻天下: 自身轻浮地面对天下。
·鉴赏·
这一章论述的不仅是为人与处事的态度,而且集中体现了老子“清静无为”的养生理论。老子对于养生,素来持“静以养生”、“自然无为”的观点。他认为一切事物都应顺应自然去发展,自然是道德之尊者,其中的要旨是“静”字。唯有清虚静泰,避免妄动,才符合万物生存的客观规律。
从原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厚重是轻率的基础,沉静是浮躁的统帅。为人处世应持重、沉着、冷静,脚踏实地而不轻举妄动。即使身处荣华富贵的境况,也应保持着超凡脱俗的境界。治理天下的万乘之君必须以天下为重,轻率浮躁、骄奢淫逸就失去了根基,轻则误身,重则乱国,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说“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老子认为,一个人应该“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第十九章》),即坚守朴素,减少私心,克制欲望,恬淡虚无,才能保持内心的清净明澈。在当今这样一个物欲横流、人心浮躁的现代社会,名利对许多人是很有诱惑力的。但如果过分地争名逐利,并且心浮气躁、急于求成的话,结果常常是自取其咎。因为“欲壑难填”,对欲望的永无止境的追求必定会劳伤心神,损害形体,加速衰老,甚至付出健康和生命的惨重代价。若能以平常心待人和事,利诱、功名、得失均可置之度外,知足常乐,自然身心泰然,健康长寿。在对我国当今百岁老人的调查中发现他们大多数心地善良,乐善好施,开朗乐观,知足安闲。
俗话说“高处不胜寒”。如果说“知足常乐”对于寻常百姓而言是一种极高的人生境界的话,那么“出淤泥而不染”对于身居高位者就更属难能可贵了。这种淡泊名利的情操或许会让当今某些“成功人士”汗颜。如果心术不正,恃才傲物,或是肆意纵欲,沉湎于物质享受,又如何真正潜心学术、事业,又何谈造福于民呢?古有“养生先养德”之说,孔子也指出“大德必得其寿”。强调道德修养应与养生紧密结合,而自古德行高尚者必定是淡泊名利之人,即使养尊处优,也能超凡脱俗。如唐代大医家孙思邈,不求名利,甘居淡泊,隋文帝、唐太宗、唐高宗都先后召他进京,许以高官厚禄,他都一一谢绝,却专心致力于医学研究,立志解除人民的痛苦,70岁时写下医学巨著《千金要方》,90岁时又写下《千金翼方》。由于他德行高尚,又深谙养生之道,所以寿至101岁。因此,只有做到淡泊名利、无为自然,才能心境高远、气血调和,也就不易发生疾病。
老子的清静无为、顺其自然的处世之道和摄生思想看似是消极的退让哲学,其实却处处充溢着人生的智慧,对后世的养生文化也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张岚)
·原文·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第四十四章》)
·注释·
① 多: 贵重。② 病: 痛苦。③ 甚爱必大费: 过于爱名就必定要付出很大的耗费。大费,过分耗费。④ 多藏必厚亡: 丰厚的藏货就必定会招致惨重的损失。厚,厚重;亡,损失。⑤ 殆: 危险。
·鉴赏·
本章强调尊重生命,说明贪婪不知足的危害,重在养生。
名声与身体相比哪一个亲近?生命与财物相较哪一个贵重?得到与丧失相比哪一个痛苦?老子认为名利财货都是身外之物,都无法同珍贵的生命相提并论,对于个人名利的得失,老子告诫人们要“知足”、“知止”,因此,为争名利而危及自身,实为得不偿失。这种贵身爱身的思想,与之前所述的俭啬、不争的要求相一致,所以“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就成为必然的人生信条。《老子·第二十九章》曰:“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老子·第四十六章》曰:“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也都与此同理。
在这一章中,老子将名声、财货和人的生命进行对比,是在宣传这样一种人生观: 人要贵生重己,对待名利要适可而止,知足常乐,这样才可以避免遇到危难;反之,为名利奋不顾身,争名逐利,则必然会落得身败名裂之可悲下场,甚至付出健康、生命的代价。
虚名和人的生命、货利与人的价值哪一个更可贵?这两者的得与失,哪一个弊病多呢?这是老子在本章里向人们提出的尖锐问题,这也是每个人都必然会遇到的问题。有人解释说,本章是讲吝惜生命,与提倡“奋不顾身”是格格不入的两种生命观。事实上,吝惜生命并不是贪生怕死,而是针对宠辱荣患和虚名货利而言。老子希望人们不要贪图虚荣与名利,要珍惜自身的价值与尊严,不可自贱其身。“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是对老子处世为人的精辟见解的高度概括。“知足”就是说,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发展极限,超出此限,则事物必然向它的反面发展。因而,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言行举止有清醒、准确的认识,量力而为,凡事不可求全。贪求的名利越多,付出的代价也就越大,积敛的财富越多,失去的也就越多。他希望人们,尤其是手中握有权柄之人,对财富的占有欲要适可而止,要知足,才可以做到“不辱”。“多藏”,就是指对物质生活的过度追求,一个对物质利益片面追求的人,必定会不择手段,甚至会以身试法。“多藏必厚亡”,意思是说丰厚的贮藏必有严重的损失。这个损失并不仅仅指物质方面的损失,而且指人的精神、人格以及健康方面的损失。
而“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正是当下世界的真实写照,收入的增加带来的却是许多人幸福感的下降,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走在“过劳死”的边缘。因为对财货和名利的欲望是永无止境的,贪得无厌、追求太多反而会伤身损命。唐代大医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写到:“名利败身,所以圣人去之。”清代养生家马齐在《养生秘旨》中也说到“贪欲无穷忘却精,用心不已失元神”,指出对名利过度的贪欲必然损耗精气、劳伤心神,强调节制名利之欲对于养生的重要意义。“贫者多寿,富者多促”,正是对“多藏必厚亡”的最好注释。(张岚)
·原文·
治人事天,莫若啬
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
是谓根深固柢,长生久视之道。(《第五十九章》)
·注释·
① 啬: 节俭、爱惜之意。② 早服: 指趁早服从道。③ 重积德: 多积累德。重,多。指不断加深德行修为。④ 莫知其极: 无法估量他力量的极点。⑤ 有国之母: 有了治理国家的大道。母,道、根本。⑥ 长生久视: 长久存在。
·鉴赏·
本章讲述俭啬之道,重在修身。老子政治思想的中心内容是要实现“无为而治”。这段原文虽体现了这样的政治思想,同时也蕴含着深厚的养生学理论。为了达到健康长寿、长生久视的境界,老子认为必须履行一个“啬”字。啬者,节俭,吝惜之谓。
这段原文一开头就点明了“啬”的重要意义。“治人事天,莫若啬。”老子认为,治理民众、敬事天地没有比收敛精神、积蓄元气更为重要的了。这个“啬”字不仅是治国之道,从养生的角度来看,这一“啬”字,实寓有爱惜精、气、神的意思。精、气、神乃人身三宝。啬神、啬精、啬气,才可令神全、精充、气足。这与《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所强调的“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养生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经文告诉我们: 只有收敛精神、积蓄元气才能及早服从道;及早服从道才能多积德;具备了深厚的德行修为才能所向无敌,战无不胜。这样才能证实实力的高深莫测,才能担负起治理国家的重任。正所谓厚积才能薄发,积蓄了充足的精、气、神,不但能加深一个人的德行修为,从养生的角度来看,也能使人正气充足,各种致病外邪也就不会侵袭人体了。这与中医所倡导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刺法论》)的养生理论也可谓不谋而合。
阅读原文的后半部分,我们了解到,掌握了治理国家的根本大道,方能保持政权的长治久安。根扎得深、元气积蓄得厚实,不仅是永久治理天下的根本原则,同时也有助于延年益寿。老子所说的“长生久视”并非道教所谓的“长生不死”,而是活得长久,终其天年的意思。精、气、神三者充盛不衰,即能固其本源,得其根本,安享天年。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则离不开自然无为、虚静守一的养生原则及方法。
贝时璋是我国著名的实验生物学家,也是我国当时最年长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寿达106岁。他98岁前没有住过医院,很少打针吃药。谈及养生之道,他将“淡泊名利,宽厚待人”放在首位。他一生过着清贫的生活,对物质的要求不高,但以工作为生活的最大乐趣。他杰出的学术成就为世人所景仰,而他的长寿之道更为世人所称道,也是对老子“治人事天,莫若啬”的最好诠释。
老子的养生思想在春秋战国之际就已有很大影响。如韩非子的“啬神”、“少欲”说,管子的“节欲存精”说等,都和老子的养生思想一脉相承。历代养生家也都认为精神情志应守持于内而不妄耗,才可保存正气。足见老子的摄生思想对后世的影响。(张岚)


推荐内容


医学知识

更多

医学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