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写《教育诗》的马卡连柯

所属栏目:百科全书-优教

安·谢·马卡连柯(A.C.Макаренко,1888~1939)是前苏联杰出的教育家。他于1888年3月1日出生于乌克兰别洛波里城的一个铁路技术工人家庭,他17岁开始担任克留科夫铁路学校的教师,十月革命胜利后,他主要从事对流浪儿和少年违法者的教育改造工作。
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和1918~1920年的国内战争,当时的苏联工农业水平低下,疾病流行,少年违法和流浪现象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1920年,马卡连柯接受了组织的委托,创办了一所少年违法者工学团(1925年改名为“高尔基工学团”)。马卡连柯把他的全部精力和热情都投入到这项教育工作中去,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劳动。高尔基向马卡连柯写信祝贺说:“您是一个非常奇特的,而且也是俄国所需要的人物。虽然您是不喜欢赞扬的,但这却是出自我的肺腑……”1928年,高尔基参观了工学团,对马卡连柯的工作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认为工学团的领导者是无可争辩的天才教育家,是善于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工作,并且以艺术家的毅力和热情进行创造的苏维埃教师。在先后16年教育改造流浪儿、少年违法者的工作中,马卡连柯以他的全部精力和才智,把3000名失足青少年培养成了有文化、有道德的苏联公民,他们当中有不少人后来上了大学,有的成为将军、工程师、医生、教师和科学技术方面的专家、先进生产者和卫国战争中的英雄。他的教育实验取得了突出的成效,1939年2月,苏维埃政府授予他劳动红旗勋章。
马卡连柯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文艺著作多达100多篇,几百万字。教育文艺名著《教育诗》就是对工学团教育经验的生动总结。
马卡连柯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教育理论体系,确定了“尊重与要求相结合”的总的教育原则。他提出要完成社会主义教育的目的,必须通过集体教育。他十分注意培养儿童对集体的自豪感,促使儿童服从集体利益,维护和尊敬它。他热爱儿童,尊重儿童的人格,充分信任他们。这是他的教育能够取得成效的重要条件。他主张劳动与教育并行,认为生产劳动在人的形成和培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他说:“在任何情况下,劳动如果没有其它并行的教育——没有与其并行的政治的和社会的教育,就不会有教育的好处。”他还提倡自觉纪律教育,并且通过政治教育、普通教育,阅读书报、劳动、社会工作以及游戏、娱乐等活动来培养。
在工学团里,学生们半天做工,半天上课,既学习了文化知识,又通过劳动达到了自给自足。通过丰富多彩的劳动和学习生活,马卡连柯把这些失足的青少年逐步变成了守纪律、爱劳动、爱集体的社会主义新人。他的教育活动为教育和培养失足青年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推荐内容


医学知识

更多

医学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