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的早期发展——三易

所属栏目:周易彩图

《易经》的早期发展——三易

关于《易经》的成书,有“人更三圣,世历三古”之说。通常认为“三圣”、“三古”指的是上古时期的伏羲、中古时期的周文王以及近古时期的孔子。伏羲是《易经》最早的作者,他依照河图、洛书,制定了先天八卦;“文王拘而演《周易》”,周文王进一步发展了《易经》和八卦,不但将伏羲的先天八卦演绎成后天八卦,还进一步推演出八八六十四卦;孔子对《易经》主要作出了两点贡献:第一,将《易经》列为六经之一,并教授给弟子,使《易经》受到更多人的关注以及研究;第二,孔子“晚而喜易”,亲自撰写了《易传》,以阐述《易经》的深刻内涵,对其进行详细的解释。正是在孔子的大力推动下,儒家将《易经》尊称为“六经之首”,诸子百家也都争相研究《易经》,并且吸取《易经》的理论为己所用。《易经》也因此成为对中国文化影响最大的典籍之一。


孔子对《易经》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图为孔子像


孔子在删定的《周礼》上提到:“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还提到:“筮人掌三《易》,以辨九筮之名: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由此可见,《易经》经历了《连山易》、《归藏易》和《周易》三个发展时期,通常被称为“三易”。关于三易的说法很多,其中有一种流传最广的说法认为:《连山易》是神农时期的《易经》,《归藏易》为黄帝时期的《易经》,《周易》是周朝的《易经》。但有人对此持不同的意见,例如,汉代思想家郑玄认为,《连山易》、《归藏易》以及《周易》分别为夏朝、商朝、周朝的《易经》。时间流转数千年,流传至今的《易经》只剩《周易》,而《连山易》和《归藏易》都已失传。


太极八卦图


因为《连山易》和《归藏易》都已失传,无法进行详细的考证,所以对于《连山易》、《归藏易》和《周易》产生的时间,人们的说法不一;对于“三易”中蕴含的智慧,人们的见解也不同。不过通过先秦典籍中的记述,我们可以了解到关于它们的一些知识。
无论是哪一种《易经》,它们所代表的内涵都是相同的,即“简易”,“变易”和“不易”三种基本精神。《易传》及后世由《周易》衍生出众多思想,其中的大多数都可以看成是对于“三易”共同精神的诠释。
北宋初年对于《易经》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是华山高道陈抟(陈希夷)。他绘制出了一系列的《易经》图,如“太极图”、“八卦生变图”、“先天方圆图”等,被尊称为中国太极文化的创始人。他还提倡运用《易经》的原理养生,著作颇多,如《观空篇》、《指玄篇》、《胎息诀》、《阴真君还丹歌注》等。


推荐内容


图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