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罗汉系列》的原创之路

所属栏目:李博生传

《十八罗汉系列》的原创之路

2015年,历经四年多的构思创作,李博生的大型翡翠玉雕作品《十八罗汉系列》创作完成。与以往各类十八罗汉塑像不同的是,李博生创作的十八罗汉不仅完全是翡翠材质,而且形象生动传神。可说是夸张而不失逼真,表情亦庄亦谐,栩栩如生。也因此,《十八罗汉系列》得到了“既有中国画的风骨气韵,也有西方雕塑结构的丰满”的高度评价。
对于很早就“认识”佛教的中国人来说,“罗汉”并不陌生。按照佛家的说法,罗汉即是佛祖释迦牟尼得道弟子“修成正果”的最高位。如若修成罗汉,则可以帮人除去一切烦恼,也可以接受人天供养,还可以让人不再受轮回之苦。
最早释迦牟尼佛的得道弟子为十六罗汉,分别为坐鹿罗汉、举钵罗汉、过江罗汉、静坐罗汉、长眉罗汉、布袋罗汉、看门罗汉、探手罗汉、沉思罗汉、骑象罗汉、欢喜罗汉、笑狮罗汉、开心罗汉、托塔罗汉、芭蕉罗汉及挖耳罗汉。释迦牟尼佛为了使佛法在他灭迹后能够流传于世,让众生有听闻佛法的机缘,于是嘱咐十六罗汉永驻世间,分居各地,弘扬佛法,利益众生。之所以在中国有十八罗汉,是因为佛教传到中国后,民间信徒又增加了“降龙”和“伏虎”两位罗汉。
十八罗汉佛像在我国“诞生”的年代也比较久远。据史料记载,我国五代时期,就有张玄和贯休和尚绘出十八罗汉的画像,后来宋代文人苏东坡还分别为他们作的十八罗汉画像题写了十八首赞,并为贯休和尚所作的画像标出了罗汉的名称。
再后来一直到近现代,我国的寺院庙宇内都有各种形态的十八罗汉的佛像,但纵观十八罗汉佛像千余年的“发展史”,却没有发现过玉材质十八罗汉的资料。因此,李博生创作的翡翠玉雕十八罗汉,不仅是“前无古人”,更让他面临巨大的挑战。
对于一向对艺术创作秉持高标准严要求的李博生来说,他仍然坚持的是自己的原创艺术创作道路。对此,他是这样说的:
在这之前,我见过很多十八罗汉的佛像,比如在北京的雍和宫、香山的五百罗汉堂,甚至在云南筇竹寺,那些张牙舞爪、民间味十足的十八罗汉佛像,我都见过。可以说实在是太多了,而且这些形象都在我的脑子里,但是我从来没有见过一套玉的十八罗汉佛像。
这么多的十八罗汉佛像,我如果按照他们塑造的形象去创作,也就是说去走别人走过的路,可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但这不是我的创作风格,我要走自己的路,我的追求是要塑造原创的十八罗汉佛像……
而面对这么多各种材质各种手法制作的十八罗汉佛像,如何走出千年来已形成的罗汉形象,对于坚持发展就必须先有传承的李博生来说,他首先采取的就是索本求源,即找到中国最早的传统的十八罗汉佛像的“真实面目”。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不断的寻找,李博生终于在北海公园植物园内妙香亭佛塔的石壁上找到了贯休和尚所作的十八罗汉的画像以及记录的文字。他说:“我印象中,贯休和尚是中国十八罗汉画像第一人,在他以前也有画过近似的,但没有称为十八罗汉。所以我当时就说,找,一定要找……在佛塔的石壁上不仅有画像,还有文字,用的是不太好理解的,诗的语言,赞颂十八罗汉,而且其中对眉骨是什么样子,眉弓是什么样子等,都有具体的描述,我当时就说,太棒了……”
找到最“本源”的十八罗汉后,李博生又是如何塑造出“生动传神、夸张而不失逼真,表情亦庄亦谐,栩栩如生”的十八罗汉呢?对此,李博生说:“创作十八罗汉,我把它浓缩成两句话:‘形似鬼魅,心是佛。’实际上,我是把十八罗汉看成人间百态。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内心活动和内心变化,而这些都会反映在人的脸上。如果把这些人间百态都集中在十八张脸上,你说他是修成正果的十八罗汉也可以,把他作为人间百态反映出来,让人们去悟他,也好……”
这就是李博生创作《十八罗汉系列》的艺术追求及其与以往十八罗汉造象最大的不同。就如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金银珠宝业商会常务副会长、专家委员会主任、玉器鉴赏家高扬诚评价的那样:
博生大师历经四年有余,形成了自己的群像造型艺术原创。我有幸先睹为快,三次欣赏大师的佳作,身边观赏者“啧啧”赞美之声都难以平复,我心也被强烈震撼:一尊尊罗汉他们要说什么?他们在想什么?他们对世间万事万物怎样看待?他们能知道我在想什么吗……
传统的佛像大体分为石窟式、寺院式以及单体式三种,这三种佛像又都各有特点。一般情况下,石窟式佛像规模宏大、庄严肃穆,寺院式佛像华美端庄、色彩艳丽,单体式佛像随心所欲、形式多样。李博生创作的翡翠《十八罗汉系列》,既有石窟式佛像的规模宏大,也有寺院式佛像的华美端庄,更有单体式佛像形式多样的各异姿态,可说是博采众长、融会贯通。


翡翠玉雕《十八罗汉系列》


整体制作上,李博生则以观世音菩萨为主尊,增加了迦南、迦叶二弟子,舍去了中国民间的“降龙”和“伏虎”两位罗汉。更体现出一代工艺美术大师对佛教真善美境界的更高理想,以及他力求做到最好、艺无止境的一贯艺术追求。
要从整体上体现十八尊罗汉的华美端庄和栩栩如生,就必须将每一尊罗汉以不同姿态和形象表现出来,并且还要让他们“组合”在一起时,表情、外形及姿态各有不同,以形成一组协调、生动的群像。这应该是塑造群体佛像最不容易达到的艺术效果。
但是李博生创作的《十八罗汉系列》,无论是主尊观世音菩萨,还是或坐或立或侧或正的众罗汉,在李博生的精心构思和雕琢下,不仅各尊罗汉姿态各异,更构成了整个群像的端庄和谐、华美生动。因此,高扬诚说:
整体构图上,群像的难度在于个体形象的差异,虽在一起,但形象不雷同。如在造型体态上,主尊观世音菩萨成立像左手托净瓶,右手持如意,体态丰满,面容圆润。在神态上,双眼微睁,目光平和,如母亲般慈祥,极具亲和力。静默的慈悲喜舍的形象,表现出融化于宇宙乾坤的大爱。既是圣洁偶像,又有一种人性化的自然之美,具撼动人心的艺术感染力。
十八罗汉或立或坐,正面、侧面、半侧,处理十分协调,体态自然,随性、写实。衣纹简洁、流畅,收放自如。衣褶内空气感充盈,虚实得体。凡手持之物,位置精准、寓意明确。罗汉的神态,或平静如水、慈悲自在;或笑浅意深、洞悉哲理;或洒脱不拘、大智若愚;或动作张扬、内定如铅……博生大师通过罗汉的体态、神态准确地把握住了佛教禅宗禅定的真谛。
除了姿态的各异,李博生对每一尊罗汉的面部表情也进行了十分细腻的创作,虽然他们的面容有些丑陋,甚至有些凶悍,李博生也称他们为“形似鬼魅,心是佛”,但这正是李博生夸张的艺术手法和精湛技艺的体现。对此,高扬诚更是给予了高度评价:
……博生大师雕琢的罗汉面容凶悍狰狞,体格雄健、粗犷。有的关节粗突,有的瘦骨嶙峋,但各个生动、鲜活。大胆的外形设计,有赖于博生大师人体解剖学深厚的学识和精湛的造型功力。头骨、眉骨、颧骨、颌骨的夸张,使每尊罗汉造型都具有鲜明的个性。
这种既夸张又现实的艺术手法,对雕琢技艺提出了极高的要求,琢玉人在“加”(提镂出)“减”(碾压下去)之时,对人体骨骼结构成竹于胸,掌握得娴熟精确,犹如悬崖边上走钢丝,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或是要表现罗汉们曾历尽沧桑,饱经风霜;或是禅修之际青灯寒舍,寂寞清苦;或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灵魂重铸留下印记……罗汉们或淡定平和、内心充盈;或潜心礼佛,心无旁骛;或托腮冥思,禅悟哲理;或凝视无语,心驰圣界;或随心所欲,尽享得道之清净……
罗汉的造型让人眼前一亮,虽然面相丑陋,但每一尊罗汉全身都带着一股正气、清气,他们真实、拙朴、充满生命张力……他们都有得道的满足,弘扬佛法的坚定和教化众生的自信。观赏者仰慕、神往之情油然而生……博生大师利用凡人的美丑观,在外貌丑和内心美的矛盾中,挖掘出佛教圣洁之界的真善美。实现了神性和人性的完美统一,一尊尊罗汉塑造成一个个人性化的神,可亲可近,如降临人间的长者。这是人体造型艺术的巅峰,是人物内外的协调、统一。即外形表现内心世界,体态承附神态,表情袒露心声……
此外,对于李博生在创作《十八罗汉系列》中对人物精微之处的塑造以及翡翠玉雕俏色手法的运用,高扬诚也都作了细致的点评;
博生大师对人物精微之处的表现手法十分考究,每尊罗汉的手指甲,个个饱满、光亮、十分好看,这少不了雕琢精准和抛光的精细。中医说,人的指甲如此,表明一个人身体健康,气清、血旺。这样的细节,证明世俗对罗汉修成不毁之躯的传说。
说到翡翠玉雕就不能忽略俏色手法的运用,博生大师的翡翠十八罗汉在翠色的利用上十分精到,其中一罗汉全神贯注地盯着指尖上绿色的甲虫,这小小的一块绿,使他的姿势神情完全不同于其他罗汉,正是差异产生个性。而这一图像寓意,与主题深层呼应,即教化人们“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的生命关爱。在整体的构思中又可谓是点睛的神来之笔。在具象表现上以小博大,寓意深刻。
细观众罗汉身上斑驳的翠色,让人恍然大悟,眼前的景象在扩大,菩提树下,众罗汉围坐在观世音菩萨身边,菩提的枝叶遮住阳光,影子落到罗汉身上。主尊和罗汉上下天地,无限大的空间,自然和谐,大美无言。这是俏色艺术的大写意!这种处理,不在乎一块翠色的得失、取舍,而着重生命氛围和自然环境的构造,这样由此及彼的俏色艺术创意的大格局,着实令人叹为观止。
无论是众罗汉的各异姿态,还是他们端庄华美、色彩艳丽的和谐“群体组合”,都让我们感受到十八罗汉整体构图的完美及其带给我们极富感染力的艺术享受。也许,这就是一代工艺美术大师的翡翠玉雕作品《十八罗汉系列》的成功之处。就如高扬诚所说:
佛像人体造型艺术,经过历代演变,逐渐褪去宗教的神秘色彩,从现实生活中捕捉典型,更加着力表现人们感觉十分亲切的生活情趣,以及从情趣中所获取的超越世俗之理想。这正是十八罗汉群像艺术造型的成功之处。这种把佛像的幻美世界和人间的生活情趣相互联系,塑造出的艺术形象,贴近人心,形成了一种十分通俗的艺术语言。
博生大师治玉、琢玉一甲子,进入七十高龄后,厚积薄发,完成如此规模的佛教题材群像,乃是造型艺术的宏篇巨制,彰显了他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人物的崇高地位。翡翠十八罗汉是划时代的、中国传统工艺的伟大艺术成就,充满哲学的思辨和佛教崇德向善的教化,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堪称中华民族当代文明的硕果,这对中国传统玉雕艺术的发展、提高,将起到十分深远的影响。
一位台湾朋友说:“同一块翡翠雕成十八罗汉群像,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确切地说,在中国人体造型艺术史上也是第一次出现。其深刻的思想内涵、极高的艺术品位和由翠玉来承载的独特的艺术形式,以及作品的规模、体量,都是空前的。
这样的作品只能产生于一个对艺术执着追求的艺术大家,只能出自把玉和身心融为一体的玉雕大师之手……


推荐内容


人物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