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南泥湾》

所属栏目:徐肖冰传

在党中央的号召下,八路军在战斗的间隙纷纷向延安周围的荒山荒地进军,1940年底,朱德指示120师359旅在旅长王震的带领下向荒林遍布的南泥湾开进,也开始了一段由“处处荒山”到“陕北江南”的传奇佳话。1942年,在359旅进入南泥湾屯垦一年之后,延安电影团也开进了南泥湾,去拍摄《生产与战斗结合起来》(即《南泥湾》)。
南泥湾距离延安90里,是金盆区的一个乡,这里还是延安的南大门,它东南的茶坊镇,与国民党顽固派军队占领的洛川相邻。359旅来到这里,既要开展大生产运动,又要积极加强边区南线的防务。南泥湾是陕北的一片荒山,被野草覆盖着,周围有大片的原始森林,几乎没有人家居住,只有个别的山民和牧民。他们几乎都患有大骨节病,因为那里的水是从原始森林里流出来的,里面有一种致病的化学物质。王震带领着全旅官兵从野餐露宿开始,砍倒树木,搭起帐篷,用药品净化了水源,垒起锅灶。没有粮食,就赶到数百里外去背;没有菜吃,就到河边山上去挖野菜、打野兽;缺少开荒工具,就运盐到国统区去换农具,从倒坍的古庙中抬来破钟,用敌人扔下的弹片和破坏的铁轨打铁制造工具。
徐肖冰曾回忆第一次来到南泥湾拍摄的情景:
开荒的场面是非常感人的。那还是秋天,即使冬天将至,可是为了明年有一个好的墒情,必须把土刨开。战士们放下枪,用握惯了枪的双手抄起铁锨、铁锹,一下一下地把土地翻开来。风吹着,有时可以卷起漫天的沙土,战士们就在尘沙中挥汗如雨,有的干脆连上衣都脱了,打着赤膊,比在战场上更用力气。
我们带领着摄影队,把摄影机架好,总想把战士的每一个动作都拍下来,可是心有余力不足,胶卷有限。我们尽最大可能把战士们的英勇壮举拍好,把战士的每一股劲、每一滴汗、刨开的每一寸土都摄入我们的镜头里。(《带翅膀的摄影机》,第130—131页)

摄影队的成员们为战士们的精神所感染,有时甚至也和战士们一起挥动铁镐开垦荒地。开荒南泥湾的任务显然是非常艰巨的,所以徐肖冰所见到的王震也是憋着一股劲,他本有一脸的络腮胡子,此时已经剃掉了,铁青着脸,面无表情,让人不敢和他多说话。不过王震对摄影队非常关心,时不时让警卫或者秘书给送点水,或开点小灶。
等到徐肖冰第二次去南泥湾拍摄的时候,迎接他的是王震的笑脸和完全变了模样的南泥湾。山坡上是一排排崭新的窑洞,山沟里开出了宽阔的大路,路边修建了制造厂、图书馆、医务所等,简直成了一个新兴市区。漫山遍野都是一片绿色,战士们种上了各种各样的庄稼和瓜果蔬菜,谷子、玉米、土豆、芝麻、烟叶、南瓜、辣椒、西红柿、西瓜、甜瓜等应有尽有,南泥湾的水也变得清澈了。战士们果然创造了奇迹,把满目荒凉的黄土高原变成了美丽富饶的陕北江南。王震自信地对摄影队的同志们说:“等丰收的时候欢迎你们再来。”
秋风吹来了丰收的气息,战士们开心地在田里收割着,大捆大捆的稻秸、各种丰收的瓜果,收割队伍里的王震看到摄影队扛着摄影机第三次出现在南泥湾,开怀地说:“这回就看你们的摄影技术了,把我们的战士拍得漂亮一点,把我们的稻田拍得漂亮一点。”徐肖冰拍着摄影机开心地回答:“放心吧,我们一定通过摄影机让毛主席看到你们丰收的场面!”
在拍摄这部纪录片的时候,电影团已经没有负片了,只剩下数量不多的16毫米正片,按常规来讲,这是无法进行拍摄的,但大家被战士们南泥湾的开荒精神鼓舞着,决心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精神,把这部片子拍出来。没有负片,就想办法把正片改造使用,摸索正片的感光特性,在曝光技术上狠下功夫,尽可能争取较好的画面效果。可以说,摄影队拍摄这部影片的过程,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南泥湾开荒”。他们严格掌握了节约原则,每一个镜头都精打细算,事先精心设计,尽量减少重复拍摄。在总共拍了1500尺的底片中,完成片用上了1300尺,损废比例降低到了最小的限度。关于当时电影团创造出的一系列土办法,特别是克服困难实现影片的后期制作,钱筱璋曾有具体的记述:
影片要在延安进行后期制作原本是不可能的,但是经过大家开动脑筋,克服各种困难,终于用原始的手工方法制作出来,闯出在延安也能加工制作影片的空前奇迹……拍成的胶片有几千尺,要分别切成二十尺长的小段,一段段地冲洗,因为显影盆只有这么大的容量。分段冲洗的底片,要保持色调和密度的一致,很不容易掌握,需要细致耐心的操作。印片是用一台小型放映机改装的印片机印的,影片有几百个镜头,画面光调都不一样,印片机上又无调光设备,只能用手工控制光亮,要取得画面光调的和谐是很难的。剪接也非易事,十六毫米影片画幅很小,没有编辑机器,连一块放大镜也没有,只能用一面镜子,把阳光反射到影片上,透过光亮看清画面的内容,进行镜头的选择,确定剪接点,在这种条件下,要准确地看清每个画面的细微之处,是要煞费眼力的。(钱筱璋:《延安电影团的奋斗历程》,见《延安文艺丛书·电影摄影卷》)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电影团的同志们认为,这个重要的生产运动是在毛主席的号召下实现的,因此专门向毛主席汇报了影片的拍摄情况并希望纪录片中能有毛主席的镜头出现,毛主席同意了电影团的拍摄请求。这样,影片里就有了毛主席题写“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八个大字的珍贵镜头。
最后,为了把这部纪录片变成有声影片,电影团设法借来了手摇马达和扩大器,又从鲁艺音乐系借来一台老式留声机和交响乐唱片,放映时在现场借助扩大器,配合影片内容播放音乐和解说,效果相当不错。
1943年2月4日,《生产与战斗结合起来》在延安总政大礼堂举行首映式,在延安的广大干部群众中引起了轰动,党中央领导们以极大的兴趣观看了这部影片,对它倍加赞扬。周恩来在放映结束后还特地来到放映队向大家问好,询问了电影是怎样“有声”起来的,并为电影团的土办法叫好。第二天出版的延安《解放日报》报道了影片制成上映的消息,重庆《新华日报》及时予以转载,在国统区也产生了影响。毛泽东对电影团的同志特别给予表扬,说这是我们自己的电影,意义就更为重大。这部片子还曾在延安各处广泛公映,并随放映队走遍了陕甘宁边区,受到了边区广大人民和战士的热烈欢迎。片子在南泥湾放映时,指战员们在银幕上看见自己和战友们出现时,笑声、叫喊声热闹地响成一片。
这部影片在纪录359旅大生产的动人情景的过程中,还不时穿插了战士们的文娱生活,以及在拥政爱民的号召下他们协助农民耕作和收获的画面。最后,影片介绍了在南泥湾生产战线上打了大胜仗的359旅,又在秋收之后紧张地练兵习武,使生产与战斗相互结合了起来。影片在摄影艺术上很有特色,把劳动场面拍摄得富有诗情画意,构图精致,又有一种热情向上的鼓舞力量蕴涵其中。更重要的是,它真实地反映了大生产活动的情况,反映了当时军民的精神面貌,使南泥湾精神在广大群众中引起了共鸣,所以它也被群众亲昵地称为《南泥湾》。
据1943年2月5日延安《解放日报》载,影片《南泥湾》自2月3日起预定先后在下列各处放映:
2月3日:在文抗作家俱乐部放映。
2月5日:在总政军民联欢会上放映。
2月6日:在八路军大礼堂招待劳动英雄及文化界。
2月7日:招待留守部队直属单位。
2月8日—2月12日:中央管理局招待直属单位。
2月13日:在杨家岭大礼堂放映。


推荐内容


人物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