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与八路军》开拍

所属栏目:徐肖冰传

《延安与八路军》这部大型纪录片是电影团接受的第一部拍摄任务,也是人民电影事业中的第一部大型历史性纪录片,影片的名字是在拍摄过程中定的。袁牧之为影片制定了详细的提纲,一共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表现抗日战争爆发后,全国各地的进步知识青年如何通过重重封锁线,纷纷投奔延安;第二部分介绍延安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面貌;第三部分主要反映八路军的战斗生活;最后一部分则又回到延安,描写从全国各地来的青年怎样经过学习后,分赴前方各个战场投入崭新的战斗生活。
确定了拍摄任务和对象后,大家就各路人马一起动手,争取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将片子拍出来。袁牧之忙着采访和积累文字材料,吴印咸和徐肖冰则忙着拍镜头。因为电影团拍摄任务的需要,徐肖冰也不得不中断了他在抗大的学习。
那时候日本鬼子已经开始了对延安的轰炸,严重的时候一天有好几次空袭,人们每时每刻都面临着死亡的威胁。就在纪录片开拍的筹备阶段,徐肖冰他们有过一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经历。那天,他正和吴印咸在电影团所在地检修设备,摄影机的零件都拆了下来,正准备要装回去。突然就听见飞机的轰鸣声,紧接着就有一颗炸弹落在住处的附近,吴印咸一下子扑到零件上,用身体把它们护住,然后炸弹就爆炸了。等他们睁开眼睛,房子已经被炸毁了,房梁之类的东西落在身上,所幸的是人没有受伤。飞机还在头顶上盘旋,他们就不顾一切地从尘土中爬起来,把机器零件收拢。事后清点零件,不仅主机完好无损,甚至连一颗细小的螺丝钉都没有丢失。后来徐肖冰赴前线拍摄,这样九死一生的经历就成了家常便饭。如果说我们的战士们是在以性命相搏来保家卫国的话,那么我们的摄影师们就是以性命为代价,为我们记录和留住那些珍贵的历史瞬间。
这次爆炸后不久,周恩来赶来探望。他关切地握着徐肖冰他们的手,询问他们有没有受伤,是否需要医生来检查一下。徐肖冰回答说,听到炸弹下落的声响,他们就紧靠着炕沿,而炸塌下来的屋梁被炕沿挡住了,否则,不死也得受重伤。周恩来听了惊喜地说:“真危险呢,是那个土炕救了你们。看来你们应该住窑洞,至少安全有保障。”
1938年10月1日,《延安与八路军》在陕西中部的黄帝陵正式开机,揭开了中国电影史上崭新的一页。选择在这里拍摄第一组镜头,是有深刻含义的。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在这民族存亡的时刻,影片希望通过黄帝陵的形象唤起所有炎黄子孙心中崇高的民族感情,鼓舞他们奋起抗敌,誓死捍卫中华民族的尊严。拍完这个场景,摄影机的镜头又转向另一个场面,在黄土高原的崎岖山道上,一群群男女青年背负简单的行囊,风尘仆仆地长途跋涉,奔向他们心中向往的革命圣地延安。通过这样的蒙太奇连接,来深刻地揭示出影片的主题,即“天下人心归延安”。
1939年1月下旬,延安部分的拍摄任务基本完成,电影团按计划准备离开延安奔赴华北的八路军抗日根据地。在离开的前夕,毛主席专门请电影团的人到他住的地方吃饭,算是为他们饯行。多年后,徐肖冰对那时的情景记忆犹新,他回忆道:
我们接到主席接见的通知,心情非常激动。现在回想起来,当时连照相机都忘记带了。主席留我们在他那里吃午饭,跟我们谈了方方面面的事……主席对我们的工作、学习与生活各个方面都很关心,关心我们这些在大城市搞电影的人一下子到延安这个环境,是不是不习惯?有什么困难?有什么问题?特别是对我们的工作。主席说:现在看来,你们还是能够拍一点电影的。电影是需要很大投资的,但是我们革命队伍,我们共产党目前经济方面仍非常困难,而且器材的来源也很不容易,也可以说你们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啊。但是主席又讲:我们一定会把日本帝国主义赶出去,我们一定会取得抗战的胜利,而且我们还要解放全中国,成立新中国,到那个时候,你们要做的工作就会很多。我们在长征的时候连一张照片都没有,没有留下什么形象的东西,将来你们可以拍关于长征的电影,题材多得很,那个时候你们恐怕要拍什么都可以,条件就非常好了。主席的科学预见坚定了我们的信心,坚定了我们的思想。而且他还特别关心我们的政治学习。他说你们现在参加了革命队伍,要学习革命理论,像《资本论》几大本你们也看不懂。主席讲得很坦率。他介绍我们一定要看艾思奇那一本《大众哲学》。(《带翅膀的摄影机》,第87页)
尽管身穿打着补丁的肥厚灰布衣服,可是主席却非常乐观,讲话也很幽默。其实那时正是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期,毛主席的乐观态度甚至让袁牧之感到惊讶。
电影团摄制组出发时把徐肖冰暂时留在了延安,目的是想让他拍一些敌军轰炸的镜头,凭估计,大家觉得日本鬼子可能会在“一·二八”纪念日那一天来延安轰炸。于是徐肖冰早早地就把摄影机在城外的一个小山顶上架好,还作了掩护,这样既可以从高处俯拍,又不至于被敌军发现。结果等了三天敌机都还没来,没有时间再等下去了,他只好撤了摄影机去追前面的摄制组。
摄制组的第一个目的地是晋察冀抗日根据地。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侵略者大举进犯。根据毛泽东在敌后开展独立自主游击战的战略方针,聂荣臻率领115师一部,分兵晋察冀地区,放手发动群众,开展武装斗争,使晋察冀抗日根据地逐步发展成为跨晋察冀热辽五省区的大边区。它的战略重要性在于:北上可以威胁北平,南下可以直驱太原。在这里设下根据地,无疑等于在以华北为战略要地的日军背后插了一把钢刀。这个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在敌后创建的第一个根据地,曾被毛泽东誉为“敌后模范抗日根据地及统一战线模范”,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摄制组到达前的1938年3月,日军集结兵力1万多人,分四路围攻军区和边区政府机关。为避敌锋芒,聂荣臻带领军区机关,利用山区有利地形,同敌人巧妙周旋,由阜平转移到山西五台县,又到河北平山县,最后又迁回阜平城南庄南湾,在运动中指挥着边区军民的反“扫荡”斗争,粉碎了敌人的阴谋。
从延安出发的时候,电影团用了一头小毛驴驮着器材走,大伙冒着初春的严寒,经过晋西北,渡过黄河天险,首先到达了贺龙、关向应率领的120师开创的晋西北根据地,拍了一些358旅的镜头。当贺龙发现电影团的成员都是靠脚走路来的时候,尽管根据地的条件也非常艰苦,还是给电影团的主要成员都配上了骏马。
从晋西北到晋察冀,要通过敌人的封锁线。那一天大家傍晚出发,接近敌占区的时候已经天黑了。尽管有部队掩护,对于第一次跑步通过敌占区的电影团员们来说还是很有些紧张。后来,他们为完成拍摄任务,多次穿越封锁线,常常一口气要跑好几十里路,最多的一次跑了140里。有一次甚至被敌人包围,幸亏被部队保护突围出来。到了晋察冀,聂荣臻司令员、彭真同志非常热情地迎接了他们,并向他们介绍了根据地军民抗战的情况。
在那里工作了没多久,徐肖冰就领到了新任务,赶赴冀中根据地进行拍摄。


推荐内容


人物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