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南越王墓》的完成

所属栏目:黄展岳传

《西汉南越王墓》的完成

1991年10月,《中国古代的人牲人殉》出版一年后,黄展岳与麦英豪等人合著的《西汉南越王墓》由文物出版社出版。这是自1983年开始,黄展岳与麦英豪共同对广州西汉南越王墓从负责现场发掘、主持资料整理,一直到全书的修改定稿,历经八年时间的艰苦付出完成的一部具有深入研究而又资料完整的考古研究巨著。
在《西汉南越王墓》中,黄展岳与麦英豪首先打破了以往考古发掘报告的形式,将西汉南越王墓的“墓道与外藏椁”“前室”“东耳室”“西耳室”“主棺室”“东侧室”“西侧室”及“后藏室”采用八个墓室各列一章,按器物的分型、分式全墓统一划分。在书末附“器物登记表”,按铜器、铁器、陶器、玉石器、金银器、玻璃器、漆木器、纺织品、象牙、封泥及其他不同材料的器物分类登记。
黄展岳与麦英豪在《西汉南越王墓》中的这种写法,既保持了西汉南越王墓各墓室的相对完整性,又保证了全墓资料的统一性,在当时同类的发掘报告中,可说是一种创新。而黄展岳在介绍资料后专门撰写的《出土文字资料汇考》《墓主和年代》及《南越国的考古发现与研究》三篇更是经过深入研究,并带有综合性和总结性的文章,使我们对西汉南越王墓的真实面目和发掘的积极意义有更深入的了解。
在《出土文字资料汇考》中,黄展岳首先将墓中带有文字的随葬器物按玺印、封泥、陶器戳印及铭刻和墨书分为“文帝行玺”金印,“帝印”玉印,封泥,“右夫人玺”金印、“左夫人印”“泰夫人印”“〔部〕夫人印”铜印,“赵蓝”牙印,“景苍令印”铜印,“厨丞之印”封泥,“泰官”封泥,“长乐宫器”戳印,以及“文帝九年乐府工造”铜勾鑃,“私官”银盒,“少内”铜鼎,“王命=车驲”铜虎符,“王四年相邦〔张〕义”铜戈,“金縢一□”竹签墨书等等总计22条。然后以这22条为专题,结合历史文献进行考释,其中有很多精辟独到的见解,让人阅后收获颇深。
在《墓主和年代》中,黄展岳则从已发现的诸侯王墓和广州地区汉墓资料进行研究入手,结合有关史料,详细论证了出土的“文帝行玺”和名章“赵眛”,应即《史记》《汉书》所载的第二代南越王赵胡,从而确定墓葬的年代和墓主的身份。就如他在该章节中“小结”所写的那样:
南越王墓的构筑属于西汉诸侯王“凿山为藏”的形式,墓室的平面布局大致是沿袭战国以来的楚制。随葬器物主要属于广州汉墓年代序列的南越国时期后段。
墓主身上的玺印及有关封泥、铭刻,是判断墓主的内在物证,《史记》《汉书》中《南越(粤)列传》所记述的南越国世系,是主要参考史料。物证和文献结合判断,墓主是南越国文帝赵眜,也就是南越国第二代王赵胡。他大约死于元朔末元狩初,估定在公元前122年左右,入葬年代亦以死年或稍后一二年为宜。
在《南越国的考古发现与研究》中,黄展岳更是突破了过去发掘报告只总结该墓资料的写法,采取以南越王墓出土资料为中心,把过去已发掘的南越国资料也适当收集进去,从而构成了该篇章中从第一节“都城(番禺城)”开始到“农业经济”“重要的手工业”“交通和贸易”“度量衡”“武器”“墓葬”等七节丰富的内容。其中第三节“重要的手工业”中则又下分出冶铸业、制陶业、纺织业、漆器制造业、玻璃业、玉牙雕刻、金银工艺等七个部分。
黄展岳通过对这些章节和部分的论证,不仅让我们感受到当年南越国丰富而全面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更把我国学术界对南越国和当时岭南地区的社会经济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而《西汉南越王墓》的影响和深远意义还远不止如此,继同一年应港台地区书商之邀,在香港双木出版社出版了彩版图集《南越王玉器》后,1994年,黄展岳与麦英豪又应北京文物出版社的要求,在台北光复书局的配合下,着手编撰集中展现南越王墓出土文物精粹的《岭南西汉文物宝库:广州南越王墓(中国考古文物之美·九)》巨型彩版图集。
在黄展岳负责编写《南越王玉器》的《丝缕玉衣和组玉佩》中,他首先详细记述了丝缕玉衣和组玉佩的出土情景及其复原过程。紧接着又写道,玉衣是南越王廷自制,并非汉廷所赐,是岭南出土的唯一一套玉衣;组玉佩有十一套,分别出自南越王和为他殉葬的四位夫人身上,数量之多,制工之精,组配之巧妙,在中原内地亦属罕见。
在《岭南西汉文物宝库:广州南越王墓(中国考古文物之美·九)》巨型彩版图集中,黄展岳负责编写书中的南越国简史、赵佗的历史地位、发掘纪实、奇珍异宝等多篇简介。通过这些文字,黄展岳对赵佗在反秦战争中割据岭南、开发岭南、和辑百越,加速岭南社会变革转型的历史功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因此两本彩版图集出版后,广受海峡两岸和国外读者的欢迎。

1990年,黄展岳在番禺编写《西汉南越王墓》


《西汉南越王墓》完成后,黄展岳仍然没有停止研究的脚步。在发掘报告排印期间和出版以后,他又陆续发表了《从南越国墓葬看南越国》《论南越国的青铜器》《论南越国的铁器》《论南越王墓出土玉璧》《铜提筒考略》,此外还有南越国官印和动物纹牌饰等多篇论文。
黄展岳撰写的南越王墓的丰富资料及多篇研究成果,不仅得到考古界广大同行一致认可,还被大量选入中国通史和大专院校的历史考古学教材中。此后,《西汉南越王墓》先后获得199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优秀成果奖、1995 年夏鼐考古学研究成果一等奖、1999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二等奖,足见《西汉南越王墓》的深远影响及其不同寻常的积极意义。


推荐内容


人物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