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康进之及其《李逵负荆》

所属栏目:武汉大学名典

棣州(今山东省惠民县)人康进之写过两本关于黑旋风的杂剧,留下来的是《梁山泊李逵负荆》(下称《李逵负荆》)。这个剧本的情节也见于《水浒传》第七十三回,是今存有关梁山英雄故事的元杂剧中与小说情节大体上相符唯一的例子。
某年清明,义军放假,李逵下山到杏花庄老人王林的酒店中去喝酒。刚巧在这以前,棍徒宋刚,假冒宋江的名义,在另一假冒鲁智深的棍徒鲁智恩的帮助之下,抢去王林唯一的女儿满堂娇。李逵听了王林的控诉,信以为真,非常愤怒,回到山上,大闹忠义堂。宋江等加以辩解,他也不听,于是双方立下军令状,用生命打赌。到王林那里对证的结果,抢走满堂娇的果然不是宋江和鲁智深,于是李逵只好负荆请罪,但宋江定要按军令状执行。恰好宋刚和鲁智恩又来到王林店里,王林将他们灌醉了,立即奔上山来报告。李逵于是将两个棍徒捉拿回山,立功赎罪。
如剧情所显示,《李逵负荆》这个剧本是通过李逵与宋江之间一场误会冲突,来反映梁山英雄的高度正义感、纪律性和义军与人民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的。它非常真实地、明确地体现了普通人民的利益也就是义军的利益;因之,在梁山泊的势力范围之内,是市井不惊,秋毫无犯的,而人民则是可以安居乐业的情形。如果和其他杂剧中所反映的贪官污史、权豪势要糟践人民的事实作一对比,我们就可以看出,康进之对保护人民的义军的尽情歌颂,也正是对当时黑暗现实的一种强烈抨击。
康进之为我们塑造出了另一个李逵的形象。这个李逵,是农民阶级最忠实的儿子,是个将公义看得远高于私情,将义军的集体荣誉看得远重于自己个人生命的人,是个具有高度原则性的人。可以想像得到,在康进之的心目中和民间传说中,具有这种高贵品质的梁山英雄,绝不止李逵一个,因此,必须通过个性的描写来显示李逵之所以为李逵。这一点,作家是成功地做到了的。
虽然李逵平日间不见得怎么注意自然景物,但在那明媚的春天,却对本地风光情不自禁地赞颂起来:“俺则见杨柳半藏沽酒市,桃花深映钓鱼舟。更和这碧潾潾春水波纹绉,有往来社燕,远近沙鸥。”[1]在活画出在义军保护之下,人民和平安静地生活着的环境之后,他紧接着道:“人道我梁山泊无有景致,俺打那厮的嘴。”剧本一上来,就这样巧妙地交代了这位英雄对梁山泊的深厚感情。于是他下面为了义军的集体荣誉而与自己最敬爱的领袖、弟兄争吵,才不是突然的了。
在李逵和宋江、鲁智深的冲突中,固然显示了这位英雄对普通人民与梁山事业的热爱和嫉恶如仇的感情,还有他的爽直痛快、是非分明的性格,但也同时深刻地揭露了他的鲁莽暴躁、轻信易怒的缺点,并从他性格上的内在矛盾发展了整个剧情的矛盾冲突。特别使人感到兴趣的是:康进之为我们写出了李逵作为一个调皮的老实人或老实的调皮人的一面。他听了那件不名誉的事情之后,本来是非常激动的。按照我们的想像,他一见了众头领,就会将事件和盘托出。然而作家偏没有让李逵这么做。他倒是为了维持多年朋友的颜面,收起了暴跳如雷的那一套,而以一种出人意外的讽刺向宋江、鲁智深进攻。虽然他终于控制不住自己,险些儿将作为义军标志的杏黄旗都砍倒了;而在宋江不断的追问下,又吐露了真情。这种正义的行为、莽撞的举止与自以为是、洋洋得意的心情集中在一起,加以描摹,就形成了一幅光彩照人的肖像。
(卒子做报科,云:)喏!报的哥哥得知,有李山儿来了也。(宋江云:)着他过来。(卒子云:)着过去。(做见科。正末云:)学究哥哥,喏!帽儿光光,今日做个新郎;袖儿窄窄,今日做个娇客。俺宋公明在哪里?请出来和俺拜两拜。俺有些零碎金银在这里,送与嫂嫂做拜见钱。(宋江云:)这厮好无礼也!与学究哥哥施礼,不与我施礼,这厮胡言乱语,有甚么说话!(正末唱:)
〔倘秀才〕哎!你个刎头的知交庆喜。(宋江云:)庆什么喜?(正末云:)则你那压寨的夫人在那里?(指鲁智深科,云:)秃驴,你做的好事来!(唱:)打干净毬儿不的走了你。(宋江云:)怎么?智深兄弟,也有你那?(正末唱:)强赌当,硬支持,要见个到底。
(宋江云:)山儿,你下山去,有什么事,何不就明对我说?(正末做恼不言语科。宋江云:)山儿,既然不好和我说,你就对学究哥哥根前说波。(正末唱:)
〔滚绣球〕俺哥哥要娶妻,这秃厮会做媒。(宋江云:)智深兄弟,说你会做什么媒来?(鲁智深云:)你看这厮,到山下去噇了多少酒,醉的来似踹不杀的老鼠一般,知他支支的说甚么哩。(正末唱:)元来个梁山泊,有天无日。(做拔斧砍旗科,唱:)就恨不斫倒这一面黄旗。(众做夺斧科。宋江云:)你这铁牛,有甚么事,也不查个明白,就提起板斧来,要斫倒我杏黄旗,是何道理?(学究云:)山儿,你也忒口快心直哩,(正末唱:)你道我忒口快,忒心直,还要待献勤出力。(做喊科,云:)众兄弟们,都来!(宋江云:)都来做甚么?(正末唱:)则不如做个会六亲庆喜的筵席。(宋江云:)做甚么筵席?(正末唱:)走不了你个撮合山师父唐三藏,更和这新女婿郎君,哎!你个柳盗跖,看那个便宜。
(宋江云:)山儿,你下山,在那里吃酒,遇着甚人?想必说我些甚么,你从头儿说,则要说的明白。(正末唱:)
〔倘秀才〕不争你抢了他花朵般青春体质,这其间抛闪杀那草桥店白头老的。(宋江云:)这事其中必有暗昧,(正末唱:)这椿事分明甚暗昧,生割舍,痛悲凄。(带云:)宋江[[!GFDB8]]!(唱:)他其实怨你。
(宋江云:)元来是老王林的女孩儿,说我抢将来了。……

——第二折


宋江以一个雍容沉着、既严肃而又宽宏的领袖身份出现在杂剧中。他对于这种突如其来的、粗暴的攻击所持的十分镇静的态度,使得李逵被慑服住了,以至于不敢毅然决然地和他赌头。这也就为其后李逵知道是自己错了,并不赌气请死,而只是负荆请罪的情节伏下了合理的张本。我们不能设想:宋江非将自己忠诚正直而勇敢的好弟兄李逵杀掉不可。他对李逵加以威吓,只是为了教育他,训诫他。这样,由李逵去逮捕那两个破坏良民幸福,损害义军荣誉的棍徒,从而立功赎罪,也就成为最符合情理的结局。
《李逵负荆》的每一折戏都有引人入胜的冲突,而其冲突的性质、尖锐的程度则不一样。这些波澜起伏的冲突成了剧本无懈可击的、严密的艺术结构。虽然它和《双献功》一样,都为李逵塑造出了动人的、光辉的英雄形象,而正是在这一方面,似乎更值得重视一些。


推荐内容


科普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