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杨显之的《潇湘雨》与《酷寒亭》

所属栏目:武汉大学名典

和关汉卿交谊很深,每逢写出了作品就和关研究得失的杨显之,混名杨补丁,大都人。据《录鬼簿》贾仲明补〔凌波仙〕吊词,当时妓女顺时秀曾以伯父称他,可见他也是和勾栏行院关系很深的人物。这位作家写过八个剧本。从现存的《潇湘雨》和《酷寒亭》两剧看来,他对于有关家庭和婚姻的社会病态特别感到兴趣,并会站在先进的立场上给以揭露。
《临江驿潇湘夜雨》(下称《潇湘雨》)写的是北宋末年的谏议大夫张天觉,因被奸臣陷害,贬官江州。他带着失去了母亲的女儿翠鸾一同前往,路过淮河,因为不肯向河神致祭,所乘船便被风浪掀翻,父女也失散了。翠鸾被一位善良的渔翁崔文远所救,将她认作义女,后来又作主将她配给侄儿崔通。崔通在上朝应举及第之后,利欲熏心,竟然抛弃了自己的发妻,别婚试官之女,并和她同到秦川县去赴任。三年以后,翠鸾寻到了崔通的任所,要和丈夫相认,而崔通却昧着良心,不但不肯认她,反而将她诬作逃奴,横加拷打,刺配沙门岛,并叮嘱解差在路上害死她。翠鸾在解差押送之下,冒雨来到了临江驿,恰巧被起用为天下提刑廉访使的张天觉也在驿中歇脚。父女的意外相逢,使得崔通的罪行被揭发了。翠鸾凭仗着父亲的权力,捉拿了崔通,但由于义父崔文远讲情,她和崔通终于重归于好,而试官之女则被贬为伏侍翠鸾的丫鬟。
为自己卑鄙的名利心所驱使,因而遗弃原妻,另婚高门之女的读书人,乃是古典戏剧中经常加以谴责的对象。杨显之笔下的崔通,也是这样一种人物。值得特别指出的是:崔通具有非常狡诈凶狠的性格。当翠鸾找到秦川县衙的时候,他竟然可以行若无事地当着后妻之面,否认前妻,一面毫无情义地将前妻痛加殴打,刺字发配,一面又极其自然地对后妻捏造出翠鸾是他家的逃奴的情节,居然将后妻瞒了过去。到后来,翠鸾在她父亲的支持之下,前来将他逮捕了的时候,他首先想到的却是:“我早知道是廉访使大人的小姐,认他做夫人可不好也!”[1]这样,作家就将这个下流人物的灵魂完全暴露在观众面前了。
翠鸾是这本杂剧的主唱者,她的变化无常的命运是萦系着大家的心灵的。人们为她遭溺一忧,又为她得救一喜;为她结婚一喜,又为她被害一忧;为她逢雨一忧,又为她遇父一喜。也就在剧情这种紧凑的发展中,作家展示了她善良然而刚强的性格。她对老渔翁崔文远是知恩感恩的,而对崔通却坚持有冤报冤。当张天觉要派人去拿崔通时,她坚持要自己去,并且说:“若差人拿他,也出不的孩儿这口气。”[2]当崔文远劝她看自己面上,饶了崔通时,她也就对父亲说:“爹爹……看恩人面上,连崔通也饶了他罢。”[3]这些地方,都使人看出了,作家是喜爱这个人物,并且也愿意别人喜爱她的。至于这位被崔通陷害过的女性,在作家的安排之下,最后仍然不能不和崔通言归于好,固然是作家认识的局限性的体现,也是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妇女们还很难完全摆脱其整个悲剧命运的一种客观反映。
杨显之对当时社会底层的人民的善良品质也是有所认识的。不仅渔翁崔文远是一位富有同情心的好人,而且在翠鸾带枷走雨那个场面中,他所写的解子也不完全是毫无人性的。解子虽然奉命要在途中谋害翠鸾的性命,但仍然对她有所同情。
(正旦带枷锁同解子上,云:)好大雨也。……(唱:)
〔黄钟·醉花阴〕忽听的摧林怪风鼓,更那堪[[!GFDAB]]瀽盆倾骤雨。躭疼痛,捱程途,风雨相催,雨点儿何时住?眼见的折挫杀女娇姝。我在这空野荒郊,可着谁做主!……
〔喜迁莺〕淋的我走投无路,知他这沙门岛是何处酆都?长吁气结成云雾。行行里着车辙把腿陷住,可又早闪了胯骨。怎当这头直上急簌簌雨打,脚底下滑擦擦泥淤。……
(解子云:)你走便走,不走我打你也。(正旦云:)哥哥,(唱:)
〔山坡羊〕则愿你停嗔息怒,百凡照觑,怎便精唇泼口,骂到有三十句!这路崎岖,水萦纡,急的我战钦钦不敢望前去。况是棒疮发,怎支吾,刚挪得半步。(带云:)哥哥,你便打杀我呵,(唱:)你可也没甚福。……
〔刮地风〕则见他努眼撑睛大叫呼,不登登气劣胸脯。我湿淋淋只待要巴前路,哎!行不动我这打损的身躯。(解子喝科,云:)还不走哩!(正旦唱:)我捱一步又一步,何曾停住?这壁厢,那壁厢,有似江湖,则见那恶风波。他将我紧当处,问行人踪迹消疏。似这等白茫茫野水连天暮,(带云:)哥哥也,(唱:)你着我女孩儿怎过去?
(解子云:)你又怎的?[4](正旦云:)哥哥,这般水深泥泞,我怎生走的过去?望哥哥可怜见,扶我一扶过去。(解子云:)则被你定害杀我也。我扶将你过去。我问你,你怎生是他家梅香,你将他家金银偷的那里去了?他如今着我害你的性命哩。你可实对我说。(正旦云:)我那里是他家梅香,偷了金银走来?(唱:)
〔四斗子〕告哥哥一一言分诉,那官人是我的丈夫。我可也说的是实又不是虚。寻着他指望成眷属。他别娶了妻道我是奴。我委实的衔冤负屈。
(解子云:)这等说起来,是俺那做官的不是。如今我也饶不得你。快行动些。……(正旦唱:)
〔随尾〕天与人心紧相助,只我这啼痕向脸儿边厢聚。(带云:)天那!天那!(唱:)眼见的泪点儿更多,如他那秋夜雨。

这是《潇湘雨》中的一个精彩片断。它利用自然界的变化很成功地烘染了翠鸾的境遇,增加了舞台上的凄楚气氛。它写的是一个孤苦的女犯的走雨,而不是《梧桐雨》中所写的一个寂寥的皇帝的听雨。这两个场面各自以其富有特征的艺术细节完成了整个剧本规定的任务。
这里还值得注意的是第四折翠鸾在驿站门外躲雨,啼饥号寒之声,搅动寓宿驿站的高官即她父亲的烦乱心绪,于是驿丞到门外干涉,出现门外和门内两种悲凉凄苦的情景:
〔正宫端正好〕雨如倾,敢则是风如扇,半空里风雨相缠,两般儿不顾行人怨,偏打着我头和面。
〔滚绣球〕当日个近水边,到岸前,怎当那风高浪卷,则俺这两般儿景物凄然。风刮的似箭穿,雨下的似[[!GFDAB]]瀽,看了这风雨呵委实的不善,也是我命儿里惹罪招愆。我只见雨淋淋写出潇湘景,更和这云淡淡妆成水墨天,只落的两泪连连。
(解子云)你休烦恼,我和你到临江驿寄宿去来。(做叫门科云)馆驿子开门来。(驿丞云)又是那一个?我开这门,这弟子孩儿好大胆也!廉访使大人在这里歇息,你只在门外,你若大惊小怪的,我就打折你那腿,我关上这门……
〔笑和尚〕我我我捱一夜似一年,我我我埋怨天!我我我敢前生罚尽了凄凉愿?我我我哭干了泪眼,我我我叫破了喉咽……
(做哭科云)哎呀!天也。我便在这里,不知我那爹爹在哪里也。(张天觉云)翠鸾孩儿,兀的不痛杀我也。我恰才合眼,见我那孩儿在我面前一般,正说当年之事,不知是什么人惊觉着我这梦来?皆我日暮年高,梦断魂劳,精神惨惨,客馆寥寥。又值深秋天道,景物萧条;江城夜永,刁斗声焦,感人凄切,数种煎熬。寒蛩唧唧,塞雁叨叨;金风淅淅,疏雨潇潇。多被那无情风雨,着老夫不能合眼。我正是闷似湘江水,涓涓不断流;又如秋夜雨,一点一声愁。……

——第三折


馆驿里外,遭难之女,魂绕梦牵的老父,凄苦悲凉之心,恰相应和,悲剧气氛浓烈,而得以喜剧性的相聚。张天觉虽无唱辞,但其道白的抒情意味甚浓。就翠鸾被负心汉崔通抛弃并欲置于死地的本质而言,即便翠鸾不死并与老父相聚,但与崔通的婚事,应该是个悲剧,由于养父崔文远劝说,翠鸾终于与崔通恢复夫妻关系,以大团圆结局,化悲剧为喜剧。如此处理,显然受传统文化尚圆和“夫乃妇之天”的封建伦理观念的影响。
《郑孔目风雪酷寒亭》(下称《酷寒亭》)是杨显之现存的另一作品。郑州府衙中的孔目郑嵩,是一个具有矛盾性格的人,一方面他知道公门中好修行,因此设法减轻了宋彬打死人命的罪名,并结拜为兄弟,后来果然得到了宋彬的报答;另一方面他又迷恋妓女萧娥,在这个恶妇气死了他的妻子之后,还将她娶回家中,以致前妻的一双儿女僧住、赛娘不免于受到萧娥的虐待。祇候赵用是郑嵩的好友,他在郑嵩前妻未死之前,曾力劝郑嵩照顾家庭,在萧娥嫁给郑嵩之后,又因为萧娥虐待前妻的子女而和她斗争。萧娥是一个狠毒而又淫荡的妇女,她不但利用机会气死郑嵩的前妻,经常虐待僧住、赛娘,而且在嫁给郑嵩之后,还和她的旧欢另一祇候高成通奸。当郑嵩出差回来,从开酒店的张保口中知道了这些情况以后,就去捉奸,但高成却逃脱了,只杀了萧娥。高成为了萧娥,原来就和郑嵩不睦,这时,便利用职权,自任解子,押解郑嵩发配沙门岛。恰巧在酷寒亭上正好遇着已经落草为寇的宋彬。宋彬便救了自己的恩人,拿了高成,同归山寨。
郑嵩,作为一个从头到尾的当事人,本来应当是主角之一。但为了更好地展开两种不同性格的冲突、善与恶的斗争,杨显之却将赵用与萧娥安排在一个对立的地位。在第一折中,赵用为了要郑嵩立刻从萧娥处回家探视自己久病的妻子,曾经谴责他的朋友“念着那送旧迎新泼弟子,全不想生男育女旧娇娃”。[5]便和萧娥发生了一场口角。接着,在第二折,赵用又识破了萧娥利用郑嵩不在家中的机会虐待前妻子女的情况,对她加以警告,使她更加恼怒,对孩子们更加虐待。这两个人物的形象便是在这些冲突中凸显的。不但如此,而且在这两个对立的性格冲突之中,郑嵩徘徊于自己所迷恋的恶妇和亲生儿女、知心朋友之间的矛盾性格也间接地体现了。
杨显之把剧本第三折分配给一个乍看来无关重要的脚色酒店主人张保主唱。这也正见出了作家的匠心。这样的安排就使得郑嵩很自然地明白了,在他出差的日子里,他家里出了什么事情,社会舆论怎样,从而也就产生了捉奸杀萧娥犯罪等情节。这一穿插,是出人意外的,同时又是合理的。它丰富了剧本的情节,并使其结构似松懈而实完整严密。还值得注意的,从张保的自我介绍中,得知他在战乱时被掳为奴,多年后享有特权的回回主人给了他一张从良文书,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特色。
《酷寒亭》再一次地提出了一个古老的社会问题——后母虐待前妻子女的问题。虽然作家还没有能够在剧本里发掘出这个问题的本质,但却表现了他对于家庭与儿童幸福的关怀。此外,剧本以被害者得到“草寇”拯救上山作结束,这种解决矛盾的方式也是值得注意的。这说明:元代剧作家自始就注意到了,除了他们所幻想的自上而下的官府的力量之外,还有一种人民自发的、绿林豪侠的力量,也可以拯人于危难。


推荐内容


科普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