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上法洋——宋版印刷《大藏经》

所属栏目:中国佛教文化

无上法洋——宋版印刷《大藏经》

五代以来,我国木版雕刻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到宋代,对于佛教的《大藏经》,开始采用木刻进行印刷,这对于宋代佛教的发展无疑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春秋经传集解》
宋蜀刻大字本《春秋经传集解》。


第一部汉文木版印刷《大藏经》
宋代300余年间,官、私刻藏《大藏经》共有五种版本,这也是宋代佛教的一大特点。这五种版本中第一种为官版,就是著名的《开宝藏》。
开宝四年(971年),宋太祖敕令开雕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部汉文木版印刷《大藏经》,以唐长安西祟福寺沙门智升撰于唐玄宗开元十八年(730年)的《开元录》中所收入藏经目录为底本,陆续收入新译佛经和《贞元录》中诸经,从开宝四年到太平兴国八年即从971到983年,费了12年工夫在益州刻成,因此也称蜀版。
《开宝藏》共雕版13万块,480帙,《千字文》编次天字至英字,采用卷轴式,共5048卷;每版23行,每行14字,版首刻经题、版数、帙号等;卷末有雕造年月干支题记。首刻全藏印本曾于北宋雍熙元年(984年)传入日本。此后,还经过三次比较重要的校勘修订。
之后由于宋代译经的发展,陆续有新译本增入,到北宋末年,已积累到653帙,6628卷,增入173帙,1580卷。《开宝藏》以书法端丽严谨、雕刻精良著称,用宋代官用文书的黄麻纸精工印刷,堪称宋版精品。 官方刻经不仅影响到民间,还影响了辽、金和西夏,刻经之风由此盛行,它的印本成为后来中国一切官私刻藏以及高丽、日本刻藏的共同准据。
其余4种都是私刻,包括福州东禅等觉院版(《福州藏》,又称《崇宁万寿大藏》,简称《崇宁藏》)、福州开元寺版(《毗卢藏》)、湖州思溪圆觉禅院刻版(《圆觉藏》)、平江碛砂延圣禅院版(《碛砂藏》),从《崇宁藏》起首次采用折装式装帧,版式为每版30行,折为5个半页,每半页6行,每行17字,之后直到明代的《永乐南藏》等7种版本《大藏经》都按此版式不变。《碛砂藏》刻至咸淳八年(1272年)以后,后入元代才继续刻成。


函谷关
函谷关位于河南灵宝北15公里处的王垛村,地处“长安古道”,紧靠黄河岸边。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而得名。它是我国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是东去洛阳、西达长安的咽喉。



无影塔
武汉市洪山公园无影塔,建于宋代。


宋代佛经翻译事业
宋代不仅有著名的《开宝藏》,佛经翻译事业也重新开展起来。宋代译经始于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年),由于中印度僧人法天、天息灾、施护先后来京,因而朝廷设立译经院,恢复了从唐代元和六年(811年)以来久已中断的佛经翻译。由于东土译经的重新开展,印度等国僧人送赠梵经来中国者络绎不绝,从宋初到景祐年间,有80余人。
由于译经院同时也培养翻译人才,因此改名传法院,又为管理流通大藏经雕版而附设印经院。宋朝的译经院,组织比较完备,分工比较明确,译场人员分成译主、证梵义、证梵文、笔受、缀文、参详、 证义、润文等,负责不同职能。
译经院从太平兴国七年(982年)起,逐年译出新经,前后共有比较知名的译家十余人,其中惟净、慧询、绍德等僧人都是由传法院培养出来的中国翻译家。宋代译经多属小部,就其种数而言,几乎接近唐代所译之数,因而曾经三度编撰新的经录。所译佛籍中,密教占绝大部分,但密教本身的传播,在宋代则远没有唐代那样的规模,即使对它的经典翻译,也是受国家直接控制,并加以选择。
其后因缺乏新经梵本,景祐二年(1035年)后,译经活动逐渐消沉,熙宁四年(1071年)废译经院,译事时断时续,一直维持到政和初年(1111年)为止。


海会寺
山西晋城海会寺(龙泉寺)宋代砖塔(顶部)。



岈山
岈山位于河南遂平境内,山势嵯峨,怪石林立,具有“奇、险、奥、幽”的特点。其历史悠久,人文璀璨,是中央电视台《西游记》的主要外景拍摄基地。


推荐内容


科普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