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盐铁官营制与 《盐铁论》

所属栏目:汉武时代文化遗产

盐铁官营制度的确立和实行,以及革新货币制度等财经方面的策划者 和执行者,都是汉武时代的财经专家桑弘羊。汉武帝临终前,桑弘羊被御 指为继位皇帝刘弗陵 (时年仅8岁) 的辅政大臣之一。
汉武帝在位,桑弘羊策划并推行了以 “盐铁官营” 和改革币制为主要 内容的财经政策。汉武帝去世后,桑弘羊在汉昭帝的旨意和首席辅政大臣 霍光的支持下,主持召开了盐铁会议,经对会议记录整理,产生了 《盐铁 论》。
在这里,先简要介绍一下桑弘羊生平:
桑弘羊是汉代著名的理财家,他所主持的经济改革为汉武帝时期 强盛的国势提供了极有力的保证。但他的生平事迹在史书中记载十分 简略。有学者认为他生于汉景帝四年 (前153年)。是商人的儿子, 家里开有商号,家境不错。他 “结发束脩 (指学费)”,六七岁开始从 师受业。
桑弘羊能够进行熟练的心算。因此,他13岁就进宫当了侍中—— 汉武帝身边的侍从官,得到皇帝的赏识。
桑弘羊在童年学习过程中,就留心前代理财家管仲、商鞅等人的 改革业绩,接受了他们的思想。像管仲 “富国足民” 的理论和措施, 商鞅实行法治达到 “富国强兵” 的做法,都成为后来桑弘羊改革的思 想基础和借鉴方法。他在盐铁会议上多次引用他们的事例来说明他的 观点和做法的正确性。但他又并非机械套用前人的经验,而是在继承 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主张。比如他在继承商鞅“建本抑末” 的主张的 同时,又提出 “开本末之途”、“农商交易,以利本末” 的见解,就是 对商鞅发展农业、抑制工商业的主张的修正,提出在发展农业的同时, 也要发展官营工商业,而对私营工商业则采取抑制措施,把发展工商 业的利益控制在国家手中。
武帝即位二十几年之间,也是桑弘羊任侍中时期。武帝为了开 疆拓土,多次发动了对匈奴的大规模战争。由于长年战争,引起了 国内形势的变化。摆在武帝面前的艰难任务有两个,一是维持国家 的巨额财政开支,二是设法缓和国内的社会矛盾,特别是阶级矛盾。 这种严峻的形势迫使汉武帝寻求新的治国良方,起用一些 “能言利、 析秋毫” 的兴利之臣。这个时候,有改革精神的桑弘羊越来越得到 重用。
后来,桑弘羊被任命为大农丞 (大农令的副手)。桑弘羊一接手, 就认真贯彻算缗告缗政策。虽然这一政策不是他的首创,但他是实际 执行人,而且从他所实行的这一政策的具体规定来看,是具有新内容 的。条文规定所有工商业主、高利贷者一律要向政府据实自报资产, 每价值二缗 (一缗即1000钱) 的资产抽一算 (120文) 的税; 一般 小手工业者抽税轻些,每四缗抽一算,这就是 “算缗”。车、船税也 作了规定。瞒产漏税的人,财产没收,罚往边境守边一年,告发不法 者的人,将得到所没收财产的一半作为奖励,这就是 “告缗”。同时, 还规定不许有市籍的商人及其家属占有田地和奴婢,违者没收其财产。
为了挽救财政危机,桑弘羊还改革了货币制度。当时,政府铸钱 没有统一标准,货币多种多样,不仅轻重不一,而且货币所标的实际 重量往往不足。由于币值混乱,便给私人铸币造成了可乘之机,富豪 人家开矿铸造一些质地不纯的铜币,从中赚取暴利,结果是 “钱益多 而轻,物益少而贵”。这种情况不改变,国家财经就无法控制,最终 必然导致社会动乱。
在桑弘羊的建议下,元鼎四年 (前113年),汉武帝下令整顿币 制,由国家设置专门官员重新铸造一批统一重量的新五铢钱,作为唯 一合法的货币,责令各地方官将所有旧钱收缴销毁,并将铜上缴中央, 禁止地方私自铸钱。币制统一,铸造权归国家,杜绝了长期不得解决 的私铸之风,改变了货币混乱、国家无法控制金融的局面,社会经济 生活稳定了,国家财政收入也有所增加。这次货币改革的意义还在于, 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将铸币权完全收归中央,对以后的货币制度产 生深刻影响,五铢钱能保证质量,一直到700多年后的隋朝仍然通用。
在任大农丞期间,桑弘羊还大力推行军事屯田。元鼎六年 (前 111年),征发士卒60万人,往上郡、朔方、西河 (均在今内蒙古鄂 尔多斯市境内) 和黄河以西地方实行屯垦。这样大规模地开垦土地、 生产粮食,对于解决由于长年对匈奴作战而造成的粮食短缺问题起了 很大作用。
桑弘羊在负责经济工作的最初五年里表现出突出的理财才能和坚 决的改革精神,为国家克服经济困难作出了贡献。元封二年 (前109 年),汉朝已经灭亡了闽越和南越政权,收服了西南地区一些少数民 族,在那里设置郡县管辖,但不在当地征收赋税,官吏开支都由中央 政府直接调拨粮食财物供应,虽然开支很大,但由于这时国家收入增 加,粮食充足,所以并不感到困乏。这充分说明桑弘羊几年理财确有 成绩。元封元年 (前110年),他被提升为治粟都尉,并代理大农令, 开始主持全国经济工作。
桑弘羊掌握国家财政大权共达13年之久。这期间,他得以充分发 挥自己的才能,进行一系列重要的经济改革。
首先,是认真实行盐铁官营政策。盐和铁是社会生活和生产的主 要物资。汉代自建立以来,盐铁的生产和经营权一直掌握在私人手里, 这些工商业主成为巨富,操纵着国计民生的命脉,势力无限制地膨胀, 而国家却财政拮据,资金短缺。经济危机随之而来的必然是政治危机, 政权的稳固受着威胁。在这种形势下,实行盐铁官营政策势在必行。 经过一个时期的酝酿,汉武帝于元狩六年 (前117年) 下令实行这一 政策。但由于用人不当,贯彻不力,实行的并不好。于是汉武帝断然 将原来的大农令——大冶铁商出身的孔仅撤职,而由桑弘羊代理。
桑弘羊继任后,对原来的盐铁官进行了整顿,在原来没设盐铁官 的盐铁产地增设了新的盐铁官,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认真贯彻盐铁官营 政策。具体办法就是实行盐铁统购统销,严禁私人生产和销售,违者 要受到重罚。
由于国家统一经营,生产人员和资金都有保证,产品和价格都有 了统一标准,有利于扩大生产和经营。所以,官营以后,盐、铁的生 产规模都得到了扩大,冶铁业在一年之中生产人员就达10万以上。同 时技术也发展了,以冶铁业为例,官营以后,原来很不普遍的炼钢技 术得到了普遍推广,各地都能生产锋利的兵器。
第二,实行均输和平准法。在汉代,地方要向中央贡纳各种物资, 这些物品许多不是本地所产,要到外地购买。桑弘羊任大农丞期间, 创建了均输法,改变了原来的贡纳法。各地将本地不产的贡纳物资按 当地市价折合成土特产,交给均输官,统一运往外地高价出售。这样, 国家所需要的物资有保证,同时还能获得比以前多得多的收入,解决 了地方上往返运输的困难。人民的负担减轻了,也避免了商人从中渔 利,这是一个公私两便、利国利民的办法。桑弘羊代理大农令之后, 便在原来试行的基础上推行全国,在各地普遍设置均输官。
在推行均输法的同时,桑弘羊又根据需要创立了平准法。就是在 京城长安设立一个机构,叫平准,储存各地的贡纳物品作为资本,根 据市场销售情况买贱卖贵,当某种商品涨价时,平准就平价抛售这种 商品,反过来,如果某种商品价格下跌,平准就平价买进。这样就起 到平抑物价的作用,以抵制投机商人囤积居奇,牟取暴利。
第三,实行酒榷政策,即酒类专卖政策。天汉三年 (前98年), 桑弘羊创行酒榷法,就是由官府供给私营酿酒作坊以原料,统一掌握 其产品,实行专卖。通过这一办法,把利润全部收归国有。这项措施 实行了17年,成为当时国家主要财政收入之一,为解决边防军需开支 起了很大作用。这一制度对后世影响也很大,唐、宋、元三代都曾实 行过。
盐铁官营、均输平准和酒类专卖这三项经济政策的实行,是桑弘 羊改革的主要内容,也集中表现了他的改革成绩。当时称为 “三业”, 对解决国家财政困难起了决定性作用。史书记载,这些措施实行之后, 出现了 “万物流通,县官富实”,数以亿万计的军费开支和赏赐费用 主要都依靠这几项收入。而这是建立在不增加下层人民的经济负担的 基础上的,所谓 “民不加赋而国用足”。
总之,桑弘羊是汉代最著名的理财家。他的许多经济政策不仅对 当时有影响,而且对今天也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桑弘羊死于汉昭帝元凤元年 (前80年)。
由于盐是人民的生活必需品,“十口之家,十人食盐”,“无盐则肿”。 铁器是劳动人民的主要生产工具,《盐铁论·水旱篇》 说: “农,天下之大 业也,铁器,民之大用也。器用便利,则用力少而得作多。农夫乐事劝 功。” 汉武帝为实行盐铁官营,采取了以下措施:
其一,元狩四年 (前119年),武帝任用齐地大煮盐者东郭咸阳、南 阳大冶铁业者孔仅为大农属官大农丞,主管盐铁方面的事情,侍中桑弘羊 以会计计算用事 “言利事析秋毫”。这三人筹备盐铁等有关经济、财政改 革方面的事情。
其二,山海、天地出产的自然资源的税收原归掌握天子私人财政的少 府管理,实行盐铁官营时转归掌握国家财政的大农管理。这是一个大的变 化,所以 《史记·平准书》 载孔仅、东郭咸阳上书说: “山海、天地之藏 也,皆宜属少府,陛下不私,以属大农佐赋。” 《盐铁论·复古篇》 载大夫 说: “山海之利,广泽之畜,天地之藏也,皆宜属少府。陛下不私,以属 大司农,以佐助百姓。” 这一变化有利于大农以国家代表组织全国盐铁的 生产和销售,并以其收入充作国用。
其三,元狩五年 (前118年),孔仅、东郭咸阳提出实行盐铁官营的 具体办法如下: 一是禁止私人经营盐铁业,规定 “敢私铸铁器、煮盐者, 钛左趾,没人其器物”,即对敢于私铸铁器、煮盐的人,用铁钛这种刑具 带在左脚上,并没收其从事生产的器具。二是出产铁的郡自然要设铁官, 不出产铁的郡则设置 “小铁官” 冶炼废铁,属所在县管辖,即 《史记·平 准书》 所说 “郡不出铁者,置小铁官 (冶炼废铁),便属在所县”。
其四,令孔仅、东郭咸阳乘驿遍巡天下盐铁处,设置盐铁官,取缔私 营盐铁业。并任命原来的盐铁业主为官营冶铁业中的官吏。元封元年 (前 110年),又令桑弘羊为治粟都尉,领大农,主管天下盐铁事务,进一步推 行官营盐铁。
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的作用和意义主要在于下列几点:
其一,大大缓解了财政困难。在元封元年桑弘羊为治粟都尉,领大农, 主管盐铁之前的五六年间连年出兵用费大,都是靠盐铁官营等经济改革的 收入来解决的。
其二,有利于抑制兼并。《盐铁论·复古篇》 载大夫的话说: “今意总 一盐铁,非独为利人也,将以建本抑末,离朋党,禁淫侈,绝并兼之路 也。” 也就是说,盐铁官营并不仅仅是为了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还是为 了建本业抑末业,防止盐铁业主利用经济力量结成封建依附集团即 “朋 党” 与官府对抗,禁其 “淫侈” 生活,防止其兼并农民的土地。这个目的 在一定程度和一定时间内应当说是能够达到的。
其三,有利于打击分裂割据势力。《盐铁论·禁耕篇》 说: “异时盐铁 未笼。布衣有朐邴 (曹邴氏)。人君有吴王。……吴王专山泽之饶,薄赋 其民,赈赡穷乏,以成私威。私威积而逆节之心作。” 这就是说让诸侯王 专山泽之饶,煮盐铸铁,经济势力膨胀,收买民心,势力壮大,最后会导 致叛乱。而盐铁官营,有助于削弱诸侯王的经济势力,使其无法与中央抗 衡和发动叛乱。
其四,官营冶铁业规模大、人力充足、资金雄厚,专业分工明确,有 利于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的提高。如汉代河南巩县铁生沟冶铁遗址场地 21000多平方米,有20座冶炼炉,使用煤饼炼铁,有时可直接炼出熟铁和 钢。官营冶铁业中所制造的大型、中型犁壁、犁铧、犁冠齐全的犁头和赵 过推行代田法时使用的新式农具耧犁有助于农业技术、新的耕作方法的发 展、推广。
在汉武帝去世后第六年,即汉昭帝始元六年 (前81年),在中央政 府 (即朝廷) 召开了全国经济会议。其实质内容和形式,是一场关于财 经政策和利益分配的辩论会。以御史大夫桑弘羊及其属下为一方,以各 郡国推选来参加会议的 “文学”、“贤良” 为一方,在会上进行了激烈地 辩论。根据这次经济辩论会的记录,由当时的著名学者、作家桓宽 (字 次公) 经过整理加工,写成了一部经济史资料性质的巨著 《盐铁论》。 在中国文学界,历来都视 《盐铁论》 为颇具独特风格的 “对话体散文”, 备受赞赏。
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文化大革命” 时期,一些学界人士曾 将《盐铁论》 加以详细注释。并把桑弘羊一派称为法家,把 “文学”、“贤 良” 一派称为儒家。
《盐铁论》 全书共60篇,分卷排序。下面只引录卷一之本议第一原文 及译文

《盐铁论·本议第一》


[原文]
惟始元六年,有诏书使丞相、御史与所举贤良、文学语,问民间所 疾苦。
[译文]
西汉昭帝始元六年,朝廷发出诏书,让丞相、御史大夫和各地所 推举的贤良、文学一起讨论,并向他们询问民间疾苦。

[原文]
文学对曰: “窃闻治人之道,防淫佚之原,广道德之端,抑末利而开仁 义,毋示以利,然后教化可兴,而风俗可移也。今郡国有盐铁、酒榷、均 输,与民争利。散敦厚之朴,成贪鄙之化。是以百姓就本者寡,趋末者众。 夫文繁则质衰,末盛则本亏。末修则民淫,本修则民悫。民悫则财用足,民 侈则饥寒生。愿罢盐铁、酒榷、均输,所以进本退末,广利农业,便也。”
[译文]
文学对答: “我们听说,治理人民的方法,应该是防止产生享乐 放纵的根源,发扬人们固有的道德因素,抑制工、商业。推广仁义, 不要引导他们追求财利,这样教化才能振兴,风俗才能改变。现在, 全国各地都在推行盐铁官营、酒类专卖和均输法等政策,与民争利。 破坏了忠厚朴实的风气,形成了贪得无厌的习气。因此老百姓干农业 的少了,热衷于工、商业的多了。外表太华丽,就使本质衰败; 工、 商业兴盛,就会使农业衰落。工商业发展,则人民贪图财利; 农业发 展,则人民诚实俭朴。人民诚朴,生活就会富足,人民奢侈,饥寒就 会产生。希望废除盐铁官营、酒类专卖和均输法等政策,以便促进农 业,限制工、商业,有利于发展农业,这才妥当。”
[原文]
大夫曰: “匈奴背叛不臣,数为寇暴于边鄙。备之则劳中国之士,不 备则侵盗不止。先帝哀边人之久患,苦为虏所系获也,故修障塞,饬烽燧, 屯戍以备之。边用度不足,故兴盐铁,设酒榷,置均输,蕃货长财,以佐 助边费。今议者欲罢之,内空府库之藏,外乏执备之用,使备塞乘城之士, 饥寒于边,将何以赡之? 罢之,不便也。”
[译文]
桑弘羊说: “匈奴背叛不服,屡次进犯边疆。防备他,就会使内 地的士兵疲于奔命; 不防备,他们又进犯不止。先帝 (汉武帝) 忧虑 边境人民长期遭受祸害,苦于被匈奴掳掠,所以在边境上修城筑堡, 修整烽火台,屯田驻军来防御敌人。因为边防费用不足,所以才实行 盐铁官营、酒类专卖和设置均输等政策,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以便 补充边防费用。现在你们想把它废掉,对内则使国库空虚,对外则使 边防费用缺乏,让守卫在边疆的士兵忍饥受寒,我们将用什么来供给 他们呢? 废除这些政策,是不行的。”
文学曰: “孔子曰: ‘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 安。’ 故天子不言多少,诸侯不言利害,大夫不言得丧。畜仁义以风之, 广德行以怀之。是以近者亲附而远者悦服。故善克者不战,善战者不师, 善师者不阵。修之于庙堂,而折冲还师。王者行仁政,无敌于天下,恶用 费哉?”
[译文]
文学说: “孔子说: ‘诸侯、大夫这样的人,不必担心财产少,而 应担心在他们之间分配不均; 不必担心人少,而应担心他们不安分守 己。’ 所以天子不谈论财富的多和少,诸侯不谈论利和害,大夫不谈 论得和失。而是要用仁义教化人们,推广德治安抚他们。这样,就会 使近处的人亲近你,远处的人心悦诚服。所以,善于克敌制胜的人不 必去打仗,善于打仗的人不必动用军队,善于指挥军队的人不必去布 置兵阵。只要朝廷努力修明政治,就可以使敌人不战自退。圣明的执 政者实行了仁政,就可以无敌于天下,何必要军费呢?”
[原文]
大夫曰: “匈奴桀黠,擅恣入塞,犯厉中国,杀伐郡县朔方都尉,甚 悖逆不轨,置诛讨之日久矣。陛下垂大惠,哀元元之未赡,不忍暴士大夫 于原野。纵难被坚执锐,有北面复匈奴之志,又欲罢盐铁、均输,扰边用, 损武略,无忧边之心,于其义未便也。”
[译文]
桑弘羊说: “匈奴凶恶狡诈,专横放肆,闯入我边塞,侵犯中原, 杀害我朔方等郡县的官吏、百姓,非常蛮横无理,早就该出兵去讨伐 他了。但是,皇帝 (指汉昭帝) 广布恩惠,既怜惜百姓生活不富足, 又不忍心让将士们长期征战在荒野。(你们这些儒生) 既然很难有身 穿铠甲、手拿武器到北方去反击匈奴的志气,却又想废除盐铁官营和 均输等政策,破坏边防军费的供给,破坏征讨匈奴的战争,毫无担忧 边疆安危的心思,这在道理上是很不妥当的。”
[原文]
文学曰: “古者贵以德而贱用兵。孔子曰: ‘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 之。既来之,则安之。’ 今废道德而任兵革,兴师而伐之,屯戍而备之, 暴兵露师以支久长,转输粮食无已,使边境之士饥寒于外,百姓劳苦于内。 立盐铁,始张利官以给之,非长策也。故以罢之为便也。”
[译文]
文学说: “古代的君主崇尚德政而鄙视武力。孔子说: ‘远方的人 不归服,便用仁、义、礼、乐招来他们。已经来了,就使他们安稳地 住下来。’ 现在你们抛弃仁义道德,依赖武力,出兵去攻打他们,屯 田驻军来防备他们,长期陈兵边疆,又无休止地给边疆驻军运送粮食, 使守卫边疆的将士忍受饥寒,内地的老百姓也劳苦不堪。建立盐铁官 营,设置牟利的官吏来供给边防费用,这决不是好办法。所以,还是 把这些废除为好。”
[原文]
大夫曰: “古之立国家者,开本末之途,通有无之用。市朝以一其求, 致士民,聚万货,农商工师,各得所欲,交易而退。《易》 曰: ‘通其变, 使民不倦。’ 故工不出,则农用乏,商不出,则宝货绝。农用乏,则谷不 殖,宝货绝,则财用匮。故盐铁、均输,所以通委财而调缓急。罢之,不 便也。”
[译文]
桑弘羊说: “古代建立国家,是为了开辟发展农业和工商业的途 径,沟通物资有无。通过市场统一解决各方面的需求,招来四方百姓, 聚集各种货物,农夫、商人、工匠都可以在这里得到各自需要的东西, 交易后各自回去。《易经》 上说: ‘货物流通交换,百姓就不会懈怠。’ 因此,没有手工业生产,农业用具就会缺乏; 没有商业流通,宝贵的 货物就得不到供应。农具缺乏,粮食就不会增产; 宝贵的货物不能供 应,财富消费就会不足。所以推行盐铁官营,实行均输,正是为了流 通积压的货物,供给急切的需要。废除它,是不行的。”
[原文]
文学曰: “夫导民以德,则民归厚; 示民以利,则民俗薄。俗薄则背 义而趋利,趋利则百姓交于道而接于市。《老子》 曰: ‘贫国若有余,非多 财也,嗜欲众而民躁也。’ 是以王者崇本退末,以礼义防民欲,实菽粟货 财。市商不通无用之物,工不作无用之器。故商所以通郁滞,工所以备器 械,非治国之本务也。”
[译文]
文学说: “用道德教导老百姓,老百姓就会变得敦厚; 用财利来 引诱他们,风俗就会变得轻薄。风俗轻薄,就会使人背弃仁义而热衷 财利,热衷财利,老百姓就会为财利往来奔走在市场上。《老子》 上 说: ‘贫穷的国家假若财富有余,其实,并不是财富多,而是因为百 姓的欲望多,急于求利。’ 因此,高明的执政者重视农业,限制工商 业,用仁义防止老百姓的贪欲,以增加粮食和货财。在市场上,商人 不交易无用的东西,工匠不生产无用的器具。所以,商业只是用来流 通积压的货物,手工业只是生产工具器械,这些都不是治理国家的根 本事业。”
[原文]
大夫曰: “《管子》 云。‘国有沃野之饶而民不足于食者,器械不备也。 有山海之货而民不足于财者,商工不备也。’ 陇、蜀之丹漆旄羽,荆、扬 之皮革骨象, 江南之柟梓竹箭, 燕、 齐之鱼盐旃裘, 兖、 豫之漆丝��纻, 养生送终之具也,待商而通,待工而成。故圣人作为舟楫之用,以通川谷, 服牛驾马,以达陵陆,致远穷深,所以交庶物而便百姓。是以先帝建铁官 以赡农用,开均输以足民财,盐铁、均输,万民所戴仰而取给者,罢之, 不便也。”
[译文]
桑弘羊说: “ 《管子》 上说: ‘国家有肥沃富饶的土地而百姓吃不 饱,是由于生产工具不完备; 有丰富的山海物产,而百姓仍然没钱花, 是因为工商业不发达。’ 陇、蜀两郡的丹砂、油漆、牦尾、鸟羽,荆、 扬两州的皮革、兽骨、象牙,江南的楠木、梓木和竹子、箭竹,燕、 齐两地的鱼、盐、毛毡、皮袄,兖、豫出产的漆器、丝绸、葛布、麻 布,都是人们养生送死的必需品。但这些物品都要靠商业来沟通,靠 工匠来制作。所以古代圣人发明船、桨进行水上运输,使用牛马以加 强陆上交通; 甚至到达边远地区,深入偏僻内地,为的是流通万物, 便利百姓。正因为这样,武帝设置了铁官来供应农具,建立均输官来 增加人民的收入; 盐铁、均输政策是全国人民所拥护的,依靠它来得 到他们所需要的物品。废除它,是不行的。”
[原文]
文学曰: “国有沃野之饶而民不足于食者,工商盛而本业荒也。有山 海之货而民不足于财者,不务民用而淫巧众也。故川源不能实漏卮,山海 不能赡溪壑。是以盘庚革居,舜藏黄金,高帝禁商贾不得仕宦,所以遏贪 鄙之俗而醇至诚之风也。排困市井、防塞利门,而民犹为非也,况上之为 利乎? 《传》 曰: ‘诸侯好利则大夫鄙,大夫鄙则士贪,士贪则庶人盗。’ 是开利孔为民罪梯也。”
[译文]
文学说: “国家有肥沃富饶的土地,而百姓吃不饱,是由于工、 商业兴盛而农业荒废的缘故; 有丰富的山海物产,而老百姓没钱花, 是由于不致力于制作百姓所需要的物品,而过多地制作那些奢侈奇巧 的东西的缘故。就好像河川的水装不满渗漏的酒器,高山大海填不满 溪水冲刷的山谷一样。商王盘庚迁移国都,舜把黄金藏到深山里,高 帝 (刘邦) 不准商人做官,为的是遏止贪鄙的习俗,培养诚朴的风 气。排斥、困辱商人,堵塞求利的门路,尚且有人为非作歹,更何况 朝廷带头牟利呢? 《春秋》 上说: ‘如果诸侯好利,大夫就品质鄙劣; 大夫品质鄙劣,士就要贪财; 士贪财,老百姓就要偷盗。’ 盐铁官营 是开了牟利的门路,给老百姓设下了犯罪的阶梯。”
[原文]
大夫曰: “往者郡国诸侯各以其方物贡输,往来烦杂,物多苦恶,或 不偿其费。故郡国置输官以相给运,而便远方之贡,故曰均输。开委府于 京师,以笼货物。贱即买,贵则卖。是以县官不失实,商贾无所贸利,故 曰平准。平准则民不失职,均输则民齐劳逸。故平准、均输所以平万物而 便百姓,非开利孔为民罪梯者也。”
[译文]
桑弘羊说: “过去各地诸侯,用各地特产作为贡物运往京城,来 往既困难又麻烦,多数物品质量低劣,有的东西本身的价值抵不上它 的运费。因此,在各郡国设置均输官,来调配运输,便于远处交纳贡 物,所以叫做均输。在京城设立物资贮存仓库,收集各地货物。物价 贱时,就买进来; 物价贵时,就卖出去,以此平衡物价。这样官府控 制着实物,商人也不能牟取暴利,所以叫做平准。有了平准 (物价较 稳定),百姓对本职工作就不懈怠; 有了均输 (运输较合理),百姓劳 逸就会均等。所以,平准、均输是为了平抑物价而方便百姓,并不是 打开牟利的门路,给百姓设下犯罪的阶梯。”
[原文]
文学曰: “古者之赋税于民也,因其所工,不求所拙。农人纳其获, 女工效其功。今释其所有,责其所无。百姓贱卖货物以便上求。间者,郡 国或令民作布絮,吏恣留难,与之为市。吏之所入,非独齐、阿之缣,蜀、 汉之布也,亦民间之所为耳。行奸卖平,农民重苦,女工再税,未见输之 均也。县官猥发,阖门擅市,则万物并收。万物并收,则物腾跃。腾跃, 则商贾牟利。自市,则吏容奸,豪吏富商积货储物以待其急。轻贾奸吏收 贱以取贵,未见准之平也。盖古之均输,所以齐劳逸而便贡输,非以为利 而贾万物也。”
[译文]
文学说: “古代向老百姓征收赋税,是征收他们擅长生产的东西, 不强求他们不能生产的东西。农夫交纳农产品,妇女交纳纺织品。现 在,舍弃他们生产的东西,而索取他们不生产的东西。迫使百姓把自 己有的东西贱卖出去,而买进官府所要的东西来上交。近来,有的地 方官吏命令百姓生产布絮,官吏恣意刁难,强行收购。官吏所征收的 不仅是齐、阿的丝绸,蜀、汉的麻布,还要一般老百姓也制作这些东 西。官吏奸邪,低价收购,使农夫加倍受苦,女工双重纳税,我们没 有看到均输有什么均! 官府还乱发号令,关起城门,垄断市场,万物 被搜罗一空。这样物价就飞涨。物价飞涨,商人就从中牟利。官吏自 己经商,就会和奸商勾结,豪吏、富商乘机囤积居奇,等待市场上急 需的时候高价出售。奸吏、恶商贱买贵卖,我们没有看到平准到底平 在哪里? 古代的均输是用来调节劳逸,便利贡品运转,而不是为了牟 取财利收购一切货物。”
“本议第一” 是 《盐铁论》 全书关于一些根本性问题的辩论,它是全 书的纲。


推荐内容


科普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