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德清的生平与《中原音韵》的成书

所属栏目:中国古代戏曲史通论

周德清,字日湛,号挺斋,高安(今属江西)人。生于宋端宗景炎二年(1277),卒于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祖籍湖南道州营道。有关周德清的生平史料甚少,在明初无名氏的《录鬼簿续编》中,有一简略的记载:

周德清,江右人。号挺斋。宋周美成之后。工乐府,善音律。病世之作乐府有逢双不对、衬字尤多、文律俱谬者,有韵脚用平、上、去不一而唱者,有句中用入声、拗而不能歌者,有歌其字、音非其字者,令人无所守,乃自著《中州韵》一帙,以为正语之本,变雅之端。其法以声之清浊,定字为阴阳,如高声从阳,低声从阴,使用字者随声高下,措字为词,各有攸当;以声之上下,分韵为平仄,如入声直促,难谐音调,故以韵之入声,悉派三声,志以黑白,使用韵者随字阴阳,各有所协,则清浊得宜,上下中律,而无凌犯逆物之患矣。奎章虞公叙之以传于世。又自制为乐府甚多,回文、集句、连环、简梅、雪花诸体,皆作当世之人不能作者,有古乐府之风。《咏红指甲》云:“朱颜如退却,白首恐成空。”有言外之意。切对有“残梅千片雪,爆竹一声雷。雪非雪,雷非雷。”皆佳作也。长篇短章,悉可为人作词之定格。故人皆谓:“德清之韵,不但中原,乃天下之正音也;德清之词,不惟江南,实天下之独步也。”信哉,信哉!

周德清生活于元代后期,此时元朝统治者已恢复科举,相对于元代初期的文人来说,周德清是幸运的,有了仕进的机会。作为传统汉族文人之后,建功立业,也是他最高的理想与抱负,如他在【南吕·一枝花】《遗张伯元》曲中表达了自己的这一壮怀,云:

【梁州】无人我惊心句险,有江山空日烟埋。相逢尽是他乡客。我淹吴楚,君显江淮。雄游海宇,挺出人材。箕裘事业合该,簪缨苗裔传来。大胸襟进履圯桥,壮游玩乘槎大海,老风波走马章台。千载,后代,子孙更风流煞!万一见此豪迈。玉有润难明借月色,出落吾侪。
【隔尾】向管中窥豹那知外?坐井底观天又出来。运斧般门志何大!出削个好歹,但成个架格,未敢望将如栋梁采。


又【南吕·一枝花】《赠小玉带》曲云:

挂金鱼自古文章士,未敢望当来衣紫。有福后必还咱,上心来记着你。

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周德清也曾努力过,但多次应试,都未能如愿,只能布衣终身,为此深感惆怅,在他晚年所作的【越调·柳营曲】《别友》曲中,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伤感,云:

一叶身,二毛人,功名壮怀犹未伸。夜雨论文,明月伤神。秋色淡离樽。离东君桃李侯门,过西风杨柳渔村。酒船同棹月,诗担自挑云。君,孤雁不堪听!

仕途上失利,周德清便将兴趣与才识转移到了元代新兴的曲体文学的创作与研究上来。与元代早期的文人不同,如关汉卿、马致远等人是因为元朝统治者废除了科举考试,仕进的路被堵住了,才被迫流落下层,成为书会才人,参与曲体文学的创作。周德清则是自觉地选择了对曲的创作与研究,如其友人琐非复初称他“以出类拔萃通济之才,为移宫换羽制作之具。所作乐府、回文、集句、连环、简梅、雪花诸体,皆作今人之所不能作者。长篇、短章,悉为人作词之定格”。[1]他“工乐府,善音律”,[2]在当时的曲坛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不惟江南,实当时之独步也”。[3]但其所作今大多散佚,仅存散曲小令三十二首,套曲三套。其作语言清丽,音律和美,如明朱权《太和正音谱》评其曲“如玉笛横秋”。
周德清所处的元代末年,随着科举的恢复,文人学士仍被吸引到了应试做官的道路上去了,因此,自元初以来盛行的曲,到了元代末年逐渐衰落,而且,随着元朝灭掉南宋,北方的杂剧作家与演员纷纷南下,元杂剧的创作与演出中心,已南移到了杭州一带,如钟嗣成《录鬼簿》所记载的“方今已亡名公才人,余相知者”和“方今才人相知者”,也就是元朝统一全国到至正(1341—1368)时期的作家,从这一时期的作家的籍贯和活动地域来看,多为南方人,或流寓于南方的北方籍作家。北曲的南下,也受到了南方方言的影响,一方面,南方籍曲家局限于方言的影响,在创作中多用南方方言的平仄、用韵;另一方面,北方籍的曲家来到南方后,因受南方方言的影响,在曲作中也出现了平仄不合、用韵混乱的现象。周德清对当时曲坛上出现的这些弊病十分不满,他在《中原音韵·自序》中指出:关、马、郑、白“诸公已矣,后学莫及,何也?盖其不悟声分平、仄,字别阴、阳”,在创作中,多有不合曲律之弊,“平而仄,仄而平,上、去而去、上,去、上而上、去者,谚云‘钮折嗓子’是也”。“合用阴而用阳,阳而阴也,此皆用尽自己心,徒快一时意,不能传久,深可哂哉!深可哂哉!惜无有以训之者”。周德清正是有感于当时“无有以训之者”,便起而“训之”,如他自称:“予甚欲为订砭之文以正其语,便其作,而使成乐府。”[4]其友人罗宗信在《中原音韵·序》中也指出:元初北曲盛行,名家辈出,然而“后之不得其传,不遵其律,衬垫字多于本文,开合韵与之同押,平仄不一,句法亦粗。……高安友人周德清,观其病焉,编葺《中原音韵》并《起例》,以砭焫之。”
周德清编撰《中原音韵》的直接动机,则是起因于解答曲友萧存存有关曲律的疑难。如他在《中原音韵·自序》中称:“青原萧存存,博学,工于文词,每病今之乐府有遵音调作者,有增衬字作者;有《阳春白雪集》【德胜令】‘花影压重檐,沉烟袅绣帘,人去青鸾杳,春娇酒病恹。眉尖,常锁伤春怨,忺忺,忺的来不待忺’。‘绣’唱为‘羞’,与‘怨’字同押者;有同集【殿前欢】‘白雪(云)窝’二段,俱八句,‘白’字不能歌者;有板行逢双不对,衬字尤多,文律俱谬,而指时贤作者;有韵脚用平、上、去,不一一,云‘也唱得’者;有句中用入声,不能歌者;有歌其字,音非其字者;令人无所守。泰定甲子,存存托其友张汉英以其说问作词之法于予。”而此时,他也正想对曲坛上的不合律现象予以指正,刚好萧存存托张汉英来向他请教曲律问题,他在解答萧存存的疑难之后,又“恐起争端,矧为人之学乎?因重张之请,遂分平声阴、阳及撮其三声同音,兼以入声派入三声,如‘鞞’字,次本声后,葺成一帙,分为十九,名之曰《中原音韵》,并《起例》以遗之,可与识者道”。[5]
周德清最初写成《中原音韵》并将其送给萧存存是在元泰定元年(1324)秋,如他在《中原音韵·后序》中称:“泰定甲子秋,予既作《中原音韵》并《起例》以遗青原萧存存。”但他当时送给萧存存的只是一个稿本,萧存存得到后打算将其刊印,但因其早逝而未果。后这一稿本又经人传钞流传,即周德清称其为“墨本”者。由于传钞的错误,将原稿本中的平声阴、阳两类,分成阴、阳、阴阳三类。后周德清对原稿本作了修改,元至正初年,在友人罗宗信、琐非复初等人的帮助下,《中原音韵》在吉安刊行。周德清对刊本与稿本的区别作了说明:

《中原音韵》的本内平声“阴如此字”、“阳如此字”。萧存存欲锓梓以启后学,值其早逝。泰定甲子以后,尝写数十本,散之江湖。其韵内平声“阴如此字”、“阳如此字”、“阴阳如此字”。夫一字不属阴则属阳,不属阳则属阴,岂有一字而属阴又属阳也哉?此盖传写之谬。今既的本刊行,或有得余墨本者,幸毋讥其前后不一。

《中原音韵》全书分为两大部分,前为韵谱,后为《正语作词起例》。而从所论述的内容来看,包括了戏曲音韵、戏曲格律、戏曲创作等三个方面。


推荐内容


科普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