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劝善书《文昌帝君阴骘文》及其影响

所属栏目:福寿财神

四 劝善书《文昌帝君阴骘文》及其影响

“文昌帝君”,是中国历史上信仰最为广泛、影响最为深远的神祇之一。他因为主宰人间功名利禄、文运科名,被广大文人儒士崇拜。他虽然被列入道教神仙谱系之中,但他并不传播道术,而是劝人广行阴骘,致力提高自身的道德境界,从而实现最高理想。
南宋道士假称文昌帝君的“天启”,作了《文昌帝君阴骘文》。这是一本托名文昌帝君劝说世人行善积德的劝善书。此书在过去十分流行,影响很大,与《太上感应篇》和托名关羽所撰《关帝觉世真经》一起,被称为封建时代三大劝善书。
《文昌帝君阴骘文》的作者不详,成书年代也难下定论。一般认为作者是道士,书成于《太上感应篇》之后,最迟不会晚于元代。《文昌帝君阴骘文》有各种手抄本、刊刻本,清代道士将其收入《道藏辑要》 星集,为一卷。另外《昭代丛书别集》 有《阴骘文颂》一卷,《三益集》有《阴骘文像》四卷。
“阴骘” 一词出于《尚书·洪范》“惟天阴骘下民” 一句,是说冥冥之天在暗中保佑着人们。这是古代很有影响的天命论思想。在《文昌帝君阴骘文》中,“阴骘”具有天人感应的含义,要人们多积阴功阴德,为善不扬名,独处不作恶,这样就会得到文昌帝君的暗中庇佑,赐予福禄寿。这就是 “文昌帝君阴骘” 的含义。
可以说,《阴骘文》是儒释道三教思想相融合的作品,而以儒家的三纲五常为核心。开篇即为文昌帝君现身说法,称: “吾一十七世为士大夫身,未尝虐民酷吏,济人之难,救人之急,悯人之 孤,容人之过,广行阴骘,上格苍穹。人能如我存心,天必赐汝以福。”接着列举了几位古代士人行善得福报的事例,说明 “百福骈臻, 千祥云集”都是从阴骘中得来。进一步又阐述“近报则在自己,远报则在儿孙” 的因果报应论,告诉人们为善为恶虽然一时没有相应的回报,甚至出现行善命运不济、作恶官运亨通的情况,但终究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近一点报在自身,远一点报在儿孙身上,只是时间早迟而已。文中举例说,宋代有个程一德,粗知字义,孜孜为善,每遇到嘉言善行,就刊刻施人。夜梦文昌帝君对他说,你刻善书的事已经报告天庭,上帝许诺昌扬你的后代。果然,他的子孙俱少年高第,程明道、程伊川两位著名理学家就是 其后裔。像这类故事多如牛毛,无非是印证善恶报应论。


北京颐和园中文昌阁


《文昌帝君阴骘文》是一篇道教劝善书,它和《太上感应篇》一样,对当时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明清话本小说多以它为主题思想进行说教,几乎家喻户晓,衍化为民情风俗的一部分。
明清话本小说形象地描绘了帝君阴骘在各阶层人们中的广泛影响。如《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刻画了一位叫刘元普的刺史“感上天佑庇,一发修桥砌路,广行阴德”。洛阳的百姓编出顺口溜说:“刺史生来有奇骨,为人专好积阴骘。”小说中描写刘元普遇见一个全真道士,手执“风鉴通神”招牌,便请他相面。道士相了 一回说道: “自古道: 富者怨之丛。’ 使君广有家私,岂能一一综理?彼任事者只顾肥家,不存公道,大斗小称,侵剥百端,以致小民愁怨。使君纵然行善,只好功过相酬耳,恐不能获福也。使君但当悉杜其弊,益广仁 慈; 多福、多寿、多男,特易易耳。”元普闻言,默然听受,从此更加暗中努力行善,后来竟然添子增寿,子孙出仕贵显,繁衍不绝,这全是“阴德之报也”。全真道士所讲说的就是《阴骘文》的内容,而刘元普对此深信不疑,照办不误,最后获阴骘福报。


北岳恒山文昌殿


文昌帝君不仅能打动官僚士大夫的心,也能俘获一般的平民百姓。冯梦龙所编 “三言” 中 《施润泽滩阙遇友》一回,开头入话诗说: “从来阴骘能回福,举念须知有鬼神。” 然后写主人公施复捡到银子心中欢喜,本想做个本钱,但转念一想,捡到的若是丢银子人家的养命钱,岂不害了人家的命。还给失主朱恩,旁观百姓说: “这人积此阴德,后来必有好处。”以后施复出门做生意,因偶然遇到朱恩,免遭大难,要谢朱恩,朱恩说: “此皆大哥平昔好善之报,与我何干! ” 小说结尾叙道: “施复因免了两次大难,又得了这注财产,愈加好善。” 《水浒后传》第二回写水泊好汉杀了毛孔目 一家后,邻居中有人就说:“祖宗该积德,做些好样子与后人看便好。那毛太公一味强赖,遭了毒手。那孙子又逞威风,自然有此显报。” 小生意人、市井百姓脑袋中都装满了帝君的教导,潜移默化,以此评人论事。从这些小说描绘的世态看,人们日常生活的一举一动,国民对于人生的看法和思考人生问题的方式,对 健康长寿、衣锦富贵和儿孙满堂等幸福的追求,都包含着善恶报应的阴骘观念。


《文昌帝君阴骘文》刻石


此书渗透着中国封建社会伦理思想,也折射出中国民俗和中国人的心理。《文昌帝君阴骘文》后来传入日本,日本将其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收入《世界圣典全集》。此书在东南亚国家中也广泛流传,还被译成朝文、法文、英文等多种外国文字,在各国传播。


推荐内容


科普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