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献剑》的蹬剑出鞘

所属栏目:川剧

《议献剑》的蹬剑出鞘

《议献剑》(又名《七宝刀》)是川剧中保留至今的 为数不多的昆腔剧目之一,讲述曹操刺杀董卓的故事。东汉 末年,群雄四起,董卓专权,图谋篡位。时曹操为其骁骑 尉,依附董卓帐下,窥视时机。三朝元老司徒王允有心为国 除奸,知曹操非等闲之辈,一日密召曹操至府中,欲托其大 任。初二人互不摸底,王允拿出纯钧宝剑,假借议剑,道出 心事。曹操早有除董之心,慨然允诺,接过宝剑而去。曹操 伺机来到董府,欲趁董卓睡觉时将其刺杀,不料董从镜子里 察觉其行为有异,曹假称献剑,蒙过一时,骑马逃遁。



《议献剑》中曹操蹬剑出鞘,刘成基饰曹操






《议献剑》中曹操蹬剑出鞘,刘成基饰曹操


提起戏曲中的曹操,大家都知道是一张大粉脸,挂麻 灰满,属净行。但在《议献剑》中的曹操却以官衣丑应工, 这是曹操戏中的一个特殊剧目。戏中的曹操尚在青年之时, 虽由丑行扮演,却没有其他丑角人物常有的那种轻薄油滑之 气,是一个格外稳重、机警,敢当大任的英雄形象,川剧称 之为丑角中的正丑,演员对这个角色的把握有相当的难度。 不仅如此,该剧文辞典雅、唱少讲多,不少是双关语、弦外 音,这就要靠演员的眉眼神情来交代,稍有不准确,观众便 不知所云。再者,该剧有大量的舞蹈身段,演员须有很好的 腰腿功,否则不能胜任。因此,丑角演员将《议献剑》视为 丑行的两出重要功夫戏之一(另一出为《跪门吃草》 ),能 演好这两出戏,丑行的其他剧目也就不在话下了。鉴于此戏 的分量和地位,川剧丑行名家傅三乾、周裕祥、刘成基、陈 全波、李文杰等均擅演此戏,精雕细琢,各有千秋。
川剧四大名丑之一的陈全波先生在《议献剑》中善于 运用身段组合及特技来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尤为同行所称 道。戏从曹操奉密诏骑马到王允府第开始。曹穿官衣,戴 尖纱,只带两个马衣(小卒)上场,因对王请他过府心存疑 虑,故骑在马上仍在思考此事,同时又怕被董卓的手下察 觉,眼睛不停地观察四周环境。这里有一大段趟马的表演: 上场勒马亮相,驱马前行,不快不慢走大圆场,然后大绞 腿、探海、绞腿转身、单腿定立。这段表演,主要表现曹操 此时的心情,先是不平静,后下定决心,镇定自若,显示出 胸有成竹的英雄气度。王允因有大事要重托曹操,故对其待 若上宾,曹操不知底细,且面对王允这样的高官,自然言行 谨慎。二人客套一番之后,王允为试探曹操对董卓的真实态 度,先说起袁绍投董卓之事,曹操答曰,此乃塞翁失马,祸 福未定。王从曹操的语气中嗅出了曹对董的态度,大笑起 来。当王允拿出纯钧宝剑,曹操已心有所悟,借论剑暗喻: “可惜此剑年久不用,有些欠锋利了! ”言下之意,刺董非 易事。王允以为曹操胆怯,借论剑一语双关: “才是一个无 用之……” 当曹操完全弄明白王允是要让他去刺杀董卓之 时,当即表示了愿“行其大事” 的态度。曹操从跪地的王允 手中接过宝剑,进府时的疑虑全消,恢复了往日的果敢与自 信: “兵甲运胸中,眉睫仰人下。纯钧出鞘,风云叱咤,乘 隙刺奸佞,成功最为大。” 为抒发曹操此时决心一展雄才大 略的豪情壮志,陈全波编排了一大段耍剑的表演。曹接剑, 转剑上背,抖剑出鞘,踢腿转身剑入鞘,下场。这时王允又 招回曹操,叮嘱其此事不可稍有泄露。曹表示: “倘若行刺 不着,大人,我们只怕从此长别了。”此时曹起左腿从头顶 蹬剑出鞘,转身剑退回鞘中,又用官衣盖住宝剑,侧身快步 圆场下。这段表演一气呵成,不仅身段优美、举止潇洒,更 是对此时此刻曹操心理活动的准确体现。试想此时的曹操仅 是董卓手下的一个骁骑尉,对于胸怀鸿鹄之志的曹操来说, 可谓怀才不遇,他是决不甘心久居董卓门下的。今日接受王 允托付的重任,这意味着他的胆识才能终被王允赏识,如大 事成功,定将扬名天下,从此可以登上政治舞台。起腿脚蹬 剑出鞘这一气势张狂的动作,正好表现了他此时按捺不住的 得意心情。但曹操毕竟是一代枭雄,他深知此去吉凶难料, 还须谨慎从事,也不宜有忘形之举。出鞘的剑退回鞘中,并 以官袍遮盖,恰是他瞬间心理变化的一种暗示。
《议献剑》可以分为《议剑》、《献剑》两折演出,一 般演出《议剑》一折到此为止,《献剑》可连演,也可单独 演出。川剧丑戏中高难度耍剑的表演主要保留在这出戏中, 后陈全波的传人汪洋先生继承了起左腿将右肩上的宝剑蹬出 鞘再退回鞘中的特技,为同行之佼佼者。



《议献剑》中曹操蹬剑出鞘,李文杰饰曹操


推荐内容


科普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