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经验 找出差距 努力提高 调查研究工作水平——《政策研究与决策咨询——国务院研究室调研成果选(2005)》*序言

所属栏目:序言集

2002 年3 月,我室采取以自我总结、交流体会的方式,举办了“提高文稿起草质量学习班”,大家普遍反映收获很大。当时室党组就提出,应该也举办一次提高调研工作质量培训班。经过长时间的酝酿和准备,这个培训班今天举办了。举办这次培训班的主要任务是,回顾总结本届政府以来我室调研工作的情况,肯定成绩,交流经验,畅谈体会,找出差距,明确要求,进一步提高调查研究工作水平,以更好地履行我室的职责,为国务院和国务院领导同志提供优质服务。这次办班的方式,也是以自我总结、自我教育为主,相互交流、相互切磋,共同提高。
一、我们室为什么要更加重视调查研究工作
重视调查研究,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必然要求。调查研究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手段,是发现问题、找出解决问题方法的重要途径,也是密切联系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要求的重要渠道。
坚持调查研究,是我党的一项基本工作方法和领导制度。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身体力行,在调查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方面,都为全党树立了光辉的典范。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极为艰难的时期,毛泽东同志曾进行过大量的实地调查,写出了影响深远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以及《寻乌调查》、《兴国调查》等一系列调查报告。他在《反对本本主义》的文章中,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和“不做正确的调查研究,同样没有发言权”的两个著名论断。他还说:“我的经验历来如此,凡是忧愁没有办法的时候,就去调查研究,一经调查研究,办法就出来了,问题就解决了。”他甚至形象地说:“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调查就是解决问题。”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仍经常亲自进行调查研究。1956 年,他和其他领导同志一起,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听了34 个部委的汇报,认真分析研究有关问题,并写出了《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著作。1961 年,毛泽东同志亲自组织人员,分别到浙江、湖南、广东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农业六十条、工业七十条和其他一些重要条例。邓小平、江泽民等同志都十分重视调查研究工作。邓小平同志指出,离开了调查研究,任何天才的领导者也不可能进行正确领导。江泽民同志强调:“坚持做好调查研究这篇文章,是我们的谋事之基,成事之道。”陈云同志也曾指出:“难在弄清情况,不在决定政策。”“领导机关制定政策,要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作调查研究工作,最后讨论作决定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就够了。”现在的中央领导同志也都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胡锦涛总书记在2005 年2 月22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20 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强调查和研究,着力提高工作本领。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每年都抽出大量时间深入基层和群众,召开各种各样的座谈会,亲自组织对一些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历届中央领导同志以调研活动为基础形成的重大决策,对我国的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我国历史上,一些名人名著对调查研究留下了无数名言佳句。比如,孔子的“每事问”;《吕氏春秋》中关于不能人云亦云、黑白不分的“察传”思想;王安石“农夫女工无所不问”的观点;王夫之“察之精而尽其变”的论述等。还诸如,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知彼知己,百战不殆;集众思,广众益;遇事虚怀观一是,与人和气察群言,等等。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则认为,只有调查研究才能顺应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所有这些,都从不同侧面强调了调查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事实上,任何时候、做好任何事情都需要作调查研究,差别仅在于方式方法不同、粗细深浅有别。
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第一,调查研究是我们正确认识社会的重要方法。调查研究的过程,不仅是了解实际情况的过程,也是概念、论断形成的过程,还是分析推理的过程。只有在实践中反复进行调查研究,才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并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毛泽东同志说过:“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作周密的调查,仍是了解情况的最基本方法。”他还说过:“认识世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马克思、恩格斯努力终生,做了许多调查研究工作,才完成科学的社会主义。”大量事实证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都是在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进行大量社会调查和深入研究的结果。
第二,调查研究是科学制定和执行政策的重要基础。调查研究是民主科学决策的基础。正确的方针政策,不是基本原理的简单演绎,也不能用推导公式的方法来求得,是来源于对情况的透彻了解,而要全面了解情况就必须以调查研究为先导和基础。毛泽东同志说:“实际政策的制定,一定要根据具体情况。坐在房子里面想象的东西,和看到的粗枝大叶的书面报告上写着的东西,决不是具体的情况,倘若根据‘想当然’或不合实际的报告来决定政策,那是很危险的。”温家宝总理在本届政府成立后的国务院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指出:“各项重大决策,都要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充分论证,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同时,要正确地执行政策,也必须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找到具体执行的方法和步骤,因地制宜地贯彻落实,这同样离不开调查研究。
第三,调查研究是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渠道。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调查研究必须到群众中去,深入农村、工厂、学校,面向社会,面向群众,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体察群众的生活,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充分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的政策措施,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理解和支持。因此,调查研究的过程,也是联系群众的过程,是与群众交朋友的过程。
第四,调查研究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条件。从某种意义上说,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然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是极其复杂的,各种问题无处不有、无时不在,有些问题互相交织,有些问题或隐或现。要及时发现问题,要找出问题的成因和症结,要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就必须深入进行调查研究。离开了调查研究,在纷繁复杂的问题和矛盾面前,我们就会变得盲目、被动,甚至手足无措。
第五,调查研究是加快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调查研究是一项科学性、实践性很强的工作,要求调研人员具有较高的理论政策水平和文化素质,同时还要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较强的专业技能。要做好这项工作,取得高水平的调研成果,就必须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同时,对调研人员来说,通过调查研究可以培养出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培养出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培养出科学的工作态度和务实精神。总之,调查研究可以使我们长见识、增才干。
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调查研究工作更加重要。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我国外部环境面临许多复杂的和不确定的因素。从国内看,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各种矛盾相互交织,国内外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新事物、新情况层出不穷。经济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社会经济结构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化。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形式等日益多样化、复杂化。我们既面临着加快发展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一系列前所未有的难题和挑战。与过去相比,影响决策的因素增多了,决策的时效性增强了,决策的风险性增大了,决策所需的信息量也增加了。这些都对调查研究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也赋予了政策研究和咨询机构更为重要的使命。
对我们研究室来说,调查研究无疑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我室是直接为国务院领导提供决策咨询和政策研究服务的办事机构,主要工作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负责或参与起草国务院有关文件和国务院领导同志讲话等重要文稿,二是调查研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问题,三是收集、整理和报送重要信息。在这里,调查研究不仅是我们的基本职能之一,而且也是全面履行其他各项职能的重要前提。这是因为,无论是起草、修改文稿,还是整理、报送信息,都必须建立在调查研究基础之上。离开了调查研究这个基础环节,不了解实际情况,不懂得社情民意,各项工作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做好工作当然也就无从谈起。只有以大量的、高质量的调研成果为基础,我们才能写出符合实际、思路正确和具体生动的各种文稿;才会提出分析深刻、观点明确和切实可行的咨询建议;才能提供及时准确、内容重要和视角独特的优质信息。完全可以说,调查研究是我们的基本功和生命线;它与我们的工作须臾不可分离。我们要争创一流业绩、建设一流队伍,其中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多出一流调研成果。
近几年,我们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的中心任务,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开展调查研究活动,调研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成果不断增多,质量稳步提高。据统计,2003 年、2004 年撰写的调研报告分别为189 篇和192 篇,国务院领导同志作出批示的分别有45 件和64 件。2005 年上半年,撰写的调研报告已达104 篇,国务院领导同志作出批示的已有35 件。这些调研成果质量上乘,突出应用性、政策性和咨询性,有很强的实用价值。许多成果受到国务院领导同志重视并在决策中起到重要作用;有些直接应用于起草领导讲话及其他文稿,从而对指导和推动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有些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反响。例如,2003 年4 月在非典肆虐时刻,我室提出的《要严防非典型肺炎疫情向农村扩散》、《关于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建议》调研报告;2004 年我室提出的《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尽快遏制投资过快增长》、《采取果断措施遏止乱征滥用耕地的对策建议》等调研报告;2005 年上半年我室对房地产、免征农业税后的农村改革、防止粮食价格下跌、汇率改革和股权分置改革、完善出口退税机制等问题的调研,都引起国务院领导同志的重视,作出重要批示,有力地推动了相关工作。
当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们的调查研究工作与国务院领导同志的要求还有差距。一是对经济社会中长期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研究不够;二是一些调研成果的质量不够高,针对性和时效性不强;三是调研工作与文稿起草工作结合不够密切,应用调研成果不够好。对这些不足之处,我们一定要认真加以改进,努力把调研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二、我室调研工作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近几年来,我室的调研工作之所以能取得可喜成绩,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归功于国务院领导同志的重视和支持,也取决于我们有一支高素质的研究队伍,同时还与我们努力探索并逐步形成了一些好的做法密不可分。归纳起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点。
——牢固树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思想。作为国务院的办事机构,我们的调研工作必须坚持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的中心任务开展,并努力做到急领导之所急、想领导之所想、求领导之所求。这既是履行我室职责的根本要求,也是做好调研工作的关键所在。比如,近三年我们主要是跟踪和围绕宏观经济形势、“三农”工作、农村税费改革、财税金融体制改革、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政府自身改革、建设和谐社会等问题进行调查研究。这些调研课题都与党中央、国务院的工作部署密切相关。事实上,近几年凡受到领导重视并在推动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调研成果,首先是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
——坚持解放思想,鼓励大胆创新。求是乃调查研究的宗旨所在,创新是社会进步的不竭源泉。离开了求真务实,禁锢了自由探讨,缺乏了创新思维,调研工作势必会变成死水一潭。这些年来,我们研究室为大家创造了较为宽松的调研环境,允许不同观点进行争论;鼓励真实反映情况,倡导大胆提出新观点、新见解、新对策。这无疑是我室调研气氛浓厚、思想观点务实、成果不断涌现的一个重要原因。
——注重调查研究与文稿起草有机结合。调查研究和文稿起草、信息报送等工作都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在实际工作中,只要善于利用、综合考虑、安排得当,就完全可以使它们形成相互促进的局面。比如,在文稿起草中如能及时吸收调查研究的最新成果,其质量必然会显著提高;反过来看,在文稿起草过程中获得的情况和启示,也用以指导和深化调查研究工作。调查研究与信息工作的关系也大致如此。近几年,我们比较注意各方面工作的有机结合,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始终把提高调研成果质量放在首位。我室的调研工作直接为中央领导决策和起草重要文稿服务,调研成果质量高低事关大局,责任重大,可谓“优能兴邦,劣可损国”。因此,无论对什么问题进行研究,特别是一些重大调研课题,都必须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深入调查,精心研究,努力创造优秀成果,决不能“粗制滥造”。惟此,才能与职责相符、不辱使命。近几年,我室的调研精品越来越多,这与我们大力增强调研质量意识是分不开的。
——建立多出高质量调研成果激励机制。我们将调研成果多少、质量高低作为干部业务考核的重要内容,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为了建立提高调研成果质量的激励机制,2001 年起,凡在我室《决策参考》、《送阅件》、《研究报告》和《室内通讯》上发表的调研文章和专送报告,我们都给了不同程度的物质奖励。同时,我室还制定了《国务院研究室研究成果奖励办法》,每年年终都搞一次成果评奖活动,对获奖者颁发证书并给予物质奖励。这些措施调动了大家进行调查研究工作的积极性,对提高调研成果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提高调研工作质量需要把握好的几个方面
搞好调查研究工作,最根本的,是必须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我们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努力提高调查研究工作水平。同时,还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搞好调查研究要遵循的重要原则
调查研究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反对唯心主义的先验论;坚持历史地、发展地、全面地看问题,反对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看问题;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和实践第一的观点,反对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具体地说,调查研究应坚持以下重要原则:
一是客观性。搞调查研究,要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客观、准确和真实地反映社会现象和客观事物,努力做到调查的情况是真实的,调查得到的数据是准确的,对情况和数据的分析要实事求是,不能搞主观臆断。
二是全面性。列宁说:“如果从事实的全部总和、从事实的联系去掌握事实,那末,事实不仅是‘胜于雄辩的东西’,而且是证据确凿的东西。如果不是从全部总和,不是从联系中去掌握事实,而是片断的和随便挑出来的,那末,事实只能是一种儿戏,或者甚至连儿戏也不如。”调查研究工作要充分反映社会现象和客观事物的方方面面,做到局部和整体相结合、现实和历史相结合、动态和静态相结合、正面和反面相结合,要注意克服片面性,防止走极端。
三是系统性。在调查研究中,必须用辩证的、系统的观点看待和分析问题。要系统分析构成社会现象和客观事物的各个要素,深入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搞清楚作为系统的社会现象和客观事物的整体功能,同时还要研究社会现象和客观事物所处的环境条件。不能孤立地看待问题,避免把视野局限在狭小范围之内。
四是群众性。人民群众是智慧之源。调查研究必须深入群众,依靠群众,虚心向群众学习,甘当群众的小学生。要善于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倾听群众的呼声,反映群众的疾苦,认真汲取群众的看法和建议。
五是科学性。搞调研要遵循科学的调查方法,并对事实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筛选和加工处理,尤其要注重实证分析和逻辑推理。不能以偏概全,以树木盖森林;不能预设结论或按某种假设去搜集材料;更要避免随心所欲和主观臆测。
六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好调查研究工作,一方面要以正确的理论作指导,深入实践,从实践中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另一方面,又要让这些办法重新回到实践中去接受检验。只有经过实践验证是正确的东西,才是高质量的调研成果,才能用于进一步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
(二)政府研究部门调研工作的主要特点
做任何工作都要进行调查研究,但不同工作性质和机构对调查研究的要求不一样。从政府研究部门的工作性质和职能看,调查研究工作要注意把握好以下一些特点:
一是政策性。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作为政府的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部门,我们调研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为领导机关和领导同志决策提供情况和建议,其质量高低关键要看有多少调研成果进入了决策、变成了政策,以及这些决策和政策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可以说,政策性是政府研究部门调研工作的最基本特征。
二是针对性。政府工作千头万绪,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探讨,我们的调查研究必须围绕中心工作,考虑决策需要,关注和着力调研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做到有的放矢。实践表明,政府研究部门的调查研究工作,只有忙在点子上,谋在关键处,才能富有成效,事半功倍。如果脱离中心工作,远离决策需要,其调研效果必然会大打折扣。
三是应用性。政府研究部门的调研工作,既不是纯粹的理论探讨,也有别于具体的工作部署,而是一种介于二者之间的应用性研究,尤其强调“研以致用”。古人云:“文可载道,以用为贵。”具体说,我们的调研选题必须紧扣现实工作需要,出发点是提供急需有效的对策建议,落脚点是解决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只有这样的调研成果,才能对决策有用,才能真正称为上乘之作。
四是前瞻性。政府的许多决策往往事关全局、影响深远,特别是一些重大决策更是如此,作出这样的决策首先要有预见性。为此,调查研究必须有战略眼光,既要立足当前,又要面向未来,注意瞻前顾后。只有把视野放得更宽一些,眼光看得更远一些,既能预见潮流所在和大势所趋,又能看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才能提出有真知灼见的对策建议。
五是操作性。政府研究部门提出的对策建议,必须做到思路清晰、观点正确、措施具体,千万不能笼统含糊、空发议论。我们的调查研究必须脚踏实地,提出的对策措施必须切实可行,尤其应充分考虑需要和可能。有些对策建议,看似很正确,却是“空中楼阁”、“中看不中用”,因无实际操作可能,只能成为书柜之物。
六是时效性。我们对领导同志关注的重要问题和紧迫问题,必须快速反应,集中力量,及时调研,尽快提供情况和建议。“文当其时,一字千金。”倘若时过境迁,工作重心转移,才慢腾腾拿出调研成果,即使写得全面、正确、深刻,也为时已晚,难有大用。事实上,对多数调研成果而言,时机因素至为重要,“生逢其时”才能“谋当其用”。
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政府研究部门调查研究工作的特点,从中总结出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对于我们提高调研工作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三)搞好调研工作要增强各方面的能力
如何进一步搞好调查研究,不断提高我室的调研水平,涉及诸多因素,需要多方面努力。概括而言,要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和原则、特点的要求,认真把握好以下六个方面,并增强相关能力。
1.树立大局意识,增强把握全局的能力。“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作为国务院研究室的同志,要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要有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在把握大局前提下探讨各种问题;还要善于想大事,议大事,调查研究大事。调研题目的选择极其重要,决定着调查研究总的方向和水平,关乎调研工作成败。根据我室的工作特点和职能要求,我们的调查研究必须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围绕国务院的中心任务来开展。具体地说,要抓住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突出前瞻性、全局性和战略性。要从纷繁杂乱的问题中,提炼出有意义的选题,把研究力量放在重大问题的研究上。要突出重点,首先是党中央、国务院交办的任务,其次是研究室确定的重点研究课题。我们的调研工作只有适应国务院中心工作需要和领导决策需求,才能有的放矢、富有成效,才算尽其本职、务其正业。具体选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或“大题大作”,或“大题小作”,或“小题大作”。
2.坚持解放思想,增强开拓创新的能力。调查研究贵在创新。国务院领导同志经常讲,希望起草的文稿和调研成果中有新思想、新材料、新见解。要达到这样的要求,最根本的是要坚持解放思想,以宽广的视野观察世界,正确把握时代特征和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真正做到与时俱进。目前,我们一些调查研究成果质量不高,既有调查研究深度不够的问题,更有着眼创新不够的问题。由于没有多少新东西,让人看起来兴趣不浓,看了后收获不大。为了适应国内外情况快速发展变化的要求,必须不断创新观念和思维方式,不断改进调研工作的方式、方法和手段;同时,还要敢于想别人之未想,善于谋别人之未谋,勇于提出新的见解和观点。
3.跟踪形势发展,增强洞察问题的能力。我们能否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搞好调查研究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经济社会发展变化情况的把握程度。为此,必须敏于观察,勤于思考,增强敏锐性和鉴别力,努力做到不断跟踪形势,透彻分析形势,明确鉴别是非,能够举一反三。在调查研究中要增强预见性,特别是对那些一叶昭秋、似小实大、微而见重的倾向性因素和代表性事物,不仅不能视而不见,而且要给予高度关注,善于见微知著,能及时发现苗头性问题,并提出具有前瞻性的对策建议。例如,去年初,针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猛的势头,宏观司的同志及时发现问题,撰写了《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尽快遏制投资过快增长》的调研报告;2005年6 月初,针对部分地区粮价出现下跌的新情况,农村司的同志敏锐地发现了问题,并在很短时间内拿出了《关于稳定当前粮食市场价格的建议》的调研报告。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要密切关注和及时跟踪经济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善于发现新问题、新情况,努力提高调研工作质量。
4.做到求真务实,增强深入实际调研的能力。求实是调查研究的灵魂。要捕捉领导难以听到、不易看到和意想不到的新情况、新苗头,要找出解决问题的新视角、新思路和新对策,要拿出情况真实、分析深刻、见解独到的高质量调研成果,就必须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必须走出去、沉下去、钻进去,必须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在调查中,要本着求深、求细、求准的原则,“一竿子插到底”,深入到问题的所在地和矛盾的症结处,溯本求源,真正掌握第一手材料,深刻了解事物本来面目。要全面了解客观情况,善于听取各种意见,不能预设框框,先入为主;不能只看好的,不看差的;不能只报喜,不报忧;不能只总结经验,不反映教训;不能只调查干部,不调查群众。搞好调查研究,还要具有追求真理的勇气和无私无畏的精神。唯科学是从,唯国运顿首。这是我们应备的基本品质和崇高境界。对了解到的真实情况和各种问题,要敢于“较真”和“碰硬”,做到查实情、说实话、办实事、献实策、出实招。不回避矛盾,不说违心话。
5.学会科学思维,增强分析问题的能力。调查研究工作是一项根植于实践基础上的创造性思维活动。既要“调查”,又要“研究”。深入调查以及对所得材料进行分析、研究和概括的过程,就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逐步揭示事物本质的过程。因此,必须学会科学思维,尤其要善于用辩证法分析研究问题。例如,要掌握共性与个性原理的使用方法。毛泽东同志在对农村问题进行调研时,通常采取典型调查的做法,然后再由典型推及一般。他形象地把这种调研比喻为“解剖麻雀”。再比如,要学会抓主要矛盾的方法。搞调查研究,材料搜集和情况掌握当然是越多越好,但如果抓不住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即使再费力也无法达到认识客观事物本质的目的。毛泽东同志曾说过,十样事物,调查了九样,只有一样没有调查,“如果你调查的九样都是一些次要的东西,把主要的东西都丢掉了,那末,仍旧是没有发言权”。此外,在调查研究中还应注意各种方法的有机配合,要把开调查会等传统方式与统计调查等现代方式、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走马观花”与“下马看花”等方法结合起来使用。只有这样,才能使调研工作更具科学性,最终拿出高质量的成果来。
6.努力改进文风,增强文字表达能力。精心写好调研报告是提高调研成果质量的重要环节。我们的调研成果,首先是给领导同志看的,只有吸引领导,打动领导,才能更好地被采纳,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每一篇调研报告都要冥思苦想,精心写作。具体地说,需要注意几个方面:一是把握主题,突出主线,抓住重点,善于画龙点睛,给人以启迪。二是文字表达要准确、鲜明、生动。写调研文章不应过多雕饰、过于华丽,不要用词生僻、苦涩难懂,也不要过于平淡或官话套话连篇。即使讲道理也要寓理于事实之中,不能搞纯粹的理论推理。要让人看得懂,愿意看,引人入胜,看了以后还津津乐道、回味无穷。总之,要做到观点表达鲜明而不失之偏颇,周到全面而不庸杂累赘,活泼新颖而不花哨飘浮,逻辑严谨而不是党八股。三是表现形式要多样化。写文章也要从实际出发,讲究多样性,切忌公式化,不能千人一面。有些文章,形式死板,毫无个性,给人以似曾相识之感,领导见了烦,读者见了厌。四是从内容上讲,言之要有物,资料要翔实,论证要有力。毛泽东同志在《反对党八股》的著名报告中,曾号召全党干部要像列宁同志那样写文章,“不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不是无的放矢,不看对象;也不是自以为是,夸夸其谈”。从形式上讲,结构要严谨,条理要分明,布局要合理。五是要深入浅出。写文章有四种境界:深入浅出,深入深出,浅入浅出,浅入深出。深入浅出是最高境界。毛泽东同志是深入浅出写文章的大师。郭沫若同志曾说,听了毛主席讲话,好像热天吃了冰淇淋,又好像疲倦后喝了一杯热茶。四种境界中惟有浅入深出是做文章之大忌,它必然“以己昏昏,使人昭昭”,效果自然不好。六是要提倡写短文章。领导同志和决策机关日理万机,很难有时间读长篇大作。调研报告要力求短小精悍、言简意赅,应意到言到、意尽言止,切忌冗长乏味,动辄洋洋万言,让人到沙堆中淘金捡宝。《庄子》有句名言,“凫胫虽短,续之则悲”。这同样适用于写文章。就今天的文风来说,把水鸭子(凫)的脚加长的文章太多了。郭沫若同志曾说过,如果内容没有分量,尽管写得像万里长城那样长,还是没有分量。胡乔木同志曾在《解放日报》上以《短些,再短些》为标题,撰文呼吁大家写短文章。
此外,还要注意调研报告的反复修改和加强文字校对工作。好文章大多是改出来的,必须千锤百炼。毛泽东同志说:“重要的文章不妨看它十多遍,认真地加以删改,然后发表。”鲁迅先生十分重视文章的推敲和加工,他说:“写完后至少看两遍”。清代书画家郑板桥曾有“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的著名诗句。据说,俄国大文学家托尔斯泰在写长篇巨著《战争与和平》时就改过7 遍。我们不少同志都有切身体会,重要的调研报告都是反复修改出来的,有的是几次甚至十几次地修改。其实,反复修改的过程,也是对所调研问题认识不断深入、思想不断升华、文字不断完善的过程。同时,对调研报告的文字校对工作也不能放松,特别是用语准确、事实准确、数据准确,绝不能有误。在我们室里做文字工作,一个最起码的要求是不能出现“硬伤”,包括不能有错别字、数据失实。毛泽东同志形象地说:“从前人称‘校对’为‘校仇’,校对确实很难,非以仇人对之是不胜所为的”。他老人家就曾亲自为1949 年4 月25日《北平解放报》上登载的《“五四”运动》一文进行过校对,并发现了5 处错误。鲁迅也曾为不少青年作家校正过文稿和出版物。总之,必须认真对待校对工作,不能有丝毫轻视。
四、搞好调研工作必须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调查研究是运用科学的理论去探索未知,认识事物发展,寻求解决问题方法的一种复杂的脑力劳动,是一项高度依赖调研人员素质的工作。提高调研工作水平必须提高调研人员的思想、业务和写作素质。
一是要勤奋学习,提高政治思想和理论政策水平。搞好我室的调研工作,必须讲学习、讲政治、讲纪律。我在不同场合反复讲过,我们研究室的全体工作人员要把理论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和思想境界。只有大家的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提高了,才能更好地领会和把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高从政治上、全局上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我们一些同志撰写的调研报告可以看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党的重要文件的内容还不够熟悉,理论水平与工作要求尚有很大差距。必须强调,国务院研究室工作的特殊性要求我们,无论工作多忙,也要挤出时间学习基本理论,刻苦学习基本理论。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真正使我们的政治理论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同时,还要认真学习和全面领会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学习党中央、国务院文件和中央领导同志讲话精神,熟悉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提高思想水平和政策水平,丰富法律法规知识。我们室的人员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把握政治方向,严守政治纪律。要始终不渝地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牢固树立为党中央、国务院决策服务的观念,站在国家和人民大众的立场上出主意、想办法、提建议。要注重原则性、政策性和纪律性。
二是要有高尚思想境界,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从事决策咨询和政策研究是一项艰苦的工作,大家经常加班加点,付出很大,收入不高。搞好我们的工作,必须自觉培养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的精神,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必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热爱这项工作,不辞辛劳,甘于奉献,淡泊名利,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沉下心来扎扎实实地把工作做好,为党的事业奉献自己的心血和才智。
三是要拓宽知识面,在“博”和“精”上下功夫。要刻苦学习与本职工作相关的业务知识,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要加强对现代市场经济、现代政府管理、世界经济、财税、金融、农业、工业、贸易、科教和各项社会事业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努力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社会经济现象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任何一种问题的出现都有复杂而深刻的社会经济原因。要准确把握事物的本质,要求我们有广博的知识,善于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分析问题。因此,除了学习专业知识,我们还要注意学习哲学、历史、文学等知识。不仅要懂得发展的知识,还要掌握改革开放的知识,不断完善知识结构,重视知识更新。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发现问题、揭示矛盾的能力,增强战略思维、科学分析的能力,既成为精通业务知识的专家,又要成为“万金油式”的通才。
四是要善于博采众长,增强综合分析研究问题的素质。我们的调查研究工作,必须要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充分利用社会智力资源,吸取优秀研究成果。只有集思广益、善于综合、长于提炼,才能全面把握问题的实质,才能提出新的观点和建议,才能快速拿出高质量的调研成果。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之所以在理论上有宏大建树,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他们能兼收并蓄、海纳百川,最终集世界优秀文明之大成。
五是多写勤练,打好辞章和文字功底。调研报告是调查研究工作的最后成果。虽然说“水无定势,文无定法”,但调研报告要写得好,除了思想理论正确、立场观点鲜明,还要掌握一些写作技巧,懂一点逻辑、文法和修辞。古人说:“言而无文,行之不远。”这就要求我们多读一点文学作品,尤其是多看一些中外名篇,以丰富我们的语言词汇,避免行文枯燥刻板,味同嚼蜡,使人不能卒读。同时,要多写多练,从写作实践中摸索写作的规律、叙述的方法,使我们写出的调研报告逻辑严谨、叙述清楚、说理透彻、语言简练、文采斐然。
此外,为了提高调研工作质量,多出成果、多出精品、多出人才,还要努力创新调研工作机制,积极采取有效的保障措施,进一步营造有利于搞好调查研究、多出优秀调研成果的环境。


推荐内容


科普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