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经》、《经说》及《大取》、《小取》六篇之时代

所属栏目:中国哲学史

《墨子》书中《经》及《经说》等篇,乃战国后期墨者所作。战国后期游学之风极盛,诵习简编,求简练易记,所以各家作“经”。墨家有《墨经》,《荀子》中引有《道经》,《韩非子》中有《内外储说》之经。若战国前期,则尚无此体裁之著作也(顾颉刚先生说,见《古史辨》第一册上编,页五十六)。
古书之为私人著作者,据现在所知,最早为《论语》。《论语》为记言体,其记言体又极简约。及《孟子》、《庄子》书,遂由简约的记言进而为铺排的记言,更有设寓的记言,此乃战国诸子文体之初步。及此以后,则有舍去记言之体而据题抒论者,如《荀子》之一部分是也。舍记言体而据题为论,此乃战国诸子文体演进之第二步(傅斯年先生说)。《墨子》书中如《大取》、《小取》篇皆为据题抒论之著述体裁,亦非墨子时代所有也。
且《经》、《经说》及《大取》、《小取》等篇中所说,“坚白同异”、“牛马非牛”等辩论,皆以后所有,故孟子虽好辩,而对于此等问题,皆毫未谈及也。由此诸方面观察,可知此六篇为战国后期之作品矣。故本章讲墨子及前期墨家不及此六篇,而于后另章论之(见下第十一章)。


推荐内容


科普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