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广韵》

所属栏目:音韵学

代表隋唐时代音系的韵书是隋陆法言的《切韵》,所以隋唐时代的音系也叫切韵音系。《切韵》成书于公元601年,[1]原书已经失传。但是《切韵》的分部、收字以及反切基本上都保存在《广韵》里。因此可以说《广韵》就能够代表切韵音系。研究切韵音系,《广韵》是重要的材料之一。《广韵》也是现存的最古的最完整的韵书。[2]《广韵》是研究中国音韵学的主要材料,可以以《广韵》为出发点上推更早的古音,下联今音,借以了解汉语语音的来龙去脉和发展方向。
《广韵》是公元1008年[3]陈彭年、邱雍等奉诏在《唐韵》的基础上重修的,全名是《大宋重修广韵》。全书五卷,上平声一卷,下平声一卷,上声一卷,去声一卷,入声一卷。上平声和下平声只是因为平声字多才分成两卷,并不是有两类平声。共收韵部206个,具体内容前边已经谈过。全书共收字26194个。
每个字下有对词义的注释,因此韵书除提供研究语音、作韵文时选字之用外,也是识字、研究训诂的材料。换句话说韵书也是字典或词典的一种形式。
现存的《广韵》根据注释的多少,有繁简两种本子。现在流行的有以下几种:
(一)古逸丛书覆宋本重修广韵(繁本)
(二)古逸丛书覆元泰定本(简本)
(三)张氏泽存堂重刊宋本(繁本)
(四)小学汇函内府本(简本)
(五)商务印书馆影印古逸本(繁本)
(六)周祖谟校本(以泽存堂本为底本用几种不同本校的,中华书局版)
关于《广韵》206韵分配到平、上、去、入四个声调的情况前边已经谈过。现在谈谈韵部内部的体例:每个韵部的名称是从这个韵部中选出的一个代表字,作为韵部名称的字,排在该韵之首。例如东韵的第一个字就是“东”。“东”下边有“菄”“鶇”等17个字,用一个圆圈跟下边“同”等隔开。这17个字是同音,也就是声母韵母全同,现代人给它们的拟音是[tu ](端母)。“东”下有小字注“春方也……”是“东”这个词的词义。最后是“德红切,十七”。这是说“东”以下17个字的读音,只在“东”下注明,其他16个字就不注音了。这17个字叫作一个“小韵”。
再看圆圈下边的“同”等,这又是一个小韵。“同”字下注“齐也,……”这是词义。最后注“徒红切,四十五”。这是说这个小韵共有45个字,它们的拟音都是[d‘u ](定母)。以“东”为首的小韵跟以“同”为首的小韵韵母相同声母不同。
同一个韵部中所收的字有的同音,有的不同音。进一步分析有以下不同情况:
(一)同音,如:“东”和“菄”等。这就是同一个小韵的字。
(二)韵母相同声母不同,如“东”和“同”等。
(三)声母相同韵母不同,如:“公”是见母,拟音是[ku ](古红切);“弓”也是见母,拟音是[kǐu ](居戎切)。如果从等、呼上看,“公”是合口一等,“弓”是合口三等。
在前边曾经谈过韵部和韵母不同。一个韵部可以只包含一个韵母,也可以包含两个、三个以至四个韵母。东韵就是包含两个韵母,“公”的韵母是其中的一个,“弓”的韵母是另一个。
(四)声母韵母都不相同,例如“冯”是奉母合口三等,拟音是[bv‘iu ]。“蓬”是並母合口一等,拟音是[b‘u ]。
总之,凡是同韵部的字,如果只有韵腹,韵腹必须相同;如果有韵尾,韵腹和韵尾必须都相同。这样听起来才能和谐,作韵文时才可以押韵。至于韵头和声母都可以不同。[4]就各小韵之间的关系来看都是不同音的,或声母同,韵头不同;或韵头同而声母不同。至于每个小韵内部各字则是同音的。
各小韵之间的具体差别,从今音里有时是看不出来的,这要参考其他资料,如韵图、反切用字等才能理解。
有的字下有又音,例如“中”下注“陟弓切,又陟仲切,四”。这是说“中”有两个读音,一个是[cȶǐu ](平声),另一个是[ȶǐu ](去声)。这个又音是“中”的又音,跟“中”这个小韵中其他三个字无关。并非“衷”“忠”等也有这个又音。
各小韵声母和韵母的差别具体表现在反切上字和下字上。上字标小韵的声母,反切上字的声母跟小韵内各字的声母相同,也就是双声。下字标小韵的韵母(包括等、呼、调),反切下字的韵母跟小韵内各字的韵母相同,也就是叠韵。哪些反切上字代表哪个声,哪些反切下字用来表示哪些韵母,从前有人做过整理和研究。例如用来标见母的有居九俱举规吉纪几古公过各格兼姑佳诡等。用来代表东韵一等的有红公东等。用来代表东韵三等的有弓戎中宫终融等。[5]
韵部里各小韵排列的顺序没有明确的标准。现在看看东、冬两韵中各小韵排列的情况:
东韵:
东(德红切,端母,一等),同(徒红切,定母,一等),中(陟弓切,知母,三等),虫(直弓切,澄母,三等),终(职戎切,章母,三等),忡(敕中切,彻母,三等),崇(锄弓切,崇母,三等),嵩(息弓切,心母,三等),戎(如融切,日母,三等),弓(居戎切,见母,三等),融(以戎切,以母,三等),雄(羽弓切,云母,三等),瞢(莫中切,明母,三等),穹(去宫切,溪母,三等)……空(苦红切,溪母,一等),公(古红切,见母,一等)……
冬韵:
冬(都宗切,端母。冬韵只有一等,不需要注出等别,以下同此),彤(徒冬切,定母),賨(藏宗切,从母)农(奴冬切,泥母),攻(古冬切,见母),䃔(户冬切,匣母),䃧(力冬切,来母),宗(作冬切,精母),鬆(私宗切,心母),炵(他冬切,透母)
从以上两韵可以看出,各小韵的排列既没有按声母的发音条件(部位、方法)也没有照顾等别的是否相同。总之是没有明确标准的。


推荐内容


科普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