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朱辅和《溪蛮丛笑》

所属栏目:南宋宁波文化史

朱辅(1142—?),字季公。朱翌季子,安徽桐城人。 朱翌于绍兴十一 年(1141)贬韶州居住,在贬所长达十四年。朱辅的童年时代就是在韶阳度 过的。 绍兴二十六年(1156),朱翌定居甬上,朱、朱辅兄弟亦随父而来, 朱成为楼钥伯兄楼的女婿。 朱、朱辅兄弟风流博雅,都参加了甬上 的真率会。他们都是从甬上走向仕途的。甬上名流皆将朱氏兄弟视为乡 人,楼钥曾有“乡评久说雁行贤”之诗赠朱辅,即为明证。那么我们今天据 此将朱辅的著作视作乡贤之书,并再次作出“乡评”,应该是不过分的。
朱辅曾在湖南少数民族聚居地(极有可能为麻阳)任通判一职,楼钥的 诗“君尝远宦逾沅湘”也佐证了这一点。朱辅在湖南时可能亲身到过当地 的少数民族村寨,亲自观察过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根据所见所闻著《溪蛮 丛笑》一书,其成书略早于叶钱作序的庆元元年(1195)。该书共有79条见 闻,记述了“五溪”南部一带的民族风物和风情习俗,其空间范围大致包括 今天的湖南省怀化市所辖各区县及毗邻各地州的部分地带,有的内容还涉 及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和铜仁地区的东南部、广西的东北部;专题 论及仡佬的计17条,记述瑶族的计13条,记述苗族的计1条,其余条目则 为仡佬、苗、瑶诸族所共有。从内容看,《溪蛮丛笑》“记诸蛮风土物产颇备, ……至其俗尚之异,种类之别,曲折纤悉,胪列明晰,事虽鄙而词颇雅,可谓 工于叙述,用资考证,多益见闻”。朱辅这部记载跨民族文化事项的重要 著述,文字虽不多,但内容客观真实,写作态度严肃,不带汉民族的偏见,今 人誉之为珍贵的历史民族志典籍。
《溪蛮丛笑》提供了大量“五溪”地区的政治、经济、民族关系等方面的 信息。如“十庄院”条记载了宋廷处理民族关系的地域性事件:“数十年前, 瑶僚侵占虾蟆行寨,省地士人申请,招致靖州仡佬防,托借田,买屋以居,名 十庄院。”此条所述虾蟆行寨,即今湖南泸溪县合水镇之虾蟆寨。此寨距离 浦市(当时称浦口)30余里。当时瑶族人占领了虾蟆行寨,并将挥师东进浦 口,浦口官民纷纷逃往沅水东岸,当时官员遂将浦口郊外荒芜的田土租给 靖州仡佬杨姓耕作,杨姓仡佬就势又买进不少房屋供靖州族人居住,于是 在新堡等地建立了10个仡佬人居住的庄院,其名历经千年仍保留了下来。 在经济方面,《溪蛮丛笑》准确地记载了溪峒地区土特产在市场贸易中的品 级标准和档次。如“野鸡斑”条详细地开列了五溪地区各民族所产的杉木 的枋材和板材,各有三个品级,每个品级均有严格的质量标准。这从一个 侧面告诉人们,当时的“五溪”各民族与中原汉族之间存在着极其频繁的木 材贸易活动。还有“辰砂”(即丹砂)条提出了鉴定辰砂的四个等级标准,并 对开采辰砂的技术作了描述,表明开采和贩卖辰砂已是五溪地区重要的社 会生活内容。
《溪蛮丛笑》对当时五溪地区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作了如实的记载,内容 涉及服饰、饮食、居所、婚丧、节庆诸多方面,充分展示了少数民族独特多样 的社会生活。如“黄苗头”条记录了侗族群众的卷曲发式;“不乃羹”介绍了 苗、瑶族以动物内脏为上等食品以飨客的饮食习俗;“拕亲”、“出面”两条, 记录了宋代苗、瑶各民族独特的“出面婚”俗,为宋代史料所仅见;“飞”条 记载:“土俗岁节数日,野外,男女分两朋,各以五色彩囊、豆粟往来抛接,名 ‘飞’。”这是一种流传地域很广的“抛绣球”的择偶礼仪;关于葬俗,“葬 堂”条所记就是今人所称的“风葬”、“崖墓葬”或“悬棺葬”,至今在酉水和沅 水河岸还有许多遗迹;“踏歌”条描绘的举办舞蹈送行的丧仪,当代学者的 田野调查证明其在五溪地区仍有留存。这些葬俗的记载在宋代是绝无仅 有的。
《溪蛮丛笑》还能够排除偏见,对少数民族的科技活动进行了较多的记 载,许多内容都是独一无二的,丰富了人们的认识。如“沤榔”条记载了复 杂的加工树蕨的工艺。树蕨为含有苦涩味、杂有粗纤维的植物地下茎(有 学者认为可能是“桫椤”),苗族和瑶族人民运用低温焙烘、水浸发酵、手工 祛除粗纤维、沉淀浓缩可食淀粉等一系列复杂的操作工艺,将原来无法下 咽的野生植物地下茎加工成味美可口的食品,令人惊叹。此外,“娘子布” 和“顺水班”两条介绍了少数民族的纺织工艺;“点蜡幔”条对少数民族的印 染工艺作出了精当的说明;“出山银”介绍了粗银提纯的两项关键操作—— “坯”和“销”;“水秀铁”指的是经过水处理的精良铁料,揭示了少数民族与 汉族炼铁截然不同的精炼工艺;“丝金”条记载了少数民族已经掌握了一定 的找矿知识;“客鼓”条介绍了各民族极其复杂的声响编码和信息传递 技术。
朱辅亲历亲见之后写出来的《溪蛮丛笑》,篇幅虽小,不尚怪诞,内容具 有较高的准确度和可信度,代表了南宋四明乡贤在考察五溪民族社会时所 取得的成绩,从而为后人研究12世纪“五溪”地区少数民族社会史提供了极 为难得的素材。


推荐内容


科普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