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神农本草经》中的中国药物学成就

所属栏目:人参史

《神农本草经》是以中华民族先祖命名的药学专著。该书内容包括上自神农时代“尝百草”,到成书年代的药物学知识,是经过长期积累、多元化融汇而成的中国药学经典,是中医药四大经典著作中唯一的一部药物学专著。
由于年代久远,著录于简牍之上的“经文”已佚,但《神农本草经》的内容由梁代陶弘景以朱书载于《本草经集注》之中;到了宋代,唐慎微以“白字”的方式将朱书内容刻录在《证类本草》之中,后人将如此保留的《神农本草经》内容辑录在一起,如实保存着《神农本草经》的经文。其后的历代本草学,都依《神农本草经》为基础,予以提高与发展。
1.《神农本草经》分总论与各论两大部分编写
据对《神农本草经》辑佚工作做出卓越贡献的梁代陶弘景在《神农本草经》序中记载,他整理的《神农本草经》原为四卷:序录、上卷、中卷、下卷。经陶氏修饰、加工后成为三卷:《神农本草经》卷上是“序药性之源本,论病名之形诊;题记品录,详览施用”。《神农本草经》卷中是“玉石草木三品”。《神农本草经》卷下是“虫兽果菜米食三品”、有名未用三品。即卷上是总论部分,卷中、卷下为各论部分。后世本草学,多遵循与此相类的结构进行编写。
2. 创本草学三品分类方法
按药物的主治、性能、有毒无毒的原则,《神农本草经》将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
“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本上经。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斟酌其宜。欲遏病补虚羸者,本中经。下药一百二十五种,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疾者,本下经。”
三品分类方法,在对药物的认识上是一大进步,对后世本草学的发展、判定药物性能方面,提供了划分的标准。
3.《神农本草经》成为中医药学四大经典之一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秦汉以前临床用药经验的总结,所记载的功能主治内容,至今仍被视为经典之论,如补益药人参补五脏,解表药麻黄治喘,攻下药大黄泻下,活血祛瘀药水蛭破血,都是十分准确的记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77 版) 的统计,《神农本草经》记述的365 种药物中,有200 余种现代仍在深入研究开发和应用(《中药简史》)。
4.《神农本草经》所载药物为历代本草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神农本草经》载药365 种,内有植物药252 种,动物药67 种,矿物药46 种,历代本草学的主要药物都来源于《神农本草经》。在此基础上,尤其对药物的功能、主治、应用等内容,不断充实与扩充,推进本草学丰富与发展,这种进程仍在进行之中。
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中药学》教材连续使用30 多年之后,为反映地域特点,突出区域的实用性,三北(东北、华北、西北) 地区12 所中医药院校编写的新版《中药学》,收载讲述的药物达200 余种(正文外的附药未计在内),属于《神农本草经》者,其数量超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数量。在高等医药学教育中,《神农本草经》的成果依然是学子们学习的重要内容。
5.《神农本草经》记载着中药应用的系统理论
《神农本草经》卷上,对药物应用的系统理论,有十分精练的记述,整理如下:
·药物的三品分类原则。
·君、臣、佐、使的用药法则。
·药物具有阴、阳属性的理论。
·药物配伍应用的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的“七情”。
·药物的辛、甘、酸、苦、咸的“五味”。
·药物的寒、热、温、凉的“四性(气)”。
·药物的有毒、无毒,药物的毒性。
·药物的采集时间、季节。
·药物采后的简略加工与存放。
·药物质量的优劣与真伪陈新的感官区分。
·药物的产地与来源。
·用药宜忌。
·有毒药物的使用方法。
·服药时间的要求。
·察病之源,以为其制,丸、散、汤、酒、膏剂各有其用。
·大病之主,用药各依端绪以取之。
·诸病按“证”选药。
6.《神农本草经》统一药物记载的层次
《神农本草经》记载的层次,以孙星衍、孙冯翼辑本为代表(根据《证类本草》“白字”辑成),其记载顺序是名称、味性、主治、一名(别名)等内容,为多个辑本所遵循。从类书《太平御览》中辑出者,其顺序是名称、别名、性味、生长环境、主治功用、产地。《神农本草经》的“二孙”辑本流传较广,正文内的主治以下,均以“主”字一个字统之,即“主”取代了“主治”而叙述相应内容。起因是:自唐代《新修本草》开始,避唐高宗李治之讳,一律删去了主治中的“治”字。此后《神农本草经》辑本均依照唐制表述,以“主”字统领之。如,上品,“人参,味甘,微寒。主补五脏……”;中品,“葛根,味甘,平。主消渴……”;下品,“附子,味辛,温。主风寒咳逆邪气……”。
7.《神农本草经》为本草之祖,中国药物学之源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本草学的源头,是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后世的本草学,都是经过各代本草专业的专门人士补充、充实、修订成为具有时代特征的药学专著,梁代《本草经集注》,唐代《新修本草》,宋代《证类本草》,明代《本草纲目》,都以《神农本草经》为宗。
陶弘景“苞综诸经,研括烦省”,以“朱字”著录于梁代《本草经集注》之中。至宋代《证类本草》,以“白字”(阴文) 形式刻录制版,印刷成书传世,功劳在于陶弘景“朱书本经”的卓越贡献,在传录《神农本草经》上,后人称陶氏“朔功甚伟”,世代尊崇。
《神农本草经》除前述成果之外,由于历史原因,道家方士的神仙迷信思想在内容上也有反映。如水银,本有剧毒,却谓“久服神仙不死”。普通的利水渗湿药泽泻,谓“久服耳聪目明,不饥,延年轻身,面生光,能行水上”。褐铁矿矿石太乙余粮(禹余粮、禹粮石) 所记更玄,谓“久服耐寒暑,不饥,轻身,飞行千里,神仙”。
若将《神农本草经》成书年代置于西汉加以考量,将属于道家诸多观点羼(chàn) 于《神农本草经》之中,客观地理解,是历史遗留的印痕。《汉书·艺文志》内无《神农本草经》之名。唯在《汉书·艺文志·方技略》中,记载有经方、医经、房中、神仙四小类,由经方、神仙两个小类的结语中,可查知其同本草学的关系十分密切。属于“经方”者,蕴含着本草学的成果,反映着医疗作用,属于药学范畴。《神农本草经》融汇着医学家、药学家的本草学内容,以及方士道家的“神仙”之说,体现了西汉时代学术思想活跃,道家思想占据着相当突出的位置,是一种历史痕迹在药学上的反映,自然不应成为贬低《神农本草经》科学内涵的把柄。


推荐内容


历史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