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易大传》的唯物主义宇宙观

所属栏目:中国唯物主义思想史

先秦儒家有一部重要典籍——《易大传》,其中也含有唯物主义思想。《易大传》是西周时代的《易经》的解说,其中包括《彖传》、《象传》、《文言传》、《系辞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传说这些都是孔子所写的。据《史记》说,孔子晚年研究《易经》,写成这些著作。宋代以来,有许多人怀疑这个传说。从《易大传》的本文看,其中有许多带“子曰”的文句。“子曰”就是孔子说。既然引述了孔子说的话,显然《易大传》全文不是孔子自己写的了。但是这些“子曰”文句也证明了《易大传》和孔子有密切的关系。大概《易大传》是孔子的二三传的弟子所写成的。写成的年代大约在战国初期。
《易大传》发挥了西周末年以来的“阴阳”观念。以“太极”、“阴阳”来说明世界万物的生成与变化。
阴阳是二种性质。在《易大传》中,具有阳性的物体叫作“阳物”,具有阴性的物体叫作“阴物”。最大的阳物是天,最大的阴物是地。天地就是万物的父母。
阳的特征是“刚”,是“健”。刚是进取性,健是主动性。阴的特征是“柔”,是“顺”。柔是服从性,顺是受动性。简单地说,阳就是运动,阴就是静止。阳就是正面,阴就是反面。
天地未分的原始的整体叫作“太极”。“太”是最先最大的意思。“太极”就是天地万物的最初根源。
《易大传》讲世界生成的次序道:“变化的总过程有一个太极,就生出两仪,两仪生出四象,四象生出八卦。”(《易大传·系辞上传》。原文是:“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极是世界总过程的开始。两仪即是天地。四象即是春夏秋冬四时。八卦是乾&x2630;,坤&x2637;,震&x2633;,巽&x2634;,坎&x2635;,离&x2632;,艮&x2636;,兑&x2631;。乾是天,坤是地,震是雷,巽是风,坎是水,离是火,艮是山,兑是泽。乾坤可以称为父母,震巽坎离艮兑是子女。雷风水火山泽是天地中间最显著的现象,《易大传》认为这六种现象是其他事物的基础。
由太极生出天地,有天地就有四时,四时运行,就变出雷风水火山泽来,雷风水火山泽就演化出万物万事。这是《易大传》的世界生成学说。
原始的阳气,叫作“乾元”;原始的阴气,叫作“坤元”。《易大传》说:“伟大的乾元呀,万物依靠它起始,是统率着天的。”又说:“最好的坤元呀,万物依靠它产生,是顺从天的。”(《彖上传》。原文是:“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又:“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乾元是万物从之“起始”的,坤元是万物从之“产生”的。“起始”与“产生”的区别也就是父和母的区别。《易大传》是从父母生子女的事实来推论天地生万物的。
《易大传》更从人类和其他动物的生殖活动的情况来说明所谓乾坤的情况。它说:“那乾,在静止的时候是团形的,在运动的时候是直的。”“那坤,在静止的时候是闭合的,在运动的时候就开放了。”(《系辞上传》。原文是:“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易大传》还说过:“天和地密切结合起来,万物就变得纯粹了。男女两性的精气配合起来,万物就变化而生成了。”(《系辞下传》。原文是:“天地练缊,万物化醇。男女媾精,万物化生。”)《易大传》在基本上是从两性的结合来讲万物的生成的。每一生物是由它的父母生成的;全世界的万物就是由天地生成的了。
万物都是天地所生成的。《易大传》说:“有了天地,然后万物生出来了。充满于天地中间的就是万物。”(《序卦》。原文是:“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又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序卦》)有男女然后才有夫妇关系。而父子君臣的关系又都是有夫妇关系以后才有的。《易大传》在这里肯定,先有天地万物,然后才有人的家庭和社会诸关系。这种看法是合乎事实的。
阴阳是普遍的。天地是一阳一阴,男女是一阳一阴,一切有正面与反面的现象都可以说包含了一阳一阴。《易大传》指出,阴阳的交互作用就是世界中一切变化的原因。它说:“乾坤就是变化的奥藏呀!乾坤对立起来,变化就存在其中了。假如乾坤毁坏,那就看不见变化。假如看不见变化,那末乾坤也就几乎止息了。”(《系辞上传》。原文是:“乾坤其易之缊邪?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按,乾坤即阳与阴,易指变化。)变化的根源就在于阴阳二者的交互作用。这交互作用叫作“相推”。《易大传》说:“刚柔相推而生变化。”(《系辞上传》)又说:“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系辞下传》)阳是刚的,阴是柔的。一阴一阳,一刚一柔,相互推移,就发生变化了。
《易大传》也讲所谓道,它以为道就是一阴一阳相互推移的规律。《易大传》说:“一阴一阳之谓道。”(《系辞上传》)“一阴一阳”的“一”、“一”两字就表示:阴阳是彼此对立的,又是相互联结的,彼此相互转化,相互推移。正反两面相互转化、相互推移的规律就叫作道。这阳阴相互转化相互推移的规律是没有形体的。《易大传》说:“形而上的叫作道,形而下的叫作器。”(《系辞上传》。原文是:“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所谓“形而上”就是没有形体的,也就是抽象的。器即是具体的东西。与具体的东西不同,一阴一阳的变化规律是没有形体的,叫作道。具体的东西叫作器。
《易大传》指出,《易经》所表示的变化是非常复杂的。“《易经》的书是不可远离的,它的道理是多变的。变动不停,在六个位置上循环流动。上下没有一定,刚柔互相转化。不可以设立固定的公式,只有随它变到哪里就是哪里。”(《系辞下传》。原文是:“《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六虚指卦爻的六位而言。)《易经》卦象所表示的变化就是这样复杂的。
《易大传》强调万物的变化是非常复杂的,是多种多样不可穷尽的。一阴一阳,一刚一柔,相互转化,相互推移,就引起无穷的变化。变化非常复杂,不可完全预测。这可以说是很微妙的。《易大传》用一个专门名词来表示变化的微妙,这个名词是“神”。这所谓神不是宗教所信仰的神,不是指有意识的精灵,也不是指人类的精神作用,而是表示变化的复杂微妙。《易大传》说:“阴阳的交互作用是非常复杂不可预测的,叫作神。”(《系辞上传》。原文是:“阴阳不测之谓神。”)又说:“为了表示万物的妙处,就说个神字。”(《说卦》。原文是:“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又引孔子的话道:“了解变化的过程的人,就了解神的所为了啊!”(《系辞上传》。原文是:“子曰: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神就是变化的复杂微妙。一阴一阳交互作用引起无穷的变化,这就是神。
《易大传》肯定了世界的复杂丰富和变化的无穷无尽。它赞叹世界的伟大丰富说:“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系辞上传》)世界包罗万象,是富有的,这可以说是大业。日日有新的现象出现,新而又新,这可以叫作盛德(光辉的品德)。时时有新的物体生成,生而又生,生生不已,这就是“易”,就是变化。《易大传》以“生生”来说明变化,就是肯定万物是层出不穷、相续不绝的,变化是无穷无尽的。
总起来讲,《易大传》的唯物主义宇宙观的要点是:第一,它认为天地的交互作用是万物生成的原因,而天地又是从太极分化出来的。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天地万物然后有人类的家庭与社会诸关系。第二,它肯定一阴一阳交互作用是一切变化的根源。第三,它认为一阴一阳相互转化相互推移的规律就是道。一阴一阳的交互作用所引起的变化是复杂的不可穷尽的。它以神字表示变化的微妙不测。
《易大传》的哲学思想对于以后的哲学的发展有巨大影响。宋代和明清之际的唯物主义者都从《易大传》中汲取了智慧的源泉。


推荐内容


历史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