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诗经》的内容

所属栏目:古代文学

《诗经》内容极为丰富,深刻反映了殷周时期,尤其是周初至春秋中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 面,它就像一幅历史画卷,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人生百态、风俗 民情。
1. 祭祀颂歌
《诗经》中的祭祀诗歌保存在《大雅》和《颂》当中,多是祭祀、歌颂祖先。或叙述部族 发生、发展的历史,或赞颂先公先王的功德,有一定的神话色彩,大约出于史官手笔。在《大 雅》中,集中保存了五首周族史诗:《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生民》叙写了始 祖后稷的神异降生、成长和对农业的贡献。《公刘》描述了公刘自邰迁豳,开始定居生活,为 周部族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绵》叙写了古公亶父率周部族再次由豳迁岐之周原,创业立 国的功绩,歌颂了周民族艰苦创业、由小而大、渐至兴旺的光荣历史。《皇矣》先写太王、王 季的功业,后写文王伐崇伐密而获胜。《大明》则颂扬文王、武王父子的非凡功德,着重赞颂 了武王伐商的辉煌胜利。从《生民》到《大明》,勾勒了周人由发祥、创业、建国到逐步强大, 最后灭商的光辉历程,是他们发展壮大的历史写照,也是周民族的英雄史诗。
2. 宴飨诗
《诗经》中以君臣、亲朋欢聚宴饮为主要内容的宴飨诗,反映了上层社会的欢乐、和谐。 周代是宗法制社会,宗族间的和谐相处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保障。周王、诸侯、群臣大都 是同宗或姻亲。周统治者十分重视血缘亲族关系,并利用这种宗法关系来加强统治。通过宴 飨来加强联系、增进情谊,强化周王的宗主地位、强调宗法关系,是一种方便而有效的方式。 《小雅·鹿鸣》是天子宴请群臣嘉宾之诗,后来也被用于贵族宴会宾客。第一章云: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 我周行。
宴会场面热烈祥和。群臣赞美周王,并伺机进谏,脉脉温情与政治目的相得益彰。
礼乐文化是周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诗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这种文化。宴饮中的 仪式,体现了礼的规则和人的道德风范。产生于西周初期的宴飨诗,是当时社会繁荣、和谐 的反映。《小雅·湛露》描写“不醉无归”的盛宴和乐场景,对“莫不令德”“莫不令仪”的 君子进行赞颂。宴飨诗在赞美彬彬有礼的君子同时,对丧德失礼之人则进行抨击,如《鄘风·相 鼠》:“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对失德之人进行咒骂,《小雅·宾之初 筵》对宴会之初“温温其恭”,醉后败德丧行的人进行讽刺。
3. 怨刺诗
西周中叶以后,王室衰微,朝纲废弛,礼崩乐坏,政治黑暗,人伦丧失,社会动荡,反 映丧乱、针砭时弊的怨刺诗开始大量出现。这些怨刺诗即儒者所谓的“变风”“变雅”,其目 的在于“刺过讥时”“匡救其恶”(郑玄《诗谱序》)。怨刺诗主要保存在“二雅”和国风中。
大雅中的怨刺诗,作者大多是身份和地位较高的贵族,故在面对弊政发抒愤懑时,讽刺 有一定节制,带有较多的规谏之意,但对无可挽回的颓势又无可奈何。如《荡》篇中借古讽 今,“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显得语重心长。
小雅中的怨刺诗作者多为统治阶级中地位较低者,他们本身也常处于被压抑之中,故诗 中不仅指斥政治的黑暗,哀叹周朝国祚将尽,而且也感叹自身遭遇。如《正月》揭露政治的 腐朽,统治者的残暴,怨恨上天无视小人横行、下民涂炭的昏聩,悲悼周王朝的沦亡。《雨无 正》讽刺周幽王倒行逆施,诸侯群臣皆求自保而不肯尽职尽忠。《巷伯》直接抒发对奸佞小人 的愤恨和诅咒。
国风中也有一些怨刺诗,作者主要是下层民众,因此与“二雅”中的对国势日衰,朝政 腐败、混乱充满哀怨悲愤的情感不同,而是对那些无耻剥削和压榨的统治者进行辛辣尖锐的 揭露和嘲讽。在《魏风·硕鼠》,诗人唱到: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将统治者比作贪婪的大老鼠。正是他们的盘剥,致使人民陷于绝境,而不得不选择逃亡。
《国风》中有一些诗直接针对统治者无耻行径进行嘲笑和讽刺。如《卫风·新台》讽刺卫 宣公本为子娶妇,因新妇貌美而占为己有的丑行,《齐风·南山》讽刺齐襄公与其姊的乱伦丑行。
4. 战争徭役诗
西周晚期,边患频发。平王东迁后,诸侯兼并,征战不息。《诗经》对这种现实也有大量 的反映,或直接描写战争,或以战争、徭役为背景抒发各种情绪。
《诗经》中的战争诗,有的从正面描写天子、诸侯的武功,表现了强烈的自豪感,充满乐 观精神,如大雅中的《江汉》《常武》,小雅中的《出车》《采芑》。《秦风》中的《小戎》《无 衣》则表现了同仇敌忾、共御外辱的昂扬斗志和同袍之谊、爱国之情。
但是,战争和徭役不可避免地破坏了周人和平稳定的农业生活。因此,更多的战争徭役 诗表达的是对战争的厌倦、对繁重徭役的愤慨。《小雅·采薇》是出征士兵在归乡途中所赋。 诗人对造成自己不能安享家庭宁静生活的入侵者猃狁充满怨恨,对战胜入侵者充满信心,但 同时又对久戍不归、久战不休充满厌倦,对家乡和亲人产生无尽的担忧。生还后即将重逢的 喜悦也被这种担忧一点点消磨殆尽,代之而起的是越来越浓重的忧虑和恐慌。内心的矛盾、 痛苦使诗人的脚步越来越沉重和缓慢: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诗人将情感融于景物描写,言浅意深,把复杂的情绪表现得生动真切。清代王夫之说:“‘昔 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姜斋 诗话》卷一)清代方玉润也说:“真情实景,感时伤事,别有深意,不可言喻。”(《诗经原始》)
《唐风·鸨羽》是表达对繁重徭役强烈不满的代表,诗中唱到:“王事靡盬,不能艺稷黍, 父母何怙?悠悠苍天,曷其有所?”真实表现了对造成田园荒芜、父母无所奉养的“王事” 的怨恨。
战争和徭役不仅给征夫戍卒带来痛苦,也给他们的亲人带来无尽的苦痛和思念。战争徭 役背景下思妇的哀怨,也在《诗经》中得到抒写。《王风·君子于役》通过日暮黄昏,家畜、 家禽归家的描写,衬托思妇倚门伫立,遥望归人的悲伤。全诗即景生情,融情于景,在宁静 祥和的田园牧歌式乡村小景中,浸染着思妇无尽的相思和哀怨。《卫风·伯兮》抒发了一位思 妇的复杂情感: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她为丈夫的英武伟岸、充任君王的先锋报效国家而自豪,更对丈夫怀着极度的思念。作 为一个女人,她甚至无心梳洗打扮,希望能有忘忧草,来让自己不再思念,这是多么深重、 柔婉的感情!
5. 农事诗
农业是周代社会和经济生活的主要内容,周人认为农业的发明者就是始祖后稷。《诗经》 中的作品,不仅在道德观念和审美情趣上打上了农业文明的烙印,而且有一些诗歌直接描写 农业生产和相关的政治、宗教活动。雅、颂里的农事诗,多是耕种藉田,春夏祈谷、秋冬报 祭时的祭祀乐歌。如《周颂》中的《臣工》《噫嘻》《丰年》《载芟》,《小雅》中的《楚茨》《甫 田》《大田》等。《丰年》是秋天丰收后祭祖所唱的乐歌,因为“丰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廪, 万亿及秭”,所以要“为酒为醴,烝畀祖妣”。《载芟》《噫嘻》描绘了“千耦其耘”“十千维耦” 的盛大劳动场面。
《国风》中的农事诗内容丰富,多是对劳动生活场景的生动描绘,同时表达出多样的情感, 所谓“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豳风·七月》是农事诗中最优秀的作品,无论在内容上 还是艺术上都堪称代表。该诗叙述了农夫一年之中艰苦的劳作和艰难的生活。他们种田、养 蚕、纺织、染缯、制衣、打猎、盖房、凿冰,从来没有闲暇,但劳动成果大部分为贵族占有, 自己却无衣无褐、吃野菜野果、烧恶木、住陋室。全诗以时令为序,将不同季节的农事活动 一一呈现,把风俗景物和农夫生活结合起来,全面深刻、生动真实地反映了西周农夫的生活 状况,客观地反映了农夫生活与贵族生活的悬殊,抒发了农夫心中的哀怨和不满。
《魏风·伐檀》是伐木者的咏叹调,全诗展示了在山林水边伐木、制作车辐、车轮的过程, 伐木者的艰辛劳动与那些君子坐拥大量物质财富的安逸生活在诗中形成强烈的对比。
6. 婚恋诗
反映婚姻爱情生活的诗作在《诗经》中数量很多,也是最为精彩动人的部分。
婚恋诗主要集中在《国风》中,内容十分丰富。有相思苦恋,如《周南·关雎》的热烈 痴狂、《王风·采葛》的一往情深、《秦风·蒹葭》的清婉惆怅;有大胆追求,如《郑风·溱 洧》女子放下矜持,主动邀约。《召南·摽有梅》更是表达姑娘对爱情的渴望:

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周礼·媒氏》载:“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当时男女交往还比较 自由。此诗表现出待字女子唯恐青春被耽误的焦急之情,爽直真率,意态毕现,没有一点羞 涩做作之感。
有情有独钟,如《郑风·出其东门》中的自明心志;有两情相悦,如《邶风·静女》中 姑娘对小伙的作弄与柔情;有果敢勇决,如《鄘风·柏舟》中女子面对母亲阻挠而呼天抢地、 决不动摇;有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喜庆欢乐,如《周南·桃夭》中婚嫁的热闹祥和;有夫妻情 深,如《郑风·女曰鸡鸣》中的脉脉温情;也有婚姻破碎的悲情,如《卫风·氓》《邶风·谷 风》中弃妇的哀怨愁苦。
《诗经》中的婚恋诗,将恋爱到婚姻的过程和结果做了一一再现,几乎是当时各种婚恋情 状的全方位画卷。这些婚恋诗,“各言其情”(朱熹《诗集传序》),无论是爱情生活的幸福欢 乐,还是挫折痛苦,无论是家庭生活的温情缱绻,还是破碎伤痛,无不是真的笑、真的泪。 其情真意挚,数千载之下,依然感人至深。
《诗经》内容涵盖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止以上所述,如《鄘风·载驰》抒发爱 国之情,《王风·黍离》描写故国之思等,都是传颂千古的名篇。《诗经》内容立足现实,没 有虚妄和怪诞,极少超自然的神话,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风俗民情的一幅真实长篇画 卷。它是我国最早富于现实精神的诗歌,开启了我国后世诗歌面向现实的传统。


推荐内容


汉语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