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而正焉篇第十八——《法句经序》与信、达、雅

所属栏目:中医英语翻译技巧

春晴


雨前初见花间蕊,
雨后全无叶底花。
凤蝶纷纷过墙去,
却疑春色在邻家。


——唐·王驾


明师说:“《大学》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套用此说论翻译,则翻译之道, 在明文意也。”
狄鞮说:“明师之见天高海深,非微徒流俗之辈所能理喻!”
明师说:“前日尔等谈到了《法句经序》,认为其乃有史以来第一篇讨论翻译 的文字。为师闻之,颇多感触。”
狄鞮说:“诚如明师所训,作为有史以来第一篇讨论翻译的文字,《法句经序》 谈到了翻译中的一些实质问题,对后世译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明师问道:“其影响有何具体表现呢?”
狄鞮说:“微徒试举一例,以图释之。近代译家严复曾提出翻译的三原则 ‘信、达、雅’,成为中国翻译界公认的标准和原则。但也有人认为,百年来一直被 奉为译学标准的‘信、达、雅’之说,即源于《法句经序》。”
明师问道:“的确如此么?”
狄鞮回答说:“某种意义上说,有些道理。但这也许是人们在研究典籍中的 某种引伸吧。”
明师问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引伸呢?”
狄鞮回答说:“因为在《法句经序》中,有‘仆初嫌其辞不雅’、‘美言不信,信言 不美’、‘今传胡义,实宜径达’三句话。而在这三句话中,即出现了‘信’、‘达’、 ‘雅’三字。”
明师说:“的确如此。这可谓千古之奇!”
狄鞮说:“所以,不能不使人产生某种超越时空的联想啊!”
明师说:“尔等如何看待这一问题呢?”
狄鞮说:“微徒以为,可以这样说,严复当年从事翻译时可能查考了佛经翻译 的有关文献并深受其影响,从而提出了‘信、达、雅’这一著名的翻译三原则。”
明师说:“这个推测是有道理的。不过,这倒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历史现象。 关于这个问题,还可再加研究。”
狄鞮说:“微徒遵命。严复在为其译的《天演论》写的《译例言》中说:‘译事三 难:信、达、雅’。‘信、达、雅’随之被看作是翻译的原则与标准。”
明师说:“历史地看,‘信、达、雅’这三个字确实在支谦的《法句经序》中出现 了。所以,说严复对‘信、达、雅’的提出和定义可能受了《法句经序》的影响,听起 来是有道理的。但历史上的巧合现象,却并不稀奇啊!”
狄鞮说:“明师英明! 所言极是!”
明师问道:“这个推测是谁首先提出来的呢?”
狄鞮回答说:“关于这个问题,微徒不是非常了解。但这种看法,确实存在。 如微徒在翻阅近人钱钟书先生《管锥编》第三册时,即发现了同样的看法。”
明师说:“为师以为,佛经翻译的实践对严复翻译思想的影响,是有可能的。 但严复所提出的‘信、达、雅’之说,却不是对《法句经序》有关概念的简单重复或 组合,而是融合了他自己对翻译的深刻认识和深入探索的结果,是对翻译实质和 程序的高度概括,是对翻译标准和原则的宏观归纳,是对翻译问题与难点的客观 总结。”
狄鞮说:“明师之见,精辟之至,令微徒拨雾见日啊!”
明师说:“为师还觉得,严复在从事翻译时,可能翻阅了古代的有关文献。但 他提出的‘信、达、雅’这三个翻译的原则与《法句经序》中所使用的这三个字,其 实有着本质的不同。”
狄鞮说:“确乎如此。”
明师说:“前者是系统深入研究之后的高度概括和归纳,而后者则很可能是 随意论说和描述而已。尽管用词相类,但用意却有着质的不同。当然佛经译者 对翻译理论和翻译方法的探索,也一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狄鞮说:“诚如明师所训。从事佛经翻译的高僧,都是学界泰斗。他们于弘 扬佛法、翻译佛经之外,也对翻译的本质、原则、标准、方法、难点等问题进行了颇 为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写下了许多足以启迪万方的译论和译说。有关这方面的 问题,微徒将在今后的翻译实践和译事探讨中,向明师详细介绍。”
明师说:“从尔等的介绍来看,佛经的翻译对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可谓功莫大 焉。同时对丰富中国文化和促进中国译事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此 可见,译事活动对于世界文化的传播和交融,对于国家民族的兴亡发达,都发挥 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狄鞮说:“明师英明。纵观历史,可以说译事因需而起,因诚而益。译人下笔 著述,字句间如有万马驰骋,意念中若存天地万物。”
明师说:“然而译事又非常法可为,由于不同国度与不同民族在文化和语言 方面所存在的巨大差异,译事往往难得两全。”
狄鞮说:“确乎如此。译人尽管殚精竭虑,其意仍然难达。译事虽自古毁誉 参半,然译人终未因之而裹足不前。”
明师说:“正因其努力不懈,才有今日全球交往之便当。中医对外翻译亦是 如此,尽管目前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毕竟在稳步前进。如果因为翻译中 不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而弃之不为,则中西方永远隔膜,永无交融之日。”
狄鞮说:“明师之论,金鸣玉振啊!”
明师说:“《诗经·鹿鸣》有‘鼓瑟吹笙’‘鼓瑟鼓琴’‘吹笙鼓簧’之颂。为师希 望普天之下,皆能为译人鼓瑟吹笙,为译事鼓瑟鼓琴,为译业吹笙鼓簧,使其亦能 式燕以敖。”
狄鞮说:“明师圣明! 微徒当牢记明师之教,努力探索译事之理与译事大法, 使天下万国因语言不同而形成的天堑变为通途。”
明师说:“确能如此,则天下幸矣。”


推荐内容


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