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陆羽《茶经》与中华茶文化

所属栏目:中华膳海

唐代,我国的茶叶已形成一种产业,不仅种植规模迅速扩大,而且饮茶风习也从南方扩大到不产茶的地方,同时进一步传到边疆各地。当时,中原地区自邹、齐、沧、隶以至京师,无不卖茶、饮茶。比这更为重要的是,中华茶文化在唐代最终形成,其标志是陆羽的《茶经》。可以说,中华茶文化的基本轮廓是由陆羽所搭设的。
陆羽 (公元733—804年) 字鸿渐; 一名疾,字季疵。自号桑苎翁,又号竟陵子。生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复州竟陵郡人 (今湖北省天门县)。幼年曾被寺院收养,在此期间学会一手好茶艺。后又做过伶人,为李齐物所赏识,遂助其离戏班,研习儒学,经名师指点,学问大增。安史之乱时,陆羽随流亡的难民离开故乡,流落茶乡湖州 (今湖州市),又与诗人皇甫冉、皇甫曾兄弟过往甚密,江南明丽的山水和艺术的薰陶,使陆羽自然地把茶与艺术融为一体,加之自身的儒学功底,于是,陆羽决心总结自己半生的饮茶实践和茶学知识,写出一部茶学专著。
为潜心研究和写作,陆羽结束了多年的流浪生活,于上元初结庐于湖州之苕溪。经过一年多努力,终于写出了我国第一部茶学专著,也是中国第一部茶文化专著 《茶经》 的初稿,时年陆羽28岁。公元763年,持续八年的安史之乱终被平定,陆羽又对 《茶经》 作了一次修订。大历九年(公元774年),湖州刺使颜真卿修 《韵海镜源》,陆羽参与其事,乘机搜集历代茶事,又补充 《七之事》,从而完成《茶经》 的全部著述任务,前后历时十几年。
陆羽的 《茶经》,是一部关于茶叶生产的历史、源流、现状、生产技术以及饮茶技艺、茶道原理的综合性论著。它既是茶的自然科学著作,又是茶文化的专著。
《茶经》 共10章,7千余言,分为上、中、下3卷。10章目次为: 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图。
一之源,概述我国茶的主要产地及土壤、气候等生长环境和茶的性能、功用。他说:“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陕川有两人合抱者。“据此推测其树龄当有上千年,证明我国是茶的原生地。陆羽还介绍了我国古代对茶的各种称呼,从文字学的角度证明茶原产于我国。在本章,陆羽又从医药学的角度指出茶的性能和功用,说“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有解除热渴、凝闷、脑痛、目涩、四肢烦懒、百节不舒的功用。
二之具,讲当时制作、加工茶叶的工具。
三之造,讲茶的制作过程。
四之器,讲煮茶、饮茶器皿。
五之煮,讲煮茶的过程、技艺。
六之饮,讲饮茶的方法、茶品鉴赏。
七之事,讲我国饮茶的历史。
总之,这几章集中反映了陆羽所创造的茶艺和茶道精神。煮茶过程不仅被陆羽生动的艺术化,而且运用古代自然科学的五行原理,强调煮茶应注意的茶器、水质、火候。茶艺既是一种物质活动,更是精神艺术活动,器皿特需讲究,不仅要好使好用,而且要有条有理,富于美感。所以,《茶经》 里,陆羽精心设计了适于烹茶、品饮的二十四器。茶用名茶至嫩者,精制封存以待用,不使精华蔽越。火用嘉木之炭,而忌膏木、败株。水用山中乳泉,涓涓细流,离市之深井。煮茶讲究三沸,还要欣赏其波翻浪涌的美妙情景。保其华、观其色、品其味。在陆羽笔下,饮茶绝不象煮肉、熬粥一般为生存而造食,而是把物质的感受与精神的修养、升华联系到一起。陆羽认为: “天育万物皆有至妙”,“所庇者屋,屋精极; 所著者衣,衣精极; 所饮者食,食与酒皆精极”。也就是说,衣食住行都要追求精美的情趣。所以,他把饮茶看作一种精神享受。并通过追溯我国自神农、周公以来饮茶的传说和历史,使人们看到不断升华、发展的过程。
八之出,详记当时产茶盛地,并品评其高下位次,记载了全国40余州产茶情形,对于自己不甚明了的11州产茶之地亦如实注出。这种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即使在今天仍值得我们效仿。
九之略,是讲饮茶器具在何种情形下应完备,何种情形下省略何种。野外采薪煮茶,火炉、交床等不必讲究; 临泉汲水可省去若干盛水之具。但在正式茶宴上,“城邑之中,王公之门”,“二十四器缺一则茶废矣。”
十之图,陆羽主张要把以上各项内容绘成画幅,张陈于座隅,茶人们喝着茶,看着图,品茶之味,明茶之理,以达神爽目悦之意境。
由以上内容可见,陆羽确实开辟了一个新的文化领域。表现为:
1. 《茶经》 首次把饮茶当作一种艺术过程来看待,创造了从烤茶、选水、煮茗、列具、品饮这一套中国茶艺。
2. 《茶经》 首次把 “精神” 二字贯穿于茶事之中,强调茶人的品格和思想情操,把饮茶视为 “精行俭德”,进行自我修养,锻炼志向、陶冶情操的一种方式。
3. 陆羽首次把我国儒、道、佛的思想文化与饮茶过程融为一体,首创中国茶道精神。
《茶经》 问世,对中国茶文化,乃至整个饮食文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推荐内容


专业词典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