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和约》——可耻的城下之盟

所属栏目:国耻

中英停战贸易协定的签订使英国侵略者得以在中国倾销大量鸦片并运出英国所急需的茶叶,同时调兵遣将,为进攻广州及进一步扩大侵华战争作准备。1841年(清道光二十一年)3月31日,英海军司令伯麦乘“皇后”号去印度同总督克兰商议,请求增加援军。义律也于4月5日、5月10日、5月17日三度到广州探听虚实。他决定暂时放弃北征计划,命令海陆军进攻广州。5月18日,由新欧士爵士所率领的舰队和以郭富为首的军队由香港随舰队向广州进发。在澳门休假的陆军军官也奉命“前往加入大军”。5月21日,义律发出通告,让留居商馆的英人及其他外国人于日落前离开广州。英国侵略者已经作好了进攻广州的一切准备。
正在此时,奕山等命令清军于当天夜里进攻英船。清军由都司胡俸、守备孙应照、千总杨泽等率领,兵分三路;一伏西炮台为中路;一伏东炮台为左路;一伏城西之泥城为右路。约定于三更后一齐出动,利用夜色乘小快艇靠近敌船,用长钩将其钩住,抛掷火箭火弹,火攻泊于二沙尾和白鹅潭一带的敌舰船。夜11时许,清军发起进攻,西炮台和东炮台也向江中英船射击。由于英军已经作好了进攻广州的准备,并已发觉了清军的行动,因而此次行动战果不大,只有少数敌船受创及少数英军跳水溺死。相反,中国民船却被烧掉不少。22日黎明,英舰对西炮台发起猛烈攻击,守军溃退。接着,英军进攻泥城,数十只民船、木筏及大批造船材料被毁。奕山等策划的反攻作战,因谋划不周,英军已有备等原因,以失败告终。
清军三路反攻失利,英军决定乘势进攻广州城。英军选定城西北为主攻方向,准备首先夺取西炮台,然后绕道夺取城北越秀山上的炮台,控制俯瞰全城的制高点。同时以一部兵力进攻城西南的商馆区,以吸引清军注意力,保证主攻部队的行动。英军2753人,分为左右两个纵队:以第二十六团为右纵队,配属炮兵20人和工兵30人,共360人,担任进攻商馆区的任务;以第四十九团、第十八团及水兵、炮兵等共2393人为左纵队,在广州城西北部清军防守薄弱的泥城、缯步一带登陆,担任主攻。24日下午3时,英军右纵队开始在商馆附近登陆,未遭任何阻击就占领了商馆区。左纵队于下午6时到达登陆地点,步兵大队和炮兵大队一部先后登陆,因遭到当地壮勇的阻击,死伤数十人。25日凌晨,英军全部登陆,经由西村、流花桥直扑北门外各炮台。
城北越秀山一带筑有6座炮台,自西往东分别为拱极、保极、耆定、永康(即“四方”)和东西得胜炮台,由4100名贵州、湖北兵防守。25日上午8时,英军开始炮击拱极、保极炮台。9时半,英步兵开始进攻。除永康炮台外,城北各炮台的清军稍事抵抗,即放弃炮台和阵地,纷纷退入城内。永康炮台由总兵长春扼守,与侵略者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守台兵勇出击与英军进行肉搏,清军阵亡500多名,伤1000余人,侵略者也死伤不少,但炮台终未能保住。英军占领城北4座炮台和山岗后,居高临下,控制着广州全城。侵略者不断向广州城内外疯狂地开炮轰击,珠江两岸不少店铺被炸烧毁,南门外烧毁尤为严重。城内外房屋延烧达数小时之久。广州两大火药库也被英军炮火击中炸毁。
26日,英军正准备攻城,奕山派广州知府余保纯出城乞和。次日,与义律达成了屈辱的广州停战协定,即《广州和约》。和约规定:奕山、隆文、杨芳以及全部外省清军,于6日内撤至离广州城60里以外的地方;于一周内交出“赎城费”600万元,当日先交100万元;款项交清后,英军全部撤至虎门口外。和约并未涉及香港的地位问题,但义律却于6月7日单方面宣布香港为“自由港”。
奕山等不敢将战败乞降的协定上奏,却谎报“夷目投伏于地,向城作礼,乞还商欠,并恳拨库钱二百八十万”,欺骗清廷,得到了道光帝“准令通商”的许可。从此,英国侵略者就可以肆无忌惮地向中国倾销鸦片了。广州之战的失败,进一步暴露了清朝官吏腐败无能、军纪松弛败坏的状况。


推荐内容


专业词典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