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滩、通天犀》

所属栏目:京剧

源自清传奇《通天犀》。昇平署钞本,藏国家图书馆。京剧通常仅演《白水滩》《通天犀》两折。明代,十一郎穆玉玑(原作名莫遇奇)为程老学家佣工,武艺超群。为与老母上寿,路经白水滩,闻听人声呐喊,原来是绿林好汉劫救被捕的山大王青面虎许世英,与官兵厮杀。十一郎看到:“前面败的官兵,后面追赶的乃是贼寇。我想,一个人怕了一个人,也就是了,为何苦苦追赶!”于是拔刀相助,救出总兵之子刘仁杰。此为《白水滩》,又名《十一郎》。据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刊本《都门纪略》,武旦二达子擅演剧中青面虎之妹许佩珠;又据《清代伶官传》,咸丰十年(1860)、十一年,张三福、冯双德则曾先后在内廷演出。后为李春来代表剧目,所饰十一郎,挑担戴草帽,素淡中蕴含英武之气,武打脆利火炽。他的演出为众多短打武生所仿效。《戏考》刊有剧本,“提要”中写道:“《白水滩》一剧,沪上各舞台,不时试演,颇受上下社会之欢迎。”“而一霎时刀棍齐施,一霎时拳脚相搏,陡觉目眩神驰,极五花八门之妙,诚武场戏中之大观也。”《通天犀》则以武净饰许世英为主角,演十一郎打败青面虎后,反遭官府诬陷,将被处斩。青面虎惺惺相惜,不记前仇,亲往法场,救出十一郎。全剧仅两场。第一场为十一郎的主人程老学因受牵连发配,被许佩珠救上山寨。青面虎讯问程老学,得知十一郎被害原委。问答中,青面虎心绪激荡,坐不安席。演出以繁复的椅子功摹绘人物感情的变化,极具表现力。接着为劫法场。青面虎隐匿于酒店中,与酒保的对话亦富戏剧性。此剧表演念、做与武打并重,刻画青面虎坦诚毛躁的性格,颇为生动。所谓“通天犀”,原是刘仁杰为答谢十一郎所赠礼物。剧名《通天犀》袭自传奇,实与此折无关。剧本载《京剧丛刊》。云南省京剧团刘奎官由顾峰、陈佩玉、赵凤池协助改编演出,饰许世英。此外,尚有贺玉钦改编的《郎打虎,虎救郎》(武汉通俗出版社)及陈延龄、何异旭改编的《十一郎》(北京出版社)等。

2《通天犀》 刘奎官饰许世英


推荐内容


百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