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生长蓟都,二十余年,暇辄浏览宫阙,考察坛庙,稽其沿革,穷其制度,自十八年以还,离燕倏焉七载,七载之中,风云日亟,故都文献,有不保之虞。“汉宫已动伯鸾歌,事去英雄可奈何! ”不啻为今日事变之写照也。按北京故宫,为元明清三代...查看详细>>

标签:北京宫苑

第一章 导言

    元代之亡,去今五百六十八年,大都宫殿,已湮没而不可复考; 一代宫阙,存于今者,仅仪天殿(今之承光殿)及广寒殿之玉瓮而已。遥想当年,金殿耀日,玉宇连云,读萧洵《故宫遗录》及《昭俭录》《辍耕录》诸书,犹可想见千门万户,穹宏深邃...查看详细>>

标签:北京宫苑

第二章 史料之选择及其批评

    论元都宫殿之书,种类颇多,王士点《禁扁》,仅存其名,不但无以知其方位,且无由知其制度。陶宗仪《辍耕录》及《昭俭录》,载之较详,《辍耕录》且及深广尺寸,而若清宁、睿安、懿德等殿,缺载甚多。明初虎溪萧洵,以毁元宫室,遍阅内...查看详细>>

标签:北京宫苑

第三章 元大都故城考

    元太祖十年 (一二一五),蒙古兵入燕,以为燕京路总管大兴府。(《元史·地理志》) 世祖中统二年(一二六一),修燕京旧城,(《元史·世祖纪》) 即辽金故都,后世所谓南城是也。至元元年 (一二六四),中书省言,开平府阙庭所在,加号上都; 燕...查看详细>>

标签:北京宫苑

第四章 元宫城之四至及诸宫之地点

    宫城之四至 元宫城周围一千二百六丈,合六·七里,此明初指挥张焕计度所得也。(《明太祖实录》)陶宗仪则云: “宫城周回九里三十步,东西四百八十步,南北六百十五步,崇三十有五尺。”(《辍耕录》卷二十一)萧洵则云: “内城广可六...查看详细>>

标签:北京宫苑

第一节 宫城诸门

    宫城六门,正南曰崇天,十二间,五门,东西一百八十七尺,深五十五尺,高八十三尺。左右趓楼二,趓楼登门两斜庑,十门,阙上两观皆三趓楼,连趓楼东西庑各五间。西趓楼之西,有涂金铜幡竿。附宫城南面,有宿卫直庐。门后,有白玉石桥三虹...查看详细>>

标签:北京宫苑

第二节 大明殿

    崇天门内曰大明门,大明殿之正门也,七间三门,东西一百二十尺,深四十四尺,重檐,犹今之太和门也。左为日精门,右为月华门,皆三间一门。北绕为长庑,中抱丹庑之半,左右为文武楼,与庑相连。正北为大明殿,乃登极、正旦、寿节、会朝...查看详细>>

标签:北京宫苑

第三节 延春阁及玉德殿

    大明殿之后,为延春阁,大内后廷之正宫也。自宝云殿后,横亘长道,中为延春门,延春阁之正门也,五间三门,东西七十七尺,重檐。左为懿范门,右为嘉则门,皆三间一门。延春阁九间,东西一百五十尺,深九十尺,高一百尺,三檐重屋,盖为楼阁...查看详细>>

标签:北京宫苑

第四节 御苑

    厚载门北为御苑,外周垣红门十有五,内苑红门五,御苑红门四,凡垣三重。内有水碾,引水自玄武池,灌溉种花木。自有熟地八顷,八顷内有小殿五所。元代诸帝,尝执耒耜以耕,拟于籍田也。(《顺天府志》卷三引 《析津志》) 考其地望,当在...查看详细>>

标签:北京宫苑

第五节 万寿山或万岁山

    万岁山在大内西北太液池之阳,即金之琼花岛,旧隶城北离宫大宁宫,遗山诗所谓 “从教尽划琼华了,留住西山尽泪垂”是也。元世祖中统三年 (一二六二) 修缮之; 至元八年 (一二七一)赐名万寿; 泰定以后,史作万岁,盖相沿互称耳。“山...查看详细>>

标签:北京宫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