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
成语
词学
辞源
倒排
典故
对联
方言
格言
句典
谜语
实用
俗语
虚词
谚语
造句
组词
赠言
熟语
通假
新编
避讳字
于右任
古汉语
象形字
古汉语
通借字
首页
汉语
翻译
百科
词典
图片
医学
人物
科普
名言
历史
教育
学习园地
比喻
|
成语
|
词学
|
辞源
|
倒排
|
典故
|
对联
|
方言
|
格言
|
句典
|
谜语
|
实用
|
俗语
|
虚词
|
谚语
|
造句
|
组词
|
赠言
|
熟语
搜索
热门标签:
港澳台用词
俚语隐语
英语惯用法
首页
>
诗词大会
>
沈周
>
列表
作者:沈周
沈周(1427年-1509年)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等,明朝画家,吴门画派的创始人,明四家之一,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宣德二年,卒于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二岁(虚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沈周 _ 作品集
记雪月之观
丁未之岁,冬暖无雪。戊申正月之三日始作,五日始霁。风寒冱而不消,至十日犹故在也,是夜月出,月与雪争烂,坐纸窗下,觉明彻异尝。遂添衣起,登溪西小楼。楼临水,下皆虚澄,又四囿于雪,若涂银,若泼汞,腾光照人,骨肉相莹。月映清波间,树影滉弄,又若镜中见疏发,离离然可爱。寒浃肌肤,清入肺腑,因凭栏楯上。仰而茫然,俯而恍然;呀而莫禁,眄而莫收;神与物融,人观两奇,盖天将致我于太素之乡,殆不可以笔画追状,文字敷说,以传信于不能从者。顾所得不亦多矣!尚思天下名山川宜大乎此也,其雪与月当有神矣。我思挟之以飞遨八表,而返其怀。汗漫虽未易平,然老气衰飒,有不胜其冷者。乃浩歌下楼,夜已过二鼓矣。仍归窗间,兀坐若失。念平生此景亦不屡遇,而健忘日,寻改数日,则又荒荒不知其所云,因笔之。
朝代: 明
题画
碧水丹山映杖藜,夕阳犹在小桥西。
微吟不道惊溪鸟,飞入乱云深处啼。
朝代: 明
十二日还自光福道中即事
两竿西下日,吾棹正东归。
溪老过桥去,野禽穿树飞。
展开全文
水将人眼净,叶与鬓毛稀。
纳纳乾坤内,秋风自布衣。
收起
朝代: 明
文温州寄凤尾蕉
郑重移根过岭来,向阳墀上择宜栽。
叶攒碧柄参差长,幅破青緌细琐裁。
展开全文
心雨拔簪鳌戍削,尾风摇扇凤毰毸。
森然独昌寒窗雪,不似芭蕉一夜摧。
收起
朝代: 明
瑞光寺
细路轻兜两两乘,招提深入乱云层。
青山影里苍髯叟,黄叶林中白发僧。
展开全文
戏泻玉茶思旧到,醉尝金橘记重登。
诗成漫写高崖石,不觉弥猴上古藤。
收起
朝代: 明
思理衣 其一
七十馀年一老翁,心情鹘突脑冬烘。
寒衣无妇无人补,日日关窗怕北风。
朝代: 明
送张廷仪
杨梅堕地连日雨,江上唤舟舟不来。
黄帽唱歌今拨棹,青天白日眼俱开。
朝代: 明
经故人墓
故人于此墓,石乱水潺潺。
忙尽剩白骨,闲来投碧山。
展开全文
雨崩封未厚,地瘠树犹悭。
可柰牛羊篴,闻之泪一潸。
收起
朝代: 明
睡起小酌
黄鹂啼梦粉墙东,帘幕深沉日日风。
起唤酒杯寻一醉,春愁打破落花中。
朝代: 明
闻杨君谦致政赋此以致健羡十五首 其九
秋空归鹤楚云高,白晰青山白苎袍。
多少玉堂金马客,待抽身得已霜毛。
朝代: 明
1069条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107
下一页
诗词作者
陆游
刘克庄
杨万里
苏轼
白居易
梅尧臣
黄庭坚
朱彝尊
张耒
范成大
周紫芝
陈恭尹
苏辙
王安石
陈维崧
袁宏道
刘基
宋祁
徐渭
李东阳
司马光
杨慎
朱熹
杜甫
吕本中
欧阳修
陈曾寿
黄景仁
张镃
沈周
王之道
李白
释文珦
戴复古
文天祥
高启
赵执信
王守仁
元稹
马钰
贺铸
文同
李之仪
晁补之
元好问
刘禹锡
辛弃疾
姚鼐
张羽
葛胜仲
汉语知识
常用词
叠音词
反义词
古汉语
古诗文
惯用语
合称词
近义词
离合词
俏皮话
绕口令
三音词
同义词
外来语
文言文
歇后语
新词语
形容词
座右铭
常语典
吉祥语
褒贬用法
北京口语
当代汉语
东方汉字
古今词义
古今俗语
规范知识
汉语知识
江浙方言
隽永格言
量词用法
名言佳句
世界名言
释义组词
双序词语
小学词语
写作措辞
正误辞典
中医名言
谦辞敬辞
语林趣话
汉语用法
现代汉语
成语词典
常用谜语
对偶成语
反义成语
口语小汇
十用成语
数字词语
双查成语
四川方言
速查成语
同义成语
歇后成语
新编成语
红楼梦语
多功能
现代辞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