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 > 草婴传 > 正文

《一个人的遭遇》与解冻文学
草婴传

1946年春季的一天,肖洛霍夫外出打猎。在草原上一条小河边,他遇见了一个汽车司机和他的养子。在等待渡河的时候,肖洛霍夫和这对父子闲谈起来。这个司机对肖洛霍夫讲述了自己的坎坷经历。肖洛霍夫听后非常激动,表示要根据他的故事写一个短篇小说。这就是1956年12月31日《真理报》上刊登的《一个人的遭遇》。
这篇只有三万字的短篇,写的是一个普通苏联人在卫国战争中家破人亡的悲惨遭遇,以新的角度处理了“人和战争”的矛盾冲突,表达了战争除了带来眼泪,不会带来任何东西的思想。
小说的主人公索科洛夫是关苏联千千万万普通人中的一员,他出生在1900年,曾参加过红军。1922年的大饥荒中,他的亲人都饿死了。后来他当了钳工,并和在孤儿院长大的姑娘伊林娜结了婚。伊林娜是一个温柔体贴的好妻子,十年间,他们有了一子两女,盖了一座房子。但是,幸福生活随着德国法西斯的入侵结束了。在德军入侵的第三天,索科洛夫上了前线当司机。在一次往火线送弹药的途中,他开的军车被击中,他也成了战俘,送往德国集中营服苦役。在集中营里,因为他是司机,被指派给德军的一个战地工程师开车,他冒着生命危险把这个德军工程师带回苏联。回家探亲时,他才知道,妻子和女儿都被德军炸死了。于是,他又回到部队。在部队里,他得知儿子也参了军,并且表现很好,当了军官。因为儿子,他对生活再一次燃起了希望。但是,就在攻克柏林的战斗中,他的儿子也牺牲了,他又成了孤身一人。战后,这位功臣重操旧业,给集体农庄开车。一次在途中,他遇到在战争中失去双亲的孤儿万尼亚,于是冒充万尼亚的父亲,收养了这个孩子,孩子也把他当成亲生父亲。有一次他开车撞了农庄的一头牛,结果被开除了公职,他只好带着万尼亚到处流浪。
小说发表之际,正是苏联文学“解冻”之时。1953年3月5日,斯大林去世,苏联文学界高压政策开始改变,作家们开始大胆表现现实的生活中的矛盾、冲突和黑暗面。这股新的文学潮流被称为“解冻文学”。解冻文学以爱伦堡的《解冻》为发端。解冻文学重视人,呼唤人性的复归。解冻文学之前的苏联文学作品往往写事重于写人,如生产小说、商业小说、农业题材、工业题材等都是指写事,而不是写人,解冻文学则要求文学站在“人性本位”的高度,直面现实中的种种弊病。其实,解冻文学要求打碎既往的虚伪的、矫饰的既“瞒”又“骗”的政治口号式的创作,要求作家拿出“真诚”和“良心”,写“生活的真实”。1956年苏共20大之后,波匈事件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一连串事件接二连三发生,加上国内出现“莫斯科大学事件”,苏共领导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从1957年开始,收紧“解冻”闸门,“解冻”思潮基本停止发展。
在当时思想解冻背景下,《一个人的遭遇》的发表,感动了千千万万的苏联人。1956年12月31日至1957年1月1日,《真理报》全文刊出肖洛霍夫的小说《一个人的遭遇》,结果被市民抢购一空。当时,莫斯科广播电台全文广播这篇小说,很多市民们不顾寒风扑面,驻足街头听广播,并留下了辛酸的泪水。而在跨年报上全文刊登,也说明了《真理报》编辑对《一个人的遭遇》的重视。
草婴初次读到这篇小说时,也感动得泪流满面。尤其是结束语,草婴说那是最让他感动的文字:
我怀着沉重的忧郁,目送着他们……本来,在我们分别的时候可以平安无事。可是,万尼亚用一双短小的腿连跳带蹦地跑了几步,忽然向我回过头来,挥动一只嫩红的小手。刹那间,仿佛有一只柔软而尖利的爪子抓住了我的心,我慌忙转过脸去。不,在战争几年中白了头发、上了年纪的男人,不仅仅在梦中流泪;他们在清醒的时候也会流泪。这时重要的是及时转过脸去。这时最重要的是不要伤害孩子的心,不要让他看到,在你的脸颊上怎样滚动着吝啬而伤心的男人的眼泪……
是的,小说虽然如它的题目所说,写的是“一个人的遭遇”,但其实折射出的是千千万万苏联人当时的共同遭遇。战争是可怕的,它能摧毁一切——家庭、亲情、希望,但他不能毁灭的是人性的尊严,不能消灭的是对于幸福的永远的期待。它体现的是人在难堪的重负中表现出来的人性美和人类永不屈服的精神。正如主人公那样,虽然自己在战争中经历了种种苦难,但还是收养了一个孤苦无依的小男孩。这是人类的本性,追求美好的本性,经过战火的洗礼,它变得更加坚强与坚韧。
草婴被深深地打动了:
当年中国有很多反映战争的小说,但是还没有一部作品能像肖洛霍夫的《一个人的遭遇》这样深刻,这样使人感动。他将战争给普通人带来的苦难和创伤,用文字真实地表达出来。最了不起的是书中的人物虽然伤痕累累,但还能保持不屈服的、伟大的爱人之心。
……我从《一个人的遭遇》主角索科洛夫身上看到一个人即使遭到重重磨难仍能保持一颗对人的爱心,而且竭尽所能去疼爱万尼亚这样一个战争孤儿,这是一种多么可贵的人格!
经历过战乱的草婴当然理解《一个人的遭遇》所表达的感情,他决定尽快把它翻译成中文。两个月后,中文版《一个人的遭遇》发表在了《世界文学》杂志上。几乎与俄文版同时出版。
译作发表后,反响很大,引起了中国人民的普遍共鸣。而且,中国人民通过这篇小说进一步了解了肖洛霍夫,知道他确实是一个非常伟大的人道主义的爱国作家。后来,前苏联推出同名电影剧本,草婴又及时翻译出来,在上海《文汇报》上连载。
其实在《一个人的遭遇》中表现出来的对个人的关怀、对人性的关注也是肖洛霍夫作品贯穿始终的主题。在他获得诺贝尔文学的作品《静静的顿河》中,关于“人的命运”和“人的魅力”的主题虽然长期都被苏联文学批评家漠视,但却同样显而易见。小说中,作者对肖申斯克暴动的原因、红军和白军双方都不经审判的滥杀俘虏等大书特书,而在同时期作家中,这些内容都是不太敢涉及的。小说的结尾,葛利高里更是转而信仰超越一切的个人的,最直接、最自然的人的利益,比如爱情、故园和家庭,这也是非常人性化的。
斯大林曾亲自劝说肖洛霍夫把结尾改为葛利高里受到革命的感召,加入了布尔什维克。但肖洛霍夫没有听从。他顶住了漫长的审查压力,坚持对人性的认知。事实上,作品中描写的这种客观性和人性,正是肖洛霍夫能够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