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云南现代自然地理概况

    云南位于北半球低纬度带,欧亚大陆的东南部,地处亚洲南部三大自然地理区域——青藏高原区域、东亚季风区域和中南半岛季风热带区域——相互连接的部位。其地势从西北向东南倾斜,起伏较大。全省地形以不同海拔高度的高原面......查看详细>>

标签:植被演替与环境变迁

1.2 云南晚新生代区域地质概述

    云南现今复杂的地势地貌,独特的气候,丰富的植物种类和多样的植被类型,是经历了长期地质构造运动和自然环境演变的结果。云南第三纪时期的地壳构造运动异常活跃。第三纪大陆板块运动导致印度板块与亚洲板块的对接和碰撞,引......查看详细>>

标签:植被演替与环境变迁

1.3.1 植物群研究

    云南第三纪植物的研究始于20世纪初期,法国人诃兰尼(Colani)(1920)对云南弥勒地、羊街子(可保村)、白石街、白家庄、盐范庄、多塘等6个化石产地进行了调查,但是仅对多塘和弥勒地两个地点的化石植物群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多塘植......查看详细>>

标签:植被演替与环境变迁

1.3.2 孢粉研究

    云南第三纪孢粉植物群的研究主要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以晚第三纪孢粉研究为主,包括景谷第3孢粉组合带(宋之琛和钟碧珍,1984),景谷昔喷河剖面(张绪教等,1996),昆明松华盆地(李文漪和吴细芳,1978),小龙潭(王伟铭,1990;王伟铭,1996),昭通(宋......查看详细>>

标签:植被演替与环境变迁

1.4.1 运用生物学方法重建气候的进展

    自工业革命以来,特别是近50年以来,人们开始认识到人类自身的活动已经严重影响了自然环境,并有使自然环境向恶性方向发展的趋势。人类正在以各种连自己还没能认识得很清楚的方式,根本性地改变着使生命在地球上得以生存的各......查看详细>>

标签:植被演替与环境变迁

1.4.2 植物的耐受性理论(Theory of tolerance)

    1.4.2.1耐受性理论概述进化论告诉我们,“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每个生物种对其生存的环境都有一定的要求。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对于某一段时间来说,一种生物种的存在,意味着那种植物或动物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得到满足(Gribbin著,符淙......查看详细>>

标签:植被演替与环境变迁

1.4.3 共存分析法

    1.4.3.1共存分析法简介在利用化石植物讨论古环境时,必然要涉及化石植物生存时所需要的环境条件。为了解决化石植物与现生植物在生存条件上的关系问题,Heer(1855~1859)提出了现存最近亲缘类群的方法(Thenearestlivingrelativemethod),并将其......查看详细>>

标签:植被演替与环境变迁

2.1.1 化石产地概况

    位于云南中部的吕合煤矿(北纬25°7~10′,东经101°18~22′,图1-1,图2-1),地处楚雄县西北26千米的山区,东起吕合镇,西至交峰哨,呈北西西至南东东走向的狭长地带,宽1千米,长9千米。根据地质资料,该地层属石灰坝组,位于元谋-楚雄分区......查看详细>>

标签:植被演替与环境变迁

2.1.2 植物群组成

    2.1.2.1化石植物群(1)草问荆相似种Equisetumcf.pratense木贼科Equisetaceae木贼属EquisetumLinnaeus1753问荆亚属Equisetum1887草问荆相似种Equisetumcf.pratenseEhrhart1784(图2-5)特征:根状茎具节和节间。节间长可达7厘米,宽6~10毫米。根状茎表面有6~8条(每一......查看详细>>

标签:植被演替与环境变迁

2.1.3 古植被

    从整个剖面植物群组成分析,壳斗科青冈属/栎属(常绿类)植物花粉在孢粉带Ⅰ和孢粉带Ⅱ中大量出现,含量均在10.0%~60.0%,个别样品高达80.0%以上,推测它们应为沉积地附近植被的优势类群,青冈属植物是组成现在亚洲热带和亚热带常绿阔......查看详细>>

标签:植被演替与环境变迁
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