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明史在史学上之位置

    凡中国所谓正史,必作史者得当时君主所特许行世。然古多由史家有志乎作,国家从而是认之;至唐,始有君主倡始,择人而任以修史之事,谓之敕撰。敕撰之史,不由一人主稿,杂众手而成之。唐时所成前代之史最多,有是认一家之言,亦有杂......查看详细>>

标签:眀史讲义

附:明代系统表

    史家记载历代帝皇,有年号,有庙号,有谥法,有陵名。述史者举某一朝之事,任举其一端,或称年,或称庙,或称谥,或称陵。文法不一,所当熟记。又世次之先后,各帝即位之年,享国之数,及其干支之纪岁,任举其朝某事,一屈指而得其上下之距......查看详细>>

标签:眀史讲义

附:群雄系统表说

    第一 史实之系统表方国珍 至正八年起黄岩。二十七年,入朝于吴,是年明祖称吴元年。居京师,受官以善终,无名号。刘福通 至正十一年起颍州。十五年,觅得韩林儿于武安山中,奉为主,称帝,建国号宋,纪元龙凤。其党四出,掠地甚远......查看详细>>

标签:眀史讲义

第二节 太祖起事至洪武建元以前

    三代以下,名为禅让,实乃篡夺,得国惟以革命为正大。革命之起,急于称帝称王者,篡夺之心理也,惟以吊民伐罪为号召,则必不以己身之名号驾乎为国为民之上。亦有虽不知革命意义,而自量其不足争名号,惟挟其狡健乘乱以儌一时之利者......查看详细>>

标签:眀史讲义

第三节 明开国以后之制度

    自有史以来,以元代为最无制度,马上得之,马上治之。当其清明之日,亦有勤政爱民,亦有容纳士大夫一二见道之语,然于长治久安之法度,了无措意之处。元以兵力显,试观《元史·兵志》,止有佥军、补军、调军、遣军之法,别无养军、练......查看详细>>

标签:眀史讲义

第四节 洪武年中诸大事

    一、命相与废相太祖自下集庆后,自领江南行省平章与元帅府元帅,时犹以一官自处。元至正二十四年,太祖为吴王,始定官制,仿元制设中书省,以李善长为右相国,徐达为左相国。吴元年,至正二十七年。官制尚左,改善长为左,达为右。达......查看详细>>

标签:眀史讲义

第一节 建文朝事之得失

    建文一朝之政治,其真实记载,已为永乐时毁灭无遗,设有丝毫不可示人之失德,必为其时诋毁之口实,攻之不遗余力矣。然观成祖所以毁建文,不过以削夺宗藩一事为举兵之名。既篡大位,于建文朝事一切革除,初不问其当否,其临朝公言建......查看详细>>

标签:眀史讲义

第二节 靖难兵起之事实

    成祖以洪武三年封燕王,十三年之国。二十三年同晋王讨乃儿不花,晋王怯不敢进,王倍道趋迤都山,获其全部而还。太祖大喜。是后屡帅诸将出征,并令王节制沿边士马,王威名大振。《太祖本纪》:“三十一年五月戊午,都督杨文从燕王棣......查看详细>>

标签:眀史讲义

第三节 靖难后杀戮之惨

    成祖以篡得位,既即位矣,明之臣子,究以其为太祖之子,攘夺乃帝王家事,未必于建文逊位之后,定欲为建文报仇,非讨而诛之不可也。故使事定之后,即廓然大赦,许诸忠为能报国,悉不与究,未必有大患也。即不能然,杀其人亦可成其志,而实......查看详细>>

标签:眀史讲义

第四节 靖难以后明运之隆替

    此当分对外、对内两方观之。又仁、宣两朝,蒙业而治,为明代极盛之时,承成祖之所得而其功未坠,沿成祖之所失而其弊亦未形,即并入此一节叙述之。一、对外成祖以马上得天下,既篡大位,遂移其武力以对外,凡五征漠北,皆亲历行阵,假......查看详细>>

标签:眀史讲义
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