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释《太平寰宇记》所载黔州“控临番十五种落”

    唐宋时期,中央王朝对祖国西南边区(主要指今黔、滇二省)没能进行有效的管理,因而长期以来对这一地区的历史状况相当模糊,尽管新、旧《唐书》,新、旧《五代史》以及《宋史》的有关篇章都曾有所记述,但除南诏、大理而外,对其余......查看详细>>

标签:川大史

完整的历史经验: 天下的“夷狄之维”

    断裂与分化是文明发展的常态,连续的“广土众民”的中国,这种情况不符合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中国何以会背离常态,成为连续的“广土众民”的中国呢?这一问题,我们姑且称之为“中国之迷”。从西方引入的一些现成的概念和理论......查看详细>>

标签:川大史

藏彝走廊历史上的民族流动

    自2000年以来,藏彝走廊逐渐成为国内民族学、民族史及人类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区域。作为目前我国民族种类最多、支系最复杂和民族文化原生形态保留最好的地区,藏彝走廊的文化多样性、独特性和复杂性也愈来愈受到民族学界的重......查看详细>>

标签:川大史

宋代的羁縻州“虚像”及其制度问题

    宋代承袭唐代的羁縻州制度,但发生了许多变化。部分“羁縻州”入宋以来就本不存在,部分“羁縻州”在北宋两次“开边”之后也不复存在,史籍辗转相承,不一定可靠,是一种扩大了的“虚像”。若用宋人赵升所言“受本朝官封,而时......查看详细>>

标签:川大史

汉晋时代河西与岷江上游的“羌胡”辨析

    一、问题的提出近年来,学术界从考古和文献材料两个方面对秦汉以来“胡系民族”进入到后来被称之为“藏彝走廊”地带的活动情况十分关注[2],从而引起对文献史料的再度辨析讨论。其中一个历来未解的疑难之处,是对晋人常璩在......查看详细>>

标签:川大史

汶川羌族文化略论

    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在岷江上游原冉駹地区设置汶山郡(约今四川都江堰市西北至阿坝州松潘县中部),辖绵虒、湔氐、广柔、汶江、蚕陵五县。较之其他四县而言,绵虒县之命名甚为奇妙。《蜀中广记》称“虎有角曰虒,行水中,地有......查看详细>>

标签:川大史

从“禹兴西羌”说到广义的禹羌文化

    近年来,学术界尤其是巴蜀地区的学者根据汉晋时期大量文献关于“禹兴西羌”的传说记载,提出了“禹羌文化”这一重要学术范畴,并进行了持续的研究探索。时至今日,这项研究已经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而“禹羌文化”的存在,亦可......查看详细>>

标签:川大史

兴佛改制:益西沃时代古格王国政教合一制析论

    后弘期初期阿里地区政教形势的发展对于西藏后来形成独特的政教合一制有着深远的影响,阿里境内的古格王室发动的佛教复兴运动不但构成了藏传佛教后弘期上路弘法的主体内容,同时也最早实践了政教合一、以教治国的新政制。西......查看详细>>

标签:川大史

瞻对工布朗结在康区的兴起探析

    瞻对(今四川新龙县)位于康区中部,地处雅砻江中游高山峡谷地带。雅砻江自西北流入,纵贯全境。大江两岸山峦起伏,群山环绕,地势险要。该地区东连道孚、炉霍,南接理塘、雅江,西临白玉,北达甘孜、德格,南北长达五百余里,东西广约......查看详细>>

标签:川大史

试从伏藏文献解读哲孟雄的起源与特征

    哲孟雄现今通称为锡金(Sikkim),西藏人视此地为“稻米之乡”,印度人认为是“墨绿竹子国”[2]。吐蕃时代即为西藏属地,后来独立成为一个王国。[3]四周被高山包围,境内多山,平原地区较少,素有“山顶王国”之称。地处喜马拉雅山南麓......查看详细>>

标签:川大史
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