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医疗

精准医疗是2015年4月21日在“2015首届清华精准医学论坛”上提出的中国目前大力推进的医疗方式。

1 理论概念

  精准医疗(Precision Medicine)是以个体化医疗为基础、随着基因组测序技术快速进步以及生物信息与大数据科学的交叉应用而发展起来的新型医学概念与医疗模式。其本质是通过基因组、蛋白质组等组学技术和医学前沿技术,对于大样本人群与特定疾病类型进行生物标记物的分析与鉴定、验证与应用,从而精确寻找到疾病的原因和治疗的靶点,并对一种疾病不同状态和过程进行精确分类,最终实现对于疾病和特定患者进行个性化精准治疗的目的,提高疾病诊治与预防的效益。

2 核心重点

  精准医疗的重点不在“医疗”,而在“精准”。从基因科学的历史使命——“人类基因组计划筹备”开始,“基因组学”的概念就被生物系统学家做了很多的研究工作。从整个生命领域的数据流来看,从最早的中心法则(信息流从DNA到蛋白质的整个流动过程),到目前的系统生物学(信息网络的形成),这些都是迈向“精准”的过程。

  与个体化医疗相比,精准医疗更重视“病”的深度特征和“药”的高度精准性;是在对人、病、药深度认识基础上,形成的高水平医疗技术。

3 发展历史

  中国在早在本世纪初就开始关注精准医学,2006年首先提出了精准外科的概念,得到了国内、国际的医学界认可后被引用到肿瘤放疗、妇科等医学领域。其目标是通过合理资源调配、全流程的成本调控,获得效益与耗费之比的最大化。精准医疗相比传统经验医学有了长足进步,可以通过将精密仪器、生命科学等先进的现代技术与我国优秀的传统经验整合在一起,大大减小临床实践的不确定性,从而在手术中实现“该切的片甲不留,该留的毫厘无损”,在保证精准的同时尽可能将损伤控制到最低。

  美国医学界在2011年首次提出了“精准医学”的概念,2015年1月20日,奥巴马又在美国国情咨文中提出“精准医学计划”,希望精准医学可以引领一个医学新时代。美国财政预算计划在2016年拨付给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美国国家医疗信息技术协调办公室(ONC)等机构共2.15亿美元用于资助这方面的科学研究与创新发展。

4 最新计划

  2015年1月20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演讲中启动精准医疗计划。一期投入2.15亿美元。奥巴马“精准医疗”计划的第一步是希望招募100万名志愿者进行基因组测序。

  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批示科技部和国家卫生计生委,要求国家成立中国精准医疗战略专家组,共19位专家组成了国家精准医疗战略专家委员会。

  2015年3月11日,科技部召开国家首次精准医学战略专家会议,并决定在2030年前政府将在精准医疗领域投入6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支付200亿元,企业和地方财政配套400亿元。

  精准医疗计划将推动精准医疗向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5 概念误区

  在4月初举行的成在沙湖生物医药产业沙龙中,浙江大学药学院的陈枢青教授的一句“精准医疗仅仅是测序吗?”引发了在场人士对“精准医疗”的深思。

  全基因组测序成本目前大幅下降,基因测序技术逐渐进入临床,“精准医疗”概念的提出顺应了人类基因组学的飞速发展。美国“精准医疗计划”已经明确第一期任务是完成百万个体的基因组测序,因此,中国很多科学家也建议要测定更多中国人的基因组。程京院士称这种现象为“跟风”。

  浙江大学药学院的陈枢青教授认为测序是必要的,但不能把“精准医疗”仅仅理解为测序。事实上,精准医疗的实质包括两方面,即精准诊断和精准治疗。在精准诊断方面,对人的了解需要深入到基因多态性的层面,而对病的了解则必须深入到体细胞突变,这些都离不开测序。然而,在形成精准的诊断后,还需要精准的靶向治疗,比如分子靶向药物、抗体药物和抗体偶联药物等。所以说,精准医疗包含很多层面医疗技术的提高,不仅仅是“基因测序”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