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知识 > 光通讯 > 正文

拉曼光纤放大器

光纤拉曼放大器基于光学中的非线性效应——受激拉曼散射(SRS),当适当波长的泵浦光以一定功率进入光纤后,光纤中信号将被放大。

  拉曼光纤放大器的原理是基于光纤中的非线性效应:受激拉曼散射(SRS)。拉曼现象早在1928年就被Chandrasekhara Raman爵士所发现。目前对SRS效应的研究已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在早期单模光纤中首先测得了石英光纤中的拉曼增益系数,其增益谱的典型特征是具有较宽的带宽,可在很宽的范围内获的拉曼增益。对于一定的拉曼增益,输出端的拉曼散射光强与泵浦光功率和光纤长度成正比,与光纤芯径成反比。对于光纤中的拉曼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泵浦光与斯托克斯色散光的偏振方向对拉曼过程影响很大,当使用长光纤时,由于泵浦光与斯托克斯光无法实现同方向偏振方向传输,将使拉曼阈值成倍地上升。

  拉曼光纤放大器相对于掺铒光纤放大器有明显不同:

  (1)理论上只要有合适的拉曼泵浦源,就可以对光纤窗口内任一波长的信号进行放大,因此它具有很宽的增益谱;

  (2)可以利用传输光纤本身作增益介质,此特点使光纤拉曼放大器可以对光信号的放大构成分布式放大,实现长距离的无中继传输和远程泵浦,尤其适用于海底光缆通讯等不方便建立中继站的场合;

  (3)可以通过调整各个泵浦的功率来动态调整信号增益平坦度;

  (4)具有较低的等效噪声指数,此特点使其与常规的掺铒光纤放大器混合使用时可大大降低系统噪声指数。光纤拉曼放大器的性能决定了它在未来高速、大容量光纤通信系统中将发挥关键作用。
 
  除了上述优点以外,拉曼光纤放大器也存在一些缺点,比如:所需的泵浦光功率高,分立式要几瓦到几十瓦,分布式要几百毫瓦;作用距离长,分布式作用距离要几十至上百千米,只适合于长途干线网的低噪声放大;泵浦效率低,一般为(10~20)%;增益不高,一般低于15dB;高功率泵浦输出很难精确控制;增益具有偏振相关特性;信道之间发生能量交换,引起串音。


内容来自百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