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景山的晚风

    崇祯十七年甲申三月十九日(1644年4月25日)是个天崩地坼的日子。就在这一天,从黄土高坡上杀下来的闯王李自成,率领着被朝廷称作是“流寇”、“逆贼”的农民军,彻底占领了大明朝的京师北京。也就是在这天夜里,崇祯皇帝在煤山寿...查看详细 >>

标签:大明帝国的衰亡

正德皇帝:有权就是任性

    万历帝(神宗朱翊钧)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前后长达四十八年,比他的祖父嘉靖帝(世宗朱厚熜)还要长些。在隆庆五年(1571)的冬天,隆庆帝(穆宗朱载垕)就为年仅九虚岁的儿子朱翊钧举行了成人仪式。没想到此举似乎有先见之明,几...查看详细 >>

标签:大明帝国的衰亡

嘉靖皇帝:根不正苗不红

    新皇帝朱厚熜出生在湖广安陆(今湖北钟祥县)。他的父亲朱祐杬是成化帝(宪宗朱见深)的第四子,与弘治皇帝(孝宗朱祐樘)是同父异母的兄弟,被封兴献王,就藩安陆。首辅杨廷和当时力主朱厚熜接位,是有一定目的性的。依惯例,武宗死后...查看详细 >>

标签:大明帝国的衰亡

隆庆皇帝:精神病患者

    嘉靖帝以后是隆庆帝(穆宗朱载垕)。隆庆皇帝在嘉靖和万历之间,似乎只是一个过渡人物而已。隆庆皇帝即位时,年已三十岁。他长期生活在父亲的阴影之中,而他的父亲似乎也没给过他过多的恩宠。他作为长子,很迟才被立为太子。即...查看详细 >>

标签:大明帝国的衰亡

张居正的多张面孔

    大明朝历经正德、嘉靖和隆庆三朝而至万历,近七十年的风风雨雨,已使它千疮百孔,根基不稳了。当时的明帝国,已到了非彻底整治不可的紧要关头。开国之君朱元璋留下来的那一套“祖宗之法”已越来越不能适应现实需要。两百多年...查看详细 >>

标签:大明帝国的衰亡

明朝失去最后的机会

    张居正死时,万历皇帝已是近二十岁的青年了。在痛哭流涕之余,万历皇帝隐隐约约也感到了些许的轻松。那位令人敬畏的张先生终于走了。平心而论,万历皇帝早年的表现是令人满意的。他比他的父亲隆庆皇帝要聪颖得多。在母亲慈...查看详细 >>

标签:大明帝国的衰亡

万历帝拒斥“贤君”之路

    万历帝终于大权独揽了。亲政以后的万历帝,也未尝不想有一番作为。他精神焕发,励精图治,俨然想成为一位臣民们理想的贤君。皇太后和张居正十余年的严格教育,此时对他仍有一定的影响。他对臣僚的腐化感到忧虑,自己亲自草拟手...查看详细 >>

标签:大明帝国的衰亡

爱美人不爱江山,三十年不出宫

    万历帝选择的办法就是消极对抗,不与文官进行合作。他从万历十三年(1585)起,就再也没有踏出皇宫一步,直到他驾崩后被抬着去定陵,前后达三十余年之久。他虽是这个帝国的皇帝,却不大想承担他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他宁愿待在宫中...查看详细 >>

标签:大明帝国的衰亡

遗孤努尔哈赤的崛起

    尽管逼死崇祯帝的是李自成,但最终建立起新王朝的是满族人,即女真 人。在明王朝相当长的时期内,外族的威胁主要来自蒙古。辽东的满族还基本上构不成威胁。出乎意料的是,恰恰是辽东的这一不起眼的民族,最终入主了中原,在明帝...查看详细 >>

标签:大明帝国的衰亡

国难当头一毛不拔,是家风?

    辽东的局势稍稍缓和后,万历帝又故态重现。他依然不上朝。万历四十七年(1619)九月,首辅方从哲恳请万历帝能出御文华殿,召见群臣,面商辽东战守方略,皇帝不予理会。吏部尚书赵焕甚至率朝廷百官跪在文华门,请求皇帝能视朝议政。...查看详细 >>

标签:大明帝国的衰亡